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伯溫,你說湯帥捕到這條鯨魚,是大明的祥瑞之兆還是不祥之兆?”高啟小聲的向劉伯溫問道,“應天府的百姓有的說是祥瑞,而有的則是說湯和會因此觸怒海神。而觸怒神明的下場就是,將來有一天海神發怒會水淹應天府,到時候全部人都要喂魚。”
“流言可畏啊!”
“還有百姓說,這條大魚是龍王爺的將軍,湯和根本不該把它捕上來。”呂昶道。
劉伯溫擅長陰陽風水,擅長卜卦,而且還經常應驗。因此文臣們都向他詢問,想要知道他對此事的看法。
“百姓當中還是有少許人,目光短淺的,他們的擔心雖情有可原,但沒有必要。”劉伯溫道,“因為湯帥捕到鯨魚的事情,必定是大明的祥瑞無疑。”
“真是這樣嗎?”呂昶有些不信。
劉伯溫連卜卦都沒有卜,就直接說是祥瑞,很顯然隻是隨口一說。
而劉伯溫則是沒有回答,閉口不言。
湯和下海捕鯨魚,是皇帝的旨意。如今真的捕到了,現場還有全應天的百姓圍觀,他肯定要說是祥瑞。
如果他敢說是不祥之兆,簡直就是在找死,甚至九族都要謝謝他。
……
就在這時候,龍輦到了。
朱元璋和馬皇後走下了龍輦,然後一眼就看見,如同小山一樣矗立在眼前的長須鯨。
好大的魚!朱元璋和馬皇後也被震撼到了。眼前的長須鯨就像一座小山,人們在其麵前就像是一隻螞蟻,隻看得到其部分身體,而不能窺探其全貌。
長須鯨的兩旁都站滿了百姓,後麵還不知道有多少百姓在圍觀。
“妹子,你看,這條魚真是太大了。”朱元璋道。
“是啊,我也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馬皇後也是驚歎,“以前隻是在《逍遙遊》中見過鯤的記載,而現在居然能親眼見到,也算是人生的一大奇遇!”
“草民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四周觀魚的百姓看到皇帝皇後來了,紛紛跪拜,朱元璋揮手,讓百姓們都起來平身。
百姓黑壓壓的跪倒一大片,果然是幾乎全城百姓都來了。
男女老少,老的七八十歲,小到垂髫小兒。
此刻的應天府裡麵,幾乎是一座空城。
“臣湯和,參見陛下。”湯和上前拜見,“湯和幸不辱命,終於抓到了大魚。”
“湯和,你乾的不錯,果然不愧是以前的水軍統領,你是寶刀未老。”朱元璋問道,“此次捕殺如此大的魚,水軍有沒有傷亡?”
“在捕殺的時候倒是沒有什麼傷亡,臣帶去的水兵,都是以前的老部下,他們的水性都很好。”湯和道,“隻不過在捕上來之後,這條鯨魚突然發生了爆炸,死了好幾位弟兄,還傷了十幾個。”
“此事不可宣揚。”朱元璋小聲道,“若有人問起,你就說沒有任何傷亡。”
“微臣遵旨。”湯和道。
朱元璋讓他封閉消息,很顯然是擔心人群知道了,會更加懷疑他們是觸怒了神明。畢竟是捕上來才爆炸的,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不好的事情。
湯和當時也是非常懷疑,那個老漁民更是神神叨叨,吵鬨個沒完。給捕魚大軍的心裡蒙上了一層陰影,導致他們一路回來,並非歡天喜地,而是忐忑不安。
就連朱元璋自己,都有點懷疑,他此舉是不是真的觸怒了神明。
畢竟,這麼大的魚,絕對不是什麼凡物,已經實錘了。
“微臣告退。”湯和說完,退到了一乾武將當中。“湯帥,你為陛下建立如此大功,皇上必定會給你一個國公。”李文忠道。“是啊,如此功勳,皇上必定要獎賞,”衛國公鄧愈說道。而湯和則是一言不發,以湯和以前的功勳,本就應該給一個國公的。然而朱元璋為了打壓他和李善長來往甚密,隻給了他一個很低的侯爵。
“伯溫啦!”朱元璋大聲道。
“臣在!”劉伯溫立刻上前。
“咱命你當著眾人的麵卜一卦,看看湯和捕得大魚,是否是祥瑞之兆。”朱元璋道。
“臣遵旨!”劉伯溫領旨之後,立刻掏出了三枚銅錢,丟在地上,然後撥動幾下,站起身來道,“稟陛下,此乃祥瑞之兆。”
“真是祥瑞之兆?”朱元璋道。
“是的。”劉伯溫大聲道,儘量讓所有文武大臣,和周圍的百姓都聽得到,“不但是祥瑞之兆,而且還是天大的祥瑞!”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