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漏院是一個好地方,官家為前來早朝時遇到宮門未開之時專門的休憩之所,根據官階不同所享受的待遇不同。
不過他們有一個共通之處就是,在這待漏院中實在是沒什麼好吃的,想要墊飽肚子,怕是水飽都有問題,在待漏院外還有小販賣些吃的。
蔡鞗靠著牆,看著來往的文武百官不屑於這些街頭小吃,卻又喉結不禁滾動的模樣,看著就覺得好笑。
一群活該餓肚子的家夥,何必為了這點麵子,和自己家的肚子過不去。
不過也有拉下臉麵讓家丁前去購買的,自己則是躲在馬車裡吃完再下馬車的。
“賣肝尖嘍!”
“賣酸餡嘍!”
“賣籠餅嘍!”
“賣粉粥嘍!”
……
隨著文武百官越來越多,小販們的叫賣聲越發的賣力,這些官老爺們可都是大宋的頂梁柱,哪一個不是大富翁,所以即使那些官員不吃飯,但是那些家丁仆從可是要乾重力活的,不吃哪裡能行,於是乎這待漏院旁,也成了一皇城外獨有的風景點。
“來碗粉粥,加個菜包子。”
“啊!”
要東西的是蔡鞗,受驚的是小販。
這菜包子便是酸餡兒,隻是菜包子的名字可不是平常人敢於叫出來的,更何況蔡太師雖然為人很壞,在開封城中卻是頗受百姓愛戴,畢竟早年推行的那些政策可是為開封百姓謀了不少的福利。
“好吃的話,我就舉薦給我家老父親,趕緊的,彆愣著,有生意還不做不成?”
蔡鞗很是自然,待粉粥和包子盛好之後,就有下人專門過來付了錢。
這一幕落在了不少人的眼中,這可是從未有過的場景,堂堂太師之子居然去買了包子,還稱之為菜包子,這簡直就是打自家父親的臉啊!
蔡京黑著臉,看著待漏院外的蔡鞗,唯獨差點罵娘了。
蔡鞗自然感受到了自己便宜父親的目光,還很是孝順的朝著蔡京一笑,然後大口大口的吃起了包子。
這一幕再次讓不少官員趕緊掩嘴輕笑。
蔡家眾兄弟不禁扶額,就連蔡老太師剛喝了的一口果酒直接噴了出來。
這不孝子啊!
蔡京的怒火,蔡鞗沒有看見,因為他已經去打聽這些商販每天早上大概能夠的盈利,淳樸的小販們倒也實誠,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酸餡兒,大致三文錢一個。
籠餅,七文錢一個。
粉羹,十三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