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寺,羅漢殿。
師妃暄盤坐在蒲團上,秀眉舒展,美目微闔,神態恬靜,仿佛觀音大士下凡。
在她身邊的空蒲團上坐下,楊慶暗吸一口氣,將她嬌軀自然散發的香氣吸入鼻中,接著也和她一樣,晉入非色非空的禪定觀想之中。
事實上,楊慶並非是特意趕過來,和這位師仙子一起修煉。
來到巴蜀後,他一旦想要修煉靜功,都會來到這座羅漢殿。
當然,有了師妃暄陪伴後,他的進度肯定會大大提高……
大約一個時辰後,師妃暄被一股純粹至極的佛力驚醒。
隻見那個常令自己禪心動搖的男人,正安靜地盤坐在自己身邊的蒲團上,眉目低垂,狀似嬰孩,雙手各屈中指,以拇指壓於中指指甲,左掌仰而右掌覆,彼此不接,平行安於臍前。
“這是智吉祥印!”
師妃暄十分好奇,想知道楊慶又悟出什麼佛理,於是闔上雙目,以通明的劍心,來靜心體悟。
恍惚之中,師妃暄來到一片荒原之上,目光所及之處,還有一顆接天連地的菩提樹。
很快來到樹下,師妃暄居然見到了還是小孩子模樣的楊慶。
隻見他背靠樹根,笑嘻嘻地看著自己:“姐姐好美!”
師妃暄莞爾一笑,走到他身邊坐下,好奇地問道:“你怎麼變小了?”
楊慶拉著她的手,苦惱道:“因為有一個問題還想不通,所以我才長不大。”
師妃暄眸中閃過驚異之色,顫聲問道:“什麼問題?”
楊慶剛想說出來,讓這位姐姐給自己解惑,但話到嘴邊,卻忽然頓住,接著恍然微笑道:
“真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我懂啦!天地宇宙,終究是我為根本,不拘佛道不拘魔,儘為我用。”
話畢,全身大放光明,將師妃暄從劍心通明之中逼退。
師妃暄睜開美眸,隻見楊慶手捏一心印,對她輕笑道:
“此招為如來神掌第一式,佛光初現,妃暄可要看清楚了!”
在師妃暄驚訝至無以複加的目光中,寬廣的羅漢殿內先是一暗,隨後便被一抹溫暖的佛光刺破,進而滿室皆明。
再看那諸佛、菩薩以及數百尊羅漢雕像的麵容,仿佛也像是受到傳法了似的,紛紛露出一絲笑意。
“……”
師妃暄明白,這超越了三大宗師的一招,絕不止是精神上的攻擊,若楊慶將威力無窮的掌勁釋放出來,隻怕整座大殿,都要被他一掌轟碎。
楊慶輕舒一口氣,打趣道:“這一掌將我全身真氣消耗一空,若妃暄此時出手降魔,我也隻好閉目待死了。”
師妃暄當然不信他的話,嬌嗔道:“妃暄可不是趁人之危的人……哼,楊兄你還是小時候更討人喜歡一些!”
楊慶握住她的玉手,認真道:“我知道妃暄尚有一個情關要過,如此才能將劍心通明臻至圓滿……我願意幫你。”
師妃暄輕笑著搖頭:“不行……和楊兄在一起,妃暄可沒有把握過關。”
話雖如此,師妃暄卻也明白,眼前這個花心的男人,已經成為她心靈之中的最大破綻……隻怕到最後,自己真的要像碧師伯那樣“以身飼魔”。
楊慶將她的手貼在自己的臉上,歎道:“妃暄太無情了。”
師妃暄芳心一顫,輕撫著楊慶的臉,美眸中滿是戀慕之色:
“唯有極於情,故能極於劍……靜齋女子亦是至情至性,而並非無情之人。但楊兄為妃暄編織的情網太過牢密,妃暄怕自己一旦深陷其中,便再也無法克製相思之苦,想要放棄清修,長伴君旁。”
這話倒是不假。
無論是陰癸派的妖女,還是慈航靜齋的仙子,到了感情這一關,都需要全心全意地對待。
絕不是今天彼此相愛,明天武功大進就不愛了,這份愛戀將會貫穿始終。
至於原劇情中,師妃暄和徐子陵之間的精神戀愛有幾分是真,那還真不好說。
徐子陵太舔了,甚至失去了原則,看起來就像被師妃暄利用完,就一腳踢開。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慈航靜齋的傳人都很擅長利用美色辦事,連李世民都感歎這些年做的事,不知有幾分是因為師妃暄?
