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不管在任何時候,秦先生的聲望,都無法超過皇上。”
“嗯,嗯。”朱元璋聞言點了點頭,道,示意他繼續。
“此外,秦先生給皇上提出的一係列舉措,實施者都是皇上。”劉伯溫道,“沒有皇上這樣的千古名君,就算秦先生再有通天的本事,都沒有用武之地。”
“因此,百姓在感念恩德的時候,第一個感謝的,都是皇上,第二個才是秦先生。”
“嗯,嗯。”朱元璋聞言再次點頭。這種情況,他其實也是知道的。
“其三,他說秦先生的名望太高,如果將來振臂一呼,響應者會有千萬之眾。”劉伯溫道,“這一點,完全就是無稽之談。”
“秦先生,說到底,隻是個謀士而已。”
“皇上是以舉義奪得的天下,應該最清楚,一個謀士就算聲望再高,也沒有造反的能力。謀士必須要依附於有軍士的將帥才行。”
“比如說當年,李善長,臣,在家鄉的聲望也很高,卻沒有做出任何成績來。是李善長和臣依附了皇上,才創建了大明江山。”
“不錯,單憑謀士本身,是不足以成為朝廷禍患的。”朱元璋道。
“另外,先生早就說過,百姓如果都安居樂業,是沒人願意造反的。也就是說,就算秦先生振臂一呼,生活安穩的百姓,也不會願意跟著他造反。”
“百姓是因為生活不下去,迫不得已才造反,而不會因為某個人的聲望高而造反。”
“至於楊憲剛才說的,殺了秦宇可以修複皇上,和那些功臣舊部的關係,然後君臣一體。”單安仁道,“這一條也完全沒必要,”
“因為封建貴族,本就是朝廷將來最大的禍患,這一條也是先生教的。”
“剛剛將新興的貴族打壓下去,又要將他們扶植起來?”
“這不是讓大明王朝,將來再走之前王朝的老路嗎?”
“大明王朝,本來已經邁向了千秋萬代的康莊大道,又要突然折返,然後走回以前的獨木橋?”
“此外,楊憲說秦先生出山之後,無法安置,其實很好安置的。”詹同道,“就讓他當他的稷下學宮院長,掌管華夏智庫不妥善?”
“此外,扶桑神國現在不穩,派他去和倭國女王完婚,穩定倭國局勢,也是可以的。”
“嗯,嗯!”朱元璋聞言,微微點頭。
“所以說,楊憲建議皇上殺了秦先生,絕對是禍國害民,禍害大明禍害漢家。如果被他得逞,他就是大明王朝,乃至整個漢家的千古罪人。”劉伯溫毫不客氣的道,
“現在大明以道立國,剛剛邁出了第一步,”
“我等就要把指路明燈,給熄滅了?”
“現在大明雖然強盛了,百姓雖然富足了,但還遠遠沒有達到,不需要進取的地步。”
“大明王朝,乃至整個漢家,要走的路還有很長。”
現在大明的科技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連汽車,火車,都沒有,隻是發明了一個蒸汽輪機而已,就要殺了秦宇自斷臂膀?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