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慶作為護法,陪觀音菩薩考察西行路線並沿途妖魔,在過了流沙河界之後不久,就遇到了一座高山。
因山上惡氣遮漫,菩薩打算拔高祥雲,直接翻過此山。
隻是尚未付諸實施,便有一陣狂風卷來,跳出一個長嘴大耳的豬妖,手執一杆釘鈀,望著菩薩就築。
楊慶一槍抵住,喝道:
“你這野彘,真是不知死活,看槍!”
豬妖高聲叫道:“我是存心放你,隻要那女尼,你這廝怎麼不知好歹,還要上來尋死?”
這家夥不是彆人,正是因楊慶亂入之故,提前好些年調戲嫦娥,被貶下界的二師兄。
多年以來,他一心做了妖魔,漸漸迷失本性,就連楊慶這故人當麵,竟也不記得了。
楊慶依舊打算先擒後放,讓菩薩點撥於他。
呼!
楊慶使出紮槍勢,迅猛直擊二師兄麵門,被他勉強當下後,得勢不饒人,以圈槍勢連續畫圓,把他逼得連連後退。
連退七、八步後,二師兄一腳踩進坑裡,驚叫著仰麵往後跌倒。
楊慶麵露微笑,以劍形槍刃下麵、用於阻止過穿的‘山’字鐔,鉤住二師兄那杆釘鈀的鈀齒,將他又拉了回來。
笑著打趣道:“潑魔,說甚麼有心放我,讓我以為你有幾分手段,卻沒想到如此不堪。我還沒用力,你就要倒下了,真是貽笑大方!”
二師兄重新站好,心裡也有了膽怯,卻還是故意狡辯道:
“你這廝十分無禮,爺爺今日還沒吃飯,自然沒力氣同你打鬥。有本事你就讓爺爺回去吃幾口,再來大戰三百回合!”
楊慶忍俊不禁道:“不是要屙屎,就是要吃飯,你這潑魔若是怕了我就直說,莫要找借口糊弄人!”
二師兄連呸幾口,罵道:
“你去外麵打聽打聽,我向來是個老實人,說肚子餓就是肚子餓,怎會怕了你要逃跑?”
楊慶摸了摸肚子,笑道:
“好,我信你這次,隻是我肚子也餓了,你那耳朵看起來很好吃,不如現割了下來,讓我去鹵了下酒。等我也吃飽了,再同你公平一戰。”
鹵豬耳朵鮮香不膩,確實是一道極好的美食。
二師兄連忙捂住耳朵,叫道:
“我是個野豕,又腥又臊又不好吃,你還是去買幾個家豬吃吧!”
楊慶笑道:“隻要舍得下料,去腥去臊,你這對耳朵也能做得好吃……對了,我馬上要給兒子開滿月宴,正好遇上了你,省的我再花銀子去買。”
二師兄嚇得討饒道:“我原身不大,也就二百多斤,實是不夠你吃。”
他的原身,自然比不得牛魔王,但隻殺他這一口,也夠全村吃好幾年的了。
楊慶歎道:“你這呆子,真是讓人哭笑不得,莫非真不記得我了?”
二師兄一聽這話,便仔細打量楊慶幾眼,皺眉道:
“我好像是見過你哩,你果是誰,從哪裡來的?”
楊慶道:“你當年調戲嫦娥仙子,是我拿了你去見玉帝。”
二師兄靈光一現,十分驚訝道:“怎麼是你,你來做什麼?”
楊慶指了指天上:“觀音菩薩奉如來法旨,要去東土尋一個取經人,前往西天拜佛求經。這一路山高水長,妖魔眾多,我就給她做一個護法。”
二師兄擦了擦冷汗,臉上堆笑道:
“老兄,我不知好歹,冒犯了菩薩,還望你替我美言。”
楊慶哈哈一笑,說道:
“菩薩就在那裡,你自去求她寬恕,來,我給你引見。”
二師兄很是無奈,隻得撇下釘鈀,乖乖隨楊慶去見菩薩。
到了近前,他直接拜倒,語氣懇切道:
“菩薩,恕罪!恕罪!”
楊慶在一邊解釋:“他是當年調戲嫦娥的天蓬元帥,遭貶下界之後,不知為何,變成了這副模樣。”
二師兄立刻解釋,說他下界之後,一點真靈,在奪舍投胎時選錯了對象,投進了一隻母豬的胎裡,把他氣得咬死群豬,占了這裡吃人度日。
隻能說……這二師兄注定跟豬結緣,不論早貶、晚貶,這一點真靈,都會去尋母豬投胎。
菩薩垂問道:“這裡是什麼山?”
二師兄老實答道:“叫做福陵山,山裡有個雲棧洞,洞裡原有個卵二姐。我投胎之後,修煉有成,被她看中,做了個【倒插門】。不到一年,她死了,這洞裡的家當就歸了我。我在這裡許多年,也沒個存身的勾當。”
到底是天上下來的,下意識地就想找個正經的前程。
菩薩道:“古人雲:若要有前程,莫做沒前程。你既在上界獲罪,下來今又不改凶心,傷生造孽,卻不是二罪俱罰?”
“前程!前程!”
二師兄歎道:“若依了你的道理,我定然是喝西北風。常言道:依著官法打殺,依著佛法餓殺。算了!算了吧!還不如捉個行人,肥膩膩的吃他家娘!管甚麼二罪三罪,千罪萬罪!”
菩薩有心,點撥道:“所謂人有善願,天必從之。你若肯皈依正果,自有養身之處。況且世有五穀,儘能濟饑,何必吃人度日?”
二師兄如夢方覺:“我欲從正,奈何獲罪於天,無所禱也,還望菩薩指條明路。”
菩薩點頭,教他以後給取經人做徒弟。
二師兄自然願意,從此持齋把素,斷了五葷三厭,專候那取經人。
當然,他的凡心重,很快又會入贅高老莊……
摩頂受戒、並給二師兄取了個“豬悟能”的法名之後,菩薩和楊慶姐弟二人繼續上路。
不多時,來到了蛇盤山。
西海龍王敖閏的三子,小白龍因燒毀玉帝賞賜的明珠,被吊在這裡,打了三百鞭,不日還要遭誅。
見了菩薩的祥雲後,他連忙叫喚,想請菩薩救命。
菩薩聽了,就讓楊慶陪自己去見玉帝。
到了南天門,丘、張二位天師正好在這裡。
得知菩薩要見玉帝後,忙去通報。
玉帝下殿迎接,見楊慶竟然也在,不禁問道:
“你不在瑤池準備你兒子的滿月宴,何故攪擾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