但男人中也有石之軒、龍鷹、龐斑這些大佬,將靜齋女子迷得不要不要的。
現在,楊慶也要加入這個行列。
楊慶用臉蹭了蹭她的手,柔聲勸道:“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妃暄啊,修天道並非隻有一條路可走,而你選的這條路太寂寞了。”
師妃暄俏臉緋紅,眉眼生暈道:“慶郎不要逼得這麼緊好嗎?等一切事了,妃暄定會給你一個答複。”
楊慶也不再逼迫,而是笑道:“有仙子一句‘慶郎’,我便不須散去全身功力,轉修道心種魔大法了!”
師妃暄終於端不住仙女的架子,將發自內心的笑聲傳遍了整座大殿。
笑完,她又叮囑道:“道心種魔大法的修煉過程凶險無比,慶郎切莫為妃暄以身犯險。”
楊慶哈哈笑道:“多謝仙子關心。”
師妃暄奇怪道:“為何又叫我‘仙子’?”
楊慶解釋道:“以前的妃暄,是靜齋和天下人的仙子,不獨屬我一人,所以我要以妃暄稱呼你,以此表明我與你親近。而如今天下人的仙子,已成為我一人的妃暄,故我可以‘仙子’稱呼你。”
儘管楊慶一本正經地解釋了,但師妃暄就是覺得,這家夥是為了某種情趣,才這樣稱呼自己。
但師妃暄並不反感,她也喚了一聲‘慶郎’,然後又羞不可抑地紅了臉。
若給侯希白看到她這副模樣,隻怕會難過地用頭撞牆。
楊慶手捏日光菩薩印,笑道:“左右無事,仙子再給我講講佛法和彼岸劍訣吧,說不定我會借此機會,悟出第二式神掌。”
師妃暄欣然同意。
畢竟“慈航劍典”連寧道奇這個外人都能看,自己給情郎具體講一講又算得了什麼呢!
當即收攝心神,攀上劍心通明的無上層次,如剛才一樣,將自己的精神與楊慶的精神相接。
依然是那顆菩提樹,依然是小孩子模樣的楊慶。
師妃暄輕車熟路地走到他身邊坐下,給他開講靜齋一脈的佛法和劍術。
而真言大師站在殿外,看著這一幕,心中暗叫可惜。
明明是佛家聖地,卻被這個魔頭幾次三番在這裡悟出精深佛功,真是太可惜了!
兩個時辰後,禪定結束。
楊慶和師妃暄二人相視一笑,顯然各有所得。
當天夜裡。
徐子陵按照楊慶的提醒,偷偷來到了這座羅漢殿。
在真言大師懵逼的目光中,這位天賦過人的小陵子,居然也對那些手印產生了興趣。
而且在一夜過後,這位不請自來的英俊少俠,竟然也是大有所得。
真言大師坐不住了,連忙過去打聽情況。
見徐子陵心性純良好忽悠,這老和尚便把自己瀏覽天下寺廟總結出來的九字真言印傳給了他。
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雖然是道家經典中的真言,但正好用來告誡徐子陵修行佛法重意不重形,佛道最後是一家。
徐子陵感覺有些奇怪,乾脆問道:“大師是否認識楊慶?”
真言大師神情一愣,苦笑道:“可是他讓你來的?隻怕我教你真言手印這件事,也在他的預料之中吧!”
其實,這老和尚也曾想找楊慶說話,卻總被他提前發現並避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