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君子居仁繇義,聖人修德立言_大明:三朝帝師,從永樂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明:三朝帝師,從永樂開始 > 第一百六十九章:君子居仁繇義,聖人修德立言

第一百六十九章:君子居仁繇義,聖人修德立言(1 / 2)

這些話原本朱棣是不打算說的,但看朱瞻基實在太過信任蘇澤了,他還是忍不住說了出來,也有警告朱瞻基的意思在。

少年人容易腦子發熱,感情用事可以理解,但這種情況不應當出現在朱瞻基的身上,他是大明的皇太孫,大明未來的皇帝,太容易感情用事的人不適合當皇帝。

在女人身上感情用事不要緊,最多也就出一禍國殃民的紅顏禍水,再折騰也折騰不出什麼浪花來,大明開國以來後宮不得乾政是鐵律,朱瞻基就算再喜歡孫氏撐死了日後廢了胡氏,還能如何?

可對於蘇澤,朱棣還是希望自己孫子多長一個心眼的,不能因為和蘇澤關係好就犯了糊塗。

國家大事,豈容兒戲?

朱棣一直以來的想法就是隻要蘇澤一直安心輔佐朱瞻基,不要有不該有的心思,那麼給他再大的恩寵都不為過,但讓蘇澤掌兵權,那是萬萬不行的。

若不是朱瞻基一再堅持要留下蘇澤輔佐他,恐怕那日在清風縣朱棣就要殺了蘇澤,以絕後患。

做帝王的不怕你有本事,就怕你得民心,一個臣子得了天下民心,那就離死不遠了。

“皇爺爺........”

朱瞻基還想為蘇澤辯解幾句,他覺得皇爺爺對蘇澤有誤解,反正他是不覺得蘇澤會害他的。

結果朱棣一句話就堵住了朱瞻基的嘴,讓朱瞻基無言以對。

朱棣深深的看了朱瞻基一眼,神色鄭重道:“瞻基,你是君,他是臣,關係再親近,他都是臣子,人心是這世界上最禁不起考驗的東西,你若想和蘇澤有始有終,塑造一頓君臣佳話,那麼你最好牢牢記住朕今天說的這番話。”

“不是說他要害你,而是他作為臣子的角度,在一些事情上勢必和你的看法不一樣,到時候,萬一那小子一狠心直接反了,你殺還是不殺?”

“不是說要讓你時時刻刻提防著他,朕也相信他不會害你,可你要明白,瞻基,蘇澤愛的是這天下,不是朱家,而你是朱家子孫!”

“今日他能為了百姓的利益站在全天下讀書人的對立麵,那麼翌日,若是朱家皇室也站在了百姓的對立麵呢?”

“你彆忘了,我朱家也是士紳,還是全天下最大的士紳,整個大明的土地都是我朱家的,若是有朝一日他覺得皇室的存在擋了他的路,你比朕了解他,你說他會怎麼辦?”

“不會的皇爺爺,蘇澤他怎麼敢那樣做,如果沒有朝廷給他撐腰,他什麼事都做不成的,皇爺爺,我不相信蘇澤日後會想要謀反。”直到這個時候,朱瞻基還是選擇相信蘇澤。

朱棣聽到朱瞻基的回答搖了搖頭,也說不上失望,就是覺得朱瞻基陷得太深了,一葉障目了,歸根結底還是年紀太小,涉世未深,不懂人心險惡。

念及此處,朱棣表情一肅,不複先前和藹,而是言辭犀利道:“你知道黃袍加身的典故嗎,有的時候,不是他會不會的問題,而是他想不想的問題,一旦我和你父親不在了,你鎮得住他嗎?”

“就像朕一樣,你以為朕當時奉天靖難是一開始就想的?”

“朕想,朕從來不否認,可也離不開那黑衣老和尚的蠱惑,就算一開始沒那心思,後來也有了。”

“朕如果不反抗,那麼下場就和其他藩王一樣,朕不得不死裡求活,所以有了一場奉天靖難!”

“若是日後也發生這種情況呢,也有人要逼著蘇澤反呢,你是殺還是不殺?”

“殺,你們兄弟反目,狼煙遍地,民不聊生,不殺難不成你要將祖宗基業拱手相讓?”

