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澤倒是不知道朱棣說找到土豆便封爵,知道了得激動的睡不著。
老朱你說這個,我可就不困了。
土豆,老子真的有啊,清風縣種了一兩年了,又不是啥稀罕物。
蘇澤剛穿越過來沒吃的,就兌換了這些食物,為了怕被彆人發現端倪,對外的說法一律都是說從海外商人那裡弄來的。
除了一些高科技他不敢兌換,怕被人生疑,這些基本物資他還是敢的。
至於那個莫須有的商人,按照蘇澤的說法是早就被他宰了,你想找也沒找不著,驗證不了真假。
反正把鍋都扔給海外商人的頭上,不關我蘇某的事。
若是可以,蘇澤其實也不想開外掛,可問題的關鍵是土豆是明朝萬曆年間才傳入大明的。
原產地在南美洲安第斯山區,1586年英國人在加勒比海擊敗西班牙人,從南美搜集煙草等植物種子,才把馬鈴薯帶到英國,而後才被華僑從東南亞帶回大明。
現在才永樂十六年,西半球那些大鼻子還沒開啟大航海呢,他到哪兒去找土豆啊?
總不可能真的造個小船跑到南美洲安第斯山區去找吧,那不是要人命呢嘛。
所以蘇澤早早的就把這些有用且不那麼顯眼的基礎物資弄了出來,在清風縣培育,為的就是日後想要用,不至於憑空變出來,不好解釋來源。
此時的蘇澤正在京城一家酒樓中驗收新裝修好的火鍋店。
這家酒樓還是朱瞻基給他找的,他花銀子盤下來的。
火鍋,古稱“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
它是中國獨創的美食,曆史悠久,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食物,其特色為邊煮邊吃,由於鍋本身具有保溫效果,因此吃的時候食物仍熱氣騰騰。
關於火鍋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在中國三國時期或魏文帝時代,那時的“銅鼎”,就是火鍋的前身;
另一種說是火鍋始於東漢,出土文物中的“鬥”就是指火鍋。
可見火鍋在中國已有1900多年的曆史了,早就有之,隻是叫法不一樣。
蘇澤不過是拾人牙慧,照著後世火鍋的樣子在邊爐的基礎上加以改進了一些。
不過這時候的火鍋還是以清淡為主,多是羊肉鍋,海鮮鍋以及其他高湯製作的湯底為主。
蘇澤這加了辣椒的火鍋可是頭一份,沒有辣椒的火鍋是沒有靈魂的!
蘇澤開火鍋店倒不是單純的因為嘴饞,而是因為清風縣種植了很多大棚蔬菜和水果,正好可以放在火鍋店裡賣出去。
總指望賣給那些冤大頭也不是長久之計,偶爾讓那些達官顯貴花點銀子嘗個新鮮還行,真當有錢人傻啊,腦子有泡才會上趕著給蘇澤送錢。
火鍋餐飲方便快捷的大眾化特色被消費者接受和喜愛,尤其北方地區寒冷乾燥的天氣讓火鍋市場潛力很大。
所以蘇澤對新開的這家火鍋店信心十足,覺得肯定能火遍京城。
因為京城裡有錢人多,就算是普通百姓消費能力也比其他地方高。
再加上他這獨一份的辣椒,以及反季節的蔬菜水果,火鍋店火起來那是十拿九穩的事情。
至於火鍋店的廚子,服務人員都是從清風縣帶過來的,隨時可以上崗。
今日裝修好了,明日就可以開業了!
到時候源源不斷地的銀子就一股腦地都進了他蘇澤的腰包。
總有一天,他會把火鍋店開滿全大明,不,開滿全世界!
正當蘇澤站在火鍋店門口做著青天白日夢的時候,一張手搭在了他的肩頭。
蘇澤有些惱怒的轉頭望去,想看看是誰那麼大的狗膽敢拍他蘇某人的肩膀。
可這一轉身蘇澤傻眼了,表情瞬間變得十分精彩。
先是惱怒,然後瞬間呆住,下一刻就變為了一臉諂媚的笑容,上演了一出川劇變臉。
“陛下你怎麼來了!”蘇澤看清來人是誰連忙行禮。
來者正是微服私訪的朱棣,他聽朱瞻基說蘇澤的火鍋店今日裝修完畢有些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