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隻是篡權,而不是推翻前漢。
而朱元璋則是推翻了元朝,元朝的封建貴族經曆了大清洗。整個中原大地死了幾百萬人,血流漂杵,那些貴族勢力的人死了一大半。
甚至有些舊的封建貴族直接被滅族,新的封建貴族還沒成長起來。
朱元璋牢記著秦宇給他說的那句話,新王朝建立,是把土地收歸朝廷所有的最佳時機。
而且還有一條理由,為朱元璋實行公田製最終成功提供了可能性,那就是朱元璋可以用比王莽更強的手腕。
王莽篡權,背後靠的是封建貴族的支持,他實行公田製觸犯了支持他的貴族的利益,就會眾叛親離。而朱元璋身後沒有封建貴族支持,他靠的是兵馬把天下打下來的。
朱元璋背後的底牌,是那些淮西將領,是他們手底下的兵馬。
如果那些還沒有成長起來的封建貴族不聽話,他可以殺之。
再者,王莽是篡權,被萬民所唾棄,不得民心。而朱元璋則是從外族手中恢複了漢家天下,在百姓心中威望很高,深得民心。
王莽是在沒有任何成功條件的情況下實行的公田製,而朱元璋實行的條件非常成熟。
不過這幾個理由,顯然是不能和大臣們明說的。
“皇上,篡逆之賊王莽,的確沒法和皇上相提並論。”此時,李善長又說道,“不過王莽新朝的敗亡,就已經足以說明公田製是弊端叢生,不可效仿。”
“請皇上取消這條新政。”
“王莽的新朝就是前車之鑒。”
“請陛下三思啊!”
……
看到中書省丞相李善長出來說話了,群臣仿佛找到了主心骨,紛紛說道。
李善長剛才那句總結性的發言,沒有任何實質性的理由,隻是簡單的和王莽的新朝類比,沒有營養,群臣也說不出公田製的具體弊端在哪裡。
這一點,已經被朱元璋敏銳的捕捉到了。
心中冷笑:你們都站出來反對,還不是因為把土地收歸朝廷,動了你們所有人的利益?
現在是朝廷上下集體反對,竟然沒有一個支持他的。
朱元璋此時,已經體會到了當獨夫的感覺。
當年雍正實行新政的時候,朝廷上下幾百人集體辭官相威脅。他當時孤獨站在朝堂上麵對眾臣,估計也和朱元璋現在的感覺一樣。
眾叛親離。
朱元璋神情冷冽,目光掃視著眾人。
觸碰到朱元璋的眼神,瞬間,嘈雜的朝堂,又安靜了。
“請皇上收回成命,摒棄已經被世人所遺棄的,篡逆之君的王莽的弊政,讓朝堂上下君臣一心,”此時,一名叫做顧濟時的大臣站出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