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的他,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的帝國將會二世而亡。
大業六年,農曆正月十五。
楊廣見諸番部落酋長彙聚洛陽,便下令在端門街舉行盛大的百戲表演。
戲場有五千步見方,演奏樂器的樂師,更是有上萬人,幾十裡外都能聽到聲音。
到了黃昏時分,又讓燃起巨量的燭火,光芒映照天地,通宵達旦,直至月末才結束。
當酋長們請求進入洛陽東市交易,楊廣這位好大喜功的二世祖,就讓那裡的商家整修裝飾店鋪,並展示最好的貨物,又讓酒店免費請那些胡人吃喝,還說咱們這兒富饒,酒食不要錢。
有些聰明的胡人,卻在驚歎之餘,發現了不對勁。
因為他們一路走來,看到了不少衣不蔽體的人。
當他們好奇發問,為何不把纏在樹上的絲綢,送給那些人做衣服時,東市的人無言以對。
楊廣終究是豸者千慮,總有一失,你說你怎麼就忘了,提前把那些衣不蔽體的人抓了去挖運河呢?
九年後,王世充殺死“眉目如畫”的皇泰主楊侗,宣告了隋朝的覆滅。
又七年後,李世民弑兄宰弟,接受老父親禪讓,正式登基稱帝,並於次年正月初一改元貞觀。
而膾炙人口的取經故事,也即將開始上演。
貞觀十三年,農曆七月十五。
如來佛祖於大雷音寺,召開盂蘭盆會。
他先放了個地圖炮,說南贍部洲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是口舌凶場、是非惡海,接著說自己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向善。
但若主動送去東土,又怕那兒的人毀謗真言,不識法門之要旨,怠慢瑜迦之正宗……
畢竟,送上門的東西,確實不容易讓彆人重視。
說到這裡,如來就正式提出了,要找一個取經人,讓他曆經千山萬水,求取正經,好回去普渡眾生。
其實,這場會議,就相當於報告會。
而在此之前,取經項目就已經在籌備之中。
比如觀音菩薩養在蓮花池裡的那尾金魚,在去年就已經順著海嘯潮流,往通天河去做他的靈感大王了。
所以,在如來發問、誰肯去東土找取經人的之後,觀音菩薩就直接應下了這個差事。
如來不許她直接飛過去,而是要半雲半霧,看山望水,記錄路途遠近,然後告知那取經人。
又命阿儺、迦葉,取出錦瀾袈裟、九環錫仗,讓觀音菩薩交給取經人用。
然後又拿出三個箍兒,親自遞給觀音菩薩,還教了她三篇咒語,專門讓她收伏取經路上的那些神通廣大、卻不服管的妖魔。
顯然,如來也知道西牛賀洲地界的實際情況。
觀音菩薩辭了佛老,便即下山,一路往東土而去。
原劇情中,她的護法,乃是托塔李天王的二兒子木叉,彆號“惠岸”行者。
現在卻是不一樣了。
觀音菩薩抵不住楊慶的請求,隻得讓他做了個護法,隨自己一同前往長安。
彆了靈山腳下玉真觀的金頂大仙,姐弟兩個共駕一朵祥雲,沿路考察適合給唐僧護法的妖魔。
這一日,來到了流沙河。
岸上石碑記載: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
菩薩歎道:“凡人濁骨凡胎,取經人如何能渡此河?”
楊慶笑道:“有姐姐助他,彆說這條河,就算天河也能渡。”
菩薩嗔怪道:“我若能親自渡他,又何必讓他赴這萬裡之遙!”
楊慶建議道:“那等取經人到來,我就變作一個妖怪,將他攝過此河?”
菩薩待要說教,卻被一個醜惡妖魔,從水波裡跳出,大吼著要上前捉她。
此魔自然就是三師弟。
楊慶身擔護法之責,當即掣出神槍,架住三師弟的寶杖,也不開口搭話,直接發力震開對方,隨後槍出如龍,以疾風暴雨般的槍術反攻。
因有心同三師弟玩一會兒,楊慶便沒有太過認真。
不過,三師弟的武藝確實不高,很快就被楊慶打得心驚肉跳,想要鑽到水裡去躲避。
楊慶哪能讓他逃了?於是猝然發力,繳了他的寶杖,隨後押著他去見菩薩。
“菩薩,恕我衝撞之罪,待我訴告……”
三師弟老老實實的,講起了自己被貶下界的經曆。
“姐姐,這廝在天上有罪,又在這裡傷生作孽,更是罪上加罪,不如讓我了結了他!”
楊慶主動扮起了黑臉。
“菩薩饒命!”
三師弟從未聽說南海觀音還有個兄弟,但此時也沒空驚訝。
因為他被楊慶那殺氣騰騰的話嚇到了,隻顧著叩頭饒命。
菩薩嚴肅道:“我今領佛旨,去東土尋取經人。等他到了流沙地界,你就給他做個徒弟,保他上西天拜佛求經,如此將功折罪,豈不是好?你若答應,我便教牛郎不傷你性命,也不讓飛劍來穿你。”
牛郎?原來是他,怪不得鬥他不過!
隻是他怎麼又認了菩薩做姐姐?
三師弟心中暗暗腹誹,麵上卻不敢怠慢,忙答應了給取經人做徒弟。
接著又老老實實的坦白,自己已經吃過好幾個取經人。
而這些取經人的骷髏頭,頗具神效,竟能漂在水麵上。
菩薩聽了,便讓他把骷髏頭項鏈掛在脖子上,等取經人來了有用。
然後就給他摩頂受戒,指沙為姓,取了個沙悟淨的法名。
話說三師弟身高丈二,若非跪下來,還低伏著身子,菩薩真未必夠得著他……
想象了一下菩薩墊著腳,給三師弟摩頂的場景,楊慶覺有挺有趣,也挺可愛的。
儀式過後,三師弟從此不用受飛劍穿胸之苦,也不再傷生吃人,洗心革麵,專心等候取經人。
菩薩、楊慶姐弟兩個,也再度啟逞,徑往東土大唐而去。
路上說笑一陣,楊慶忽然道:
“姐姐,這一路上的妖魔真是不少,我鬥膽保舉一人,讓他相助取經人,有驚無險地求回真經。”
菩薩笑道:“我已猜到你說的那人是誰,隻是到底能否成行,還要親往一觀。”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