“不給他兵權是為他好,也是為你好,那小子是個人精,怕死的很,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隻要手裡沒兵權,那麼就能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免得日後追悔莫及。”

“朕說了,朕不是想殺他,朕要想殺他,早在清風縣那一日就殺他了,朕既然當日沒殺他,不追究他在清風縣的所作所為,那朕就不會秋後算賬。”

“朕之所以有今日這番話,是在給你提醒,帝王者,不能拘泥於兒女情長,而是要權衡利弊的!”

“蘇澤的所作所為對大明有利,對朱家有利,那麼朝廷就可以全力支持他,可若是他的所作所為危害到了朱家的利益,就算對大明有利又如何?

“還是要當斷則斷,萬不能心慈手軟!”

“你先是朱家子孫,然後才是大明的皇太孫,明白了嗎?”

朱棣的話猶如當頭棒喝,朱瞻基呆在原地,呆滯無言。

朱棣說的那些,他此前從未想過,也從未想過有一天他會和蘇澤站在對立麵,可萬一呢?

朱瞻基沉默了,朱棣並沒有就此結束,而是踱步到了禦座上,從禦案上翻出一本奏折,走了下來扔給朱瞻基。

朱瞻基呆呆地打開了奏折,朱瞻基指著那封除了他之外無人再看過的密奏說道:“看看,這就是那豎子這些年在清風縣的所作所為,他不但在清風縣布局,還在京城布局,甚至連海外都有布局,你以為他是個簡單的角色?”

“彆看那小子平日裡嬉皮笑臉的,和個地痞流氓一樣,可那小子心機深沉著呢!”

當皇帝真要去調查一個人的時候,不說翻出來對方的祖宗十八代,可也能將對方的身價底細查的清清楚楚。

以前被蒙在鼓裡是因為沒在意,可真當朱棣想查,那就什麼都彆想瞞過他了,何況還是在他眼皮子底下,就在京城不遠的地方。

當時朱棣看到這份情報的時候人都傻了,萬萬沒想到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居然有人敢如此膽大妄為,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蘇澤這些年手伸得很長,不但把清風縣打造的密不透風,而且其他各行各業都有他的影子在,朝中也有人和他來往密切,倒也不是什麼大官,多是一些基層的官吏,可這正是可怕之處。

說明蘇澤為人實在太謹慎了,知道那些朝廷大員不好籠絡,就去籠絡那些基層官吏。

也就是蘇澤籠絡那些官吏隻是為了瞞著清風縣的消息不外露,不是為了造反,不然說什麼朱棣都不會留下他。

不過朱棣也有疑惑的地方,那就是蘇澤閒的沒事往海外派人做什麼,難不成蘇澤早就有了遠走海外的心思,所以提前布局?

而且還不止有這一處蹊蹺,蘇澤莫名其妙的厭惡倭國也很蹊蹺,簡直到了深痛惡絕的地步了,平心而論蘇澤與倭國應該沒多少交集才對,所以朱棣想不明白這點。

要知道當時朝廷說要北征瓦剌,蘇澤可沒這麼上心,雖然沒跳出來反對,可也不太上心,充其量就是不讚成,不反對。

可對倭國,蘇澤那是旗幟鮮明,恨不得把倭國給直接平了,在朝堂上的聲音一下子就大了起來。

甚至不惜唱一出大戲來迷惑來京城的那些倭國使臣,他其實不怎麼想出兵倭國的,主要是跨海作戰不太方便,之前倭國和大明斷交,斷絕和大明貿易他雖然生氣,可也談不上多生氣,也從未想過發兵倭國。

可蘇澤居然早早就在倭國有布局了,甚至在天津衛居然還有船隊,說是去倭國貿易,可根據錦衣衛的調查根本不是這樣的,似乎彆有企圖。

蘇澤身邊有十個心腹,真實姓名早已查不到了,按照年紀大小從蘇一到蘇十命名,可如今蘇澤身邊也就幾個,其他幾人去哪了?

全都被蘇澤外派出去布局了,除了倭國,朝鮮也有,就是不知道草原上蘇澤有沒有插手。

除了這些,蘇澤還和遠在南京的魏國公勾搭上了,不但有貿易往來,還有一些彆的牽扯,具體什麼牽扯倒是沒查出來,不過前些年魏國公府是幫蘇澤辦過事的。


最新小说: 我也不想啊,可是到哪都是屍體! 我為董卓之逆天改命 兩宋傳奇 開局:從揍朱元璋開始 紅樓之皇權枯骨 從崇禎開始的祖宗集會 國運萬族試煉 道詭異仙 鑒寶逆襲:透視後我靠撿漏贏麻了 都市之極限狂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