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慶笑道:“菩薩奉佛旨前往東土尋找取經人,我覺得甚是有趣,便給她做個護法。我倆一路東行,到了蛇盤山地界,見一玉龍叫喚,問明緣由後,菩薩有心要他給取經人做個腳力,於是一同上界啟奏此事。”
玉帝聞言,當即傳旨赦免了小白龍,又對楊慶叮囑道:
“莫要忘了時辰,否則朕定然降罪於你。”
蛇盤山有一深澗,裡麵沒有妖怪,但因為水太清澈,能映出人影。飛鳥經過此地時,往往會把水中倒影認作同群之鳥,擲身於水中,故此得名“鷹愁澗”。
讓小白臉待在深澗,等取經人到來後,菩薩和楊慶二人再度啟程。
已經改名為“兩界山”的五行山上空。
看到散發金光的佛帖,想到當年往事,菩薩心生感慨,不由吟詩一首:
“堪歎妖猴不奉公,當年狂妄逞英雄。欺心攪亂蟠桃會,大膽私行兜率宮。十萬軍中無敵手,九重天上有威風。自遭我佛如來困,何日舒伸再顯功。”
楊慶也想和一首“隻緣妖霧又重來”,想了想,卻還是沒有吟出口,免得劇透。
山根下的猴哥,聽到菩薩這首詩,忙高叫道:
“是哪個在山上吟詩,揭我的短?”
菩薩和楊慶相視一笑,下山找猴哥說話。
今天,那些看守猴哥的山神土地,佛兵天將,都在此處。
見菩薩和楊慶到來,都過來見禮。
“老弟,你怎麼和南海觀音菩薩一起來了?”
猴哥十分驚奇。
這麼些年,除了楊慶這位牛郎星官以外,並沒有其他相識的神仙過來同他敘舊。
如今菩薩來了,讓他不禁想起楊慶的先天神算——也就是三百年後,有人路經此地,救自己脫困。
楊慶笑道:“猴哥,這次過來乃是有事找你。如來佛祖請動菩薩,教她在東土尋一個取經人,前往西天拜佛求經。隻是這一路妖魔作亂,艱難險阻,有十萬八千裡之遙,須得一個武藝高強、神通廣大之輩,予那取經人做徒弟,保他西去。”
猴哥喜道:“菩薩,這個武藝高強、神通廣大之人,不須往他處尋,我老孫願保那取經人西去。”
菩薩微微搖頭:“你這廝罪業彌深,放你出來,恐你又生禍害,反為不美。”
猴哥急道:“我已知悔了,怎麼又生禍害?菩薩,願你大發慈悲,指條門路,情願修行。”
這一路,最重要的就是收伏猴哥,不然誰保取經人西去?
楊慶倒是可以,但他要是入了沙門,玉帝隻怕不能答應。
見猴哥果有悔過之心,菩薩心中不勝歡喜:
“聖易)經雲:出其言善,則千裡之外應之;出其言不善,則千裡之外違之。你既有此心,待取經人到來救你,你可跟他做個徒弟,秉教迦持,入我佛門,再修正果,如何?”
猴哥哪會不從,連聲應喏。
菩薩又要給他起個法名,但猴哥已經有了“悟空”,用不著再起。
猴哥歡喜之餘,又向楊慶說道:
“老弟,那取經人不知何時到來,隻怕我錯過侄兒的滿月宴也。”
菩薩道:“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你若上天參加酒席,恐耽誤取經,十分不妥!”
楊慶笑道:“姐姐不必擔心,猴哥隻是上去喝杯喜酒,隨後便下來保取經人。他那筋鬥雲打得飛快,一來一去,不耽誤時間。”
又對猴哥道:“在瑤池辦完酒宴,我還要在雲雷山辦一場,猴哥你若是嫌齋飯不好吃,不如就帶著取經人一起,去我那道場做客。你那些猴子猴孫,經我教導釀出來的美酒,比那仙酒還好喝十倍、百倍,在人間更是千金難易一壇,不可不嘗!”
猴哥還未答應,菩薩就嗔怪道:
“你若再敢挑唆引誘,耽誤取經大事,我便趕你回去!”
楊慶立刻恢複正經:
“好吧,我再不多嘴,猴哥你老實上路,彆再想有的沒的,等以後取經功成,得了正果,咱哥倆再好好聚一聚。”
猴哥也斂色應聲,不再玩笑。
臨彆之前,楊慶拿出自己手搓的照相機,給他、菩薩、以及猴哥三人來了個合照,留作紀念。
菩薩和楊慶交情匪淺,已然見怪不怪。
她不但用過照相機,還用過攝影機呢!
楊慶做出這兩樣東西,不為彆的,就想記錄西遊的全過程,並永遠地保存下來,作為自己的珍藏。
這可比甚麼法寶、兵器珍貴多了。
連菩薩都同意、佛祖都默許了他的做法……
條件是另拷一份底片,作為佛門的藏寶。
去往大唐的祥雲上,楊慶拿出照片,笑道:
“猴哥笑得真開心,不知道他帶上緊箍兒之後,還能不能笑得出來?”
菩薩也笑道:
“你怎知我要給他戴箍兒?他若一心保取經人西去,我怎會費心約束於他?”
楊慶解釋道:“猴哥乃是心猿,最是跳脫不定,而那取經人不用想,定是個虔誠、認死理的和尚。他與猴哥初遇,不打起來就算好的,哪能一見之下,就高山流水遇知音,齊心協力,共圖取經大業?”
菩薩不禁歎道:“人間口口相傳,牛郎是個老實巴交的放牛娃,卻哪裡知道你的心思,比那馬蜂窩上的洞還多!”
你這是損我呢,還是誇我呢?
姐弟兩個一路說笑,兼記路程,不一日,便到了唐都長安城外。
待他們變作兩個疥癩遊僧,混進長安城裡時,天色不覺已晚了下來。
於是就進了東市街旁的一處土地祠,權且暫住一段時日,以便查訪取經人。
祠內的土地公,很有眼力見,連忙叩頭迎接,又飛報與城隍、社令,及滿長安的各廟神祇,教他們都來參見。
菩薩說明來意後,便讓眾神各歸本處,不要走漏消息。
也請土地公去附近的城隍廟暫住,彆來打擾她和楊慶。
次日一早,兩人便遊覽佛寺,遍訪高僧,找那取經之人。
形式主義還是要做的,畢竟總不能直接去找江流兒和尚、陳玄奘法師,欽定他去取經吧?
數日之後。
涇河龍王變作一個白衣秀士,去找當朝欽天監台正袁天罡的叔父,也就是長安城西門大街上的賣瓜、賣卦先生袁守誠,開始了自己的送命之旅。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