第四十七章 各方算計,是非曲直_諸天輪回:從港綜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諸天輪回:從港綜開始 > 第四十七章 各方算計,是非曲直

第四十七章 各方算計,是非曲直(1 / 2)

大非川之戰結束六年之後,唐朝終於無法忍受吐蕃的多次騷擾,決定將目光從東邊收回,轉而投向盤踞西域的異族。

儀鳳元年閏三月初一,吐蕃侵犯鄯、廓、河、芳四州;

二十九日,吐蕃侵犯疊州。

儀鳳二年,也就是今年五月,吐蕃侵犯扶州。

正因為如此,平息完半島的不安定因素,解決這個野蠻國家,成了帝國的當務之急,否則西域將會一直處於動蕩之中。

而在天皇李治看來,吐蕃攻占西域以及大非川之戰中的失敗,是其一生光輝形象中的刺眼汙點。

在馭龍賓天之前,必須要徹底完成清算,向世人和那些番邦小國們證明大唐是不可戰勝的!

詔書《令舉猛士敕》之中,更是直接說明吐蕃在這幾年十分不安生,而大唐對其始終采取克製態度,比止令鎮遏,未能即事翦除。

這種情況下,吐蕃仍舊不知好歹,反而變本加厲,如今已成為國家不得不鏟除的蠻族勢力了。

故而,各地百姓選擇踴躍參軍,希望一血國恥,徹底剿滅吐蕃。

十八萬大軍!

這個上報過來的數字非常誇張,哪怕大部分是輔兵,所形成的戰力仍舊非常可觀。

如今,廟堂之內,朝中眾臣議論紛紛,畢竟上次大非川失敗的原因為將帥不和,所以此次任命將帥,必須慎之又慎。

到底該選誰呢?

說實話,因為孟凡對曆史了解不算特彆多,隻知曉大非川之敗,卻不清楚後麵一係列相關戰爭。

一番爭執之中,深受皇帝信任並在朝中擔任中書令,也就是宰相一職的李敬玄被推上台前。

不可否認,唐朝時文武分途還未完全實現,士人們大多是能文能武,可以做到:文能安邦平天下,武可鞍馬定乾坤。

奈何無論孟凡怎麼看,都不覺得前方那個看起來很儒雅的老頭,是什麼好人選,他真沒有那種果決勁兒。

可是,今上態度很明確:

非他莫屬。

至於原因,前輩軍將推舉!

若是旁人倒也沒什麼,可推舉之人乃是常年鎮守邊疆,防範吐蕃的名將劉仁軌!

昔年薛仁貴因大非川之戰中的失敗而聲望儘失,為了防範吐蕃的騷擾,朝廷又必須派一名大將前往河隴地區鎮守,收拾殘局。

那時候,李治舉目望去,突然發現朝中似乎沒有可拿得出手的大將了,太宗文皇帝留下的李績死了,蘇定方也死了,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貴吃了大敗仗。

萬般無奈之下,朝廷決定再次征召已經稱病致仕的名將劉仁軌,任命其為隴州刺史,鎮守河隴地區,防範吐蕃侵擾,而他確實做的很好,深得帝心。

後來出鎮遼東,亦大有作為。

可關鍵在於,李敬玄知曉這裡麵有圈套,事實上他和劉仁軌之間有不可調和的矛盾,積怨已深,且深到讓雙方都可以置國家利益於不顧,也要把彼此拖下水來!

這分明是一次報複。

李敬玄太了解自己了,負責內政絕對有信心,而統兵能力……

時隔這麼多年,被國家寄予厚望的十八萬大軍交到自己手中,去攻打占據地利的另一強國吐蕃,下場會是什麼?

“臣非將帥才,且仁軌逞憾,故強臣以不能。”

在滿朝文武的注視下,宰相李敬玄歎息,直接把難處說出。

可惜,這一行動無疑對於急於教訓吐蕃的皇帝而言,是一件很掃興的事情,李治端坐在禦座之上,認為李敬玄在矯情,根本不留任何情麵,直接說道:

“仁軌若須朕,朕且行,卿安得辭?”

一個邊疆大吏,一個中樞大臣。

二者間會有多少矛盾?

分明是你李敬玄矯情!

人家舉賢不避仇!

眼見皇帝都這麼說了,屬實不知兵事的宰相隻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君說臣行,臣能說不行?

皇帝太信任劉仁軌了,老小子真是在借公事來泄私憤!

一切儘收孟凡眼底。

自始至終,他都很沉得住氣,並未主動發表什麼看法,畢竟自己應詔懇請隨軍出行的文疏,至今尚未得到回應。

此外,孟凡通過上官婉兒之口,知曉了此事背後的些許內情——

那位和藹可親的姑母本欲趁此危機大顯身手,卻被心腹明崇儼等人密勸,決定放權給太子李賢。

太子不知是計,欣然接政,卻不知曉該點何人掛帥,最終天皇李治愛子心切,決定帶著病身上朝,並聽從了劉仁軌的上書,點中書令李敬玄出征。

國家大事當中,竟也透著算計!

姑母恐怕不希望此戰勝利。

大敗最好,能夠打擊到太子名望,讓大臣乃至他父皇漸漸失去對其的信任與支持即可。

說實話,這些分析皆來自上官婉兒,不愧巾幗宰相,孟凡自以為已經裝得夠超然物外了,從未在任何場合跟太子單獨接觸。

甚至連李賢本人都不知道,他有扶持李唐正朔的誌向,仍在不斷想辦法拉攏。

而通過私下觀察,上官婉兒卻猜到了這些,並主動告訴他,其中到底涉及哪些算計。

冒著生命危險……

這麼形容,毫不誇張。

誰能想到剛獲得聖眷,從掖庭女仆變成才人,始終伏案書寫的上官婉兒會出賣欣賞自己的天後。

在她分析中,李敬玄其實早就是天後的人,那位姑母眼下為趁勢做局——

中書令李敬玄每在朝堂上與人爭執,必大聲疾呼、引經據典,戰無不勝。再加上文采非凡,治學治史皆有章法,故文名彰,奈何這些全是紙上談兵,與趙括無異。

這劉仁軌設局,也不僅僅是為了報私仇,還是為了太子,他欲為李賢除去天後在朝中之羽翼。

按其設想,李敬玄在朝內堪為大敵,讓他去吐蕃吃點苦頭也好,免得他一直誇誇其談,搬弄是非。

同時為避免李敬玄會大敗,便把自己的親信大將黑齒常之和契苾何力的兒子契苾明派過去,以免戰事糜爛。

可雙刃之刀,傷人傷己。

一旦李敬玄失敗,劉仁軌這個力薦之人的責任根本跑不了,而主持大局的太子李賢更是難逃主責。

因此,權衡利弊之下,姑母武則天決定順水推舟了,將李敬玄這個大棋子扔掉,直接去將東宮的軍。

“大格局。”

內鬥,內行!


最新小说: 被貶燕南,歸來時,君臨天下! 駙馬城 戰神周侗傳奇一一水滸前傳 練氣士穿越都市 按摩帶法術,富婆群徹底炸鍋了 真不追你又不開心了 我,帝尊歸來,強億點點有問題? 被綠後,我成了蓋世神醫 娛樂:大明廠公的我,成了影帝 重生1987,從縣醫院開始外科成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