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不想站出來,但有人讓他站出來。
讓他站出來的是他的上峰,上峰隻需要使一個眼神就夠了。要是他敢不聽話,下場會很慘。
在大家都不敢忤逆皇帝的時候,炮灰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
“好,好!”朱元璋道,“好一個君臣一心。來人,拖下去,斬!”
像這種把私田改為公田的重大舉措,不流點血顯然是推行不了的。皇帝殺人,有時候並不是因為好惡,也不因為對方犯了罪,而是非殺不可。
朱元璋這麼做就是想告訴群臣一個道理:
王莽離開了支持他的那些貴族,新朝無法運轉。但大明朝離開了你們,朝廷照樣轉。
眼睜睜的看著顧濟時被拖出去斬首,巔內巔外的文武大臣一個個戰戰兢兢,不敢說話。人群心中已然明白,誰要是在這個時候反對,誰就是下一個顧濟時。
朱皇帝殺伐果斷,想殺誰就殺誰。
所以皇帝的決策,最好還是不要反對。
大明天下,目前還是皇帝一個人說了算。
他們不是王莽時期的王公貴族,左右不了大明政局。
就算皇帝把所有文臣都殺光,再換一批就行了。
能讓朱皇帝忌憚的,估計就隻有所有淮西武將都聯合起來反他。但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淮西將領中大多數都是他的心腹,都是他的義子義侄,對其忠心耿耿。
“還有誰站出來反對咱?”朱元璋淡淡的道,“大膽一點,或許這又是你們青史留名,一次難得的機會。”
群臣聞言更加驚懼,上次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汪磊被誅了九族!
最關鍵的是汪磊後來並沒有青史留名,而是一群文臣給賣了,現在坊間都說他鼠目寸光,差點誤國。他和他九族,算是白死了。
不但沒有留下美名,反而留下了罵名。
……
“皇上。”就在此時,劉伯溫站出來說話了。
“伯溫,怎麼,你也想反對咱把土地收歸朝廷所有?”朱元璋問道。李善長胡惟庸那些人想反對,都是把手底下的嘍囉推出來,而他卻是自己站出來。
“不是,臣隻是想講述一件史實。”劉伯溫道,“王莽當初施行公田製的時候,一位叫區博的大臣,麵諫他說:井田雖聖王法,其廢久矣……雖堯舜複起,而無百年之漸,弗能行也。天下初定,萬民新附,誠未可實行……意思是說按照新朝當時的情況,就算是堯舜複生,也實現不了他推行的公田製。因為當時是天下剛剛安定,百姓剛剛歸附新朝,沒有辦法施行。”
“列為臣工,你們都聽到了嗎?”朱元璋道,“井田聖王法,其廢久矣……公田就是聖王的法度,隻不過是荒廢的太久而已。井田製在三皇五帝時期就施行了,在周朝的時候得以完善。孔夫子經常說要恢複周禮,恢複周禮,咱如今把土地收歸朝廷所有,就是在恢複周禮。”
“你們這些整天讀聖賢書的讀書人,居然一個個都站出來反對,你們的聖賢書都讀到狗肚子裡了?你們這是在反對孔夫子的思想!”
群臣聞言傻眼,頓時紛紛明白了,朱元璋可不隻是單單會打仗而已。劉伯溫的話中隻有少許‘漏洞’,就被他敏銳的抓住了。
而且他還說井田製在三皇五帝的時候就開始施行了,在周朝得以完善。關於這段曆史,《史記》中都隻是記載過一兩句且語焉不詳,所以就算當朝的文官學問再淵博,也找不出史實來反駁。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