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是人就會有私心_大明:三朝帝師,從永樂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明:三朝帝師,從永樂開始 > 第一百六十七章:是人就會有私心

第一百六十七章:是人就會有私心(2 / 2)

朱標一死,老朱擔心朱允炆鎮不住那些有功勳的老人,於是開始對著那些有功勳的文臣武將下死手了,就是怕那些有功勳的老人仗著有功勳欺負朱允炆,謀取大明江山。

其中淮西勳貴更是被老朱給下了死手,沒彆的原因,他們手裡有兵啊,老朱其實真不怕讀書人如何,他手上沾染的讀書人血可不少,殺起讀書人來絲毫不手軟,讀書人敢在他麵前多比比,那就彆想見著明天的太陽了。

與漢高祖劉邦一樣,明太祖朱元璋也是以厭惡酸腐文人而聞名的皇帝,這或許與他們的草根出身有關,自己沒文化,所以尤其看不慣隻會耍嘴皮子的讀書人。

雖說君子動口不動手,但朱元璋從來不以君子自居,對於酸腐文人,他不但要動口罵,還要動手打,當然,作為皇帝,朱元璋要打人無須動自己的手。

所以朱元璋從來沒把儒學讀書人放在眼裡,殺了也就殺了,能把他怎麼樣?

這是他馬上皇帝,開國皇帝給他帶來的底氣,你不服造反好了,你今天造反老子明天就平了你。

可有人有兵的武將就不一樣了,老朱還是有些怕他們會造反的,不是怕造他的反,而是怕他死了後,那些人會造朱允炆的反,朱標一死,淮西勳貴們也就離死不遠了。

淮西勳貴,又稱明初淮西勳貴、淮西政治集團、淮西功臣集團、明初勳貴派係、淮西軍事貴族集團、淮西官僚集團等,在明初政局中,淮西勳貴是地位顯赫、頗為重要的一股勢力。

淮西勳貴裡的大多數人是跟著朱元璋一起建立明朝的開國大將,多為朱元璋老鄉,明初政治地位極高。

具體那時候發生了什麼後人不可追,隻能從零星記載中去了解,但反正手裡有兵的,在軍中有威望的勳貴都走在了老朱的前頭。

朱棣奉天靖難那麼簡單就搶了朱允炆的皇位,也和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脫不了關係,給朱允炆留下的班底根本抗衡不了朱棣,紈絝子弟,素不知兵的李景隆都能當領兵大將了,朱允炆能打得過朱棣才怪。

當然,也不排除李景隆自己相當二五仔。

再說回來為何朱元璋要恢複科舉,興儒學,元朝是為了自己長治久安,他們是想明麵上推崇儒學,而背地裡讓本民族的秩序來替代它。

可朱元璋本是漢人,他沒有理由找其他的文化來替代儒教,更何況,儒家有了千百年的沉澱,還有朱熹程頤等先驅,為自己鋪墊好了道路,既然都是現成的,那直接拿過來用便是了,何必再費心費力重新弄一門學問來取代儒學?

儒學在元朝有過斷層,可時間非常短暫,要知道元朝統治時間連百年都不到。

對於朱元璋而言還是讓儒家重新上位比較簡單一些,更省力氣點。

朱元璋是靠著自己一步步的走到了權力的頂端,他也害怕有人不願服從自己的統治。

因此,他選擇複興儒教,同時對百姓注入仇恨教育,讓他們知道自己才是能夠帶領他們抵禦外族入侵的人,若是沒有他,天下還在異族的統治當中。

自那開始,以儒家為首的科舉製度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再也沒有了天馬行空的文人,隻有懷揣“學好文武藝,貨賣帝王家“的士子。

不但如此,朱元璋還提高士子地位,奠定輿論基礎,在那時候全天下讀書人都自號孔子門徒,朱元璋想要得到他們的支持,得到天下人的支持,就必須先在孔老夫子的身上下手。

他多次誇讚孔孟學說,“孔子之言,誠萬世師也,真治國良人“,如此一來,大家就真的開始信服朱元璋,認為他是一個明君。

要知道,在元朝時期,十儒九丐,甚至有的連乞丐都不如。

朱元璋想要重建儒家統治體係,不能隻是祭奠孔子,還要拿出些實際行動,讓士子們看到自己的心意。“明太祖初定天下,他務未遑,首開禮、樂二局,廣征耆儒,分曹究討“。

天下初定之際,他就廣召天下儒士一起商量治國理政之策,讓儒生們覺得自己備受重視,本來乞丐一般的他們,已經對儒學失去了信心,而朱元璋的種種舉動無異於為其打了一劑強心針。

那麼從朱元璋的種種行為便可以看出,他要做的就是建立一個完全以儒家思想為統治體係的政權,選拔出來的臣子全部都聽命於他,而再由他們將忠君愛國的思想,層層傳遞給底層的百姓。

如此一來,朱元璋就能夠實現長治久安的目的,還是將儒學作為了維持統治的工具,並不是說沒了儒學就不行了,實際上老朱完全有那個條件去推到重來,把儒教晾在一邊,隻是他沒有那樣做罷了。

對於朱棣來說也是一樣的,大明讀書人要學什麼學問,尊什麼教派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大明還是老朱家的大明。

所以他才會和朱瞻基說這天下除了朱家,一切都可以推到重來。

隻是現在的他還不確定蘇澤所主張的那什麼科學對朱家的統治是否有利而無害,所以他要再看看。

早在清風縣那一日他就看透了蘇澤骨子裡就是奉行“民貴君輕”的思想,所以他仍不知道蘇澤是要扶龍還是要屠龍。

若蘇澤所主張的科學真能扶龍,而不是屠龍,那麼讓科學取代儒學,對於他,對於朱家皇室來說又有何不可呢?

無非是換一種學問罷了,這大明還是朱家的大明。

他心中是希望大明的子民要過的更好一點沒錯,可他的出發點還是想要大明越來越強盛,能千秋萬載,盛世永昌。

一旦大明不是朱家的大明了,朱家不再是大明的統治者了,大明的子民過的再好與他何乾?

他是大明的皇帝,大明的統治者沒錯,可他同樣也是朱家的子孫,他接過的是驅逐韃虜,恢複漢人河山的太祖皇帝手中的江山。

不,這是他從侄子朱允炆手裡搶來的,他要證明他比朱允炆那個臭小子做的還要好,他要證明太祖皇帝當初選錯了人,所以他要讓大明更加強盛,而不是讓朱家的祖宗基業在他或者他的子孫後代手裡丟掉。

大殿中,朱棣沒有再開口,隻是眼神有些複雜的看著朱瞻基,看著這個從小跟在他身邊長大,被他寄予厚望的大明皇太孫,大明未來的統治者。

他伸出手放在了他最疼愛的孫子頭上,目光投向殿外,目光深邃,讓人捉摸不透。

取消對讀書人的優待,整頓吏治,造福天下蒼生都可以,他不反對,甚至樂見其成,但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建立在朱家依然是大明的統治者的前提下。

朱棣也不是聖人,就算是千古一帝也終究隻是凡夫俗子,是人!

是人就會有私心,無一例外。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我和正德鬨掰了 招個贅婿衝喜,開局就想給小姐打針? 人在盜墓:從精絕古城開始 怪我不愛你 重回78娶知青,我靠狩獵讓全家吃肉 四合院:家人太凶悍眾禽想搬家 重生尹誌平,李莫愁不香嗎? 牧野鐵血 洪荒:爺爺,我抓了條蛇精叫女媧 離婚後,閨蜜的首長大哥逼我改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