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經曆了三十六天,每天四千字到五千字,終於到了要上架的時間了,十二點左右上架。
賣慘就不賣慘了,再慘也慘不到哪裡去,還能寫小說說明還沒到要餓死的地步。
不賣慘那就說點什麼吧,說說這本小說好了。
這是小弟第一次寫曆史小說,很多地方都不是很嚴謹,漏洞百出,貽笑大方,還是知識儲備不夠的問題,是小弟自己垃圾,反思加檢討吧。
一開始小弟是想寫一本歡樂輕鬆向的,一路裝逼打臉下去,能在茶餘飯後逗大家一樂,靈感來源於明朝的一本縣令文,是朱元璋時期。
恰逢那個時候新書撲街了,我一個寫曆史的朋友和我說,你試試明朝文吧,加上自己也很喜歡看明朝的小說,遂鼓起勇氣毅然決然開了這本書。
一開始不是在這裡發的,撲的自己都看不下去,改了幾個開頭成績都不是很滿意,又重新開了一本靈異文,成績還行,屬於能吃飯的那種。
可是我寫了好幾天,越想越覺得遺憾,覺得還是想寫明朝文,遂再次提筆,於是就有了現在大家看到的這本。
寫了好幾天之後,看到讀者說,曆史文要嚴謹,小弟一聽覺得甚是有理,雖然是小說,但也還是要尊重曆史,正視曆史才行。
於是小弟開始查資料,重新梳理大綱,不求儘善儘美,但求寫的更好。
可是後來,又有讀者說,主角太慫了,麵對皇權低頭,這個小弟已經解釋過了,就不再多說了,小弟自信邏輯還是能勉強圓的上的,符合一個穿越者的心理。
蘇澤這個人設,小弟花了大量的筆墨去塑造,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他也有很多缺點,會罵人,會打人,喜歡銀子,會哭會笑。
一開始他隻想著在那個時代好好活下去,想著在清風縣做自己的土皇帝,了不起帶著身邊的人生活的更好。
他也隻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無力去抗衡曆史的滾滾潮流。
若是沒有遇到朱瞻基,等東窗事發的時候要麼等死,要麼逃亡海外。
沒有遇到朱瞻基,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此時正是永樂朝,不是王朝末年,民不聊生,你一揮手就有一大幫子吃不飽飯的人跟著你造反。
九邊兵馬還在,大明還沒到王朝將傾的時候,就算手底下有一千多杆槍又如何?
他一開始壓根就沒想著匡扶社稷,挽大廈之將傾,隻想老婆孩子熱炕頭。
因為他知道他無法抗衡龐大的封建王朝,就算想做些什麼也無能為力,這也算是一種小人物的無奈吧,他都明白,他都知道,可他做不了什麼。
他隻能安慰自己,我隻是個小人物啊,能把清風縣變得更好,能讓清風縣的百姓生活的比大明其他地方更好一點就夠了。
可是命運就是如此奇妙,誰能想到他隨便綁的一個人竟然是當朝皇太孫,曆史上的宣宗皇帝。
這讓他看到了那麼一點希望,也許他能借著朱瞻基的手,改變一些東西呢?
他忐忑,他不安,他甚至一度想過逃避,可是最終,他選擇了留下來,冒著會死的風險留下來。
因為他良心難安,他不能坐視曆史再度重演,他想要做點什麼,他就像是溺水了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以前他還能安慰自己,他無力改變這一切,可當他知道朱瞻基的真實身份的時候,他知道他不能自欺欺人了,於是他毅然決然的站了出來。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來都來了,總要做點什麼,留下點什麼。
你不能指望一個小人物什麼都沒經曆就想著改天換地,他沒有那麼大的誌向和毅力的,一定是發生了什麼,才會促使他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