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都市。
學府大街南邊一塊地塊正在動工,挖地基,運建材,大量的工人在埋頭勞作著。
新鮮的泥土被挖開暴露在空氣中,瞬間一股混合著濕氣的泥土芳香味飄散開來。
路過的行人很多都停下自行車,好奇的看過來。
“這裡是要嘎哈啊?”
“聽說是要建新的招待所,前幾天還有好幾個官兒過來看了呢。”
“屁的建招待所,是要建飯店!”
……
王遠騎著摩托車路過這裡的時候,緩緩放慢了車速,這塊地要建的飯店是歸他和李紳所有的。
小餐館子沒啥技術含量,這一年多時間以來就像是雨後的蘑菇一樣一個個的冒出來,在誇張的地段,百米範圍內甚至能有十來家餐館。
所以利潤是越來越低了。
正好之前王遠和李紳一人出資10萬塊,打算提高一家餐館的等級——晉級大飯店!
計劃蓋成的飯店將會有5層,放在後世根本不算什麼,但在這個年代的林都也算是相當了不得得了。
負責看現場的是李紳的一個小弟,挺著肚子背著雙手,看周圍的人都帶著一股蔑視與神氣。
不過看到騎著摩托車路過的王遠,瞬間不敢神氣了,連忙跑過來打招呼
“遠哥你來看看啊,施工進度可快了,放心吧我一直盯著他們呢。”
“嗯挺好的。”
王遠乾脆停下了摩托車,對方都巴巴的跑到跟前了那怎麼著也要和對方搭幾句話,他感覺這樣做更有禮貌,不至於讓人厭惡。
“辛苦你了啊,每天幾點開始施工啊?”
“不辛苦不辛苦,每天早上5點半開飯,6點準時施工。”劉勇點頭哈腰的掏出一盒華子,抽出一根來遞給王遠,然後還給他點上。
那股諂媚勁兒讓周圍的人直皺眉頭,然後就是震驚的看著王遠,紛紛猜測他的身份。
抽完一根煙,和劉勇嘮了幾句後王遠就騎著摩托離開了,絕大部分人都不願意跪舔彆人,但絕大部分人都願意接受彆人的跪舔。
雖然王遠知道劉勇是在刻意的巴結自己,但並不反感,甚至覺得……嗯,確實挺舒服的。
再說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存之道,劉勇還是李紳的小弟,所以即使他內心深處看不上劉勇但也不會去職責對方。
騎著摩托車來到自己買的小院子,遠門上有孫大剛貼上的春聯,鮮豔的紅色看上去就讓人覺得喜慶。
吱呀~
打開破舊的院門後,王遠把摩托車推進院子裡,牆角陰涼中還有一些沒有化掉的殘雪,涼風吹過,糊窗戶的塑料布在嘩啦啦的抖動。
“春天到了,窗戶上的塑料布也快該揭下去了。”
王遠在院子裡轉了轉,這院子就相當於是他的第二個家一樣。
“改天有時間可以帶著李豔來這住一住,在市內玩一玩。”
王遠鎖好門去找了孫大剛,然後把兄弟們都聚集了過來,晚上從餐館中整來好酒好菜,然後一起熱熱鬨鬨的聚會。
春寒料峭。
屋外明月懸空,寒風陣陣。
屋內燈光明亮,氣氛非常熱烈,一些人賺到錢後就開始在親戚朋友中顯擺,導致很多待業的小年輕也想和王遠混。
所以這次聚會直接來了40多個人,呼喝吵鬨聲不斷。
很多人都要給王遠敬酒,王遠沒什麼架子來了就都是兄弟,為人也敞亮豪爽,所以贏得了大家的一致尊敬。
不過也幸好王遠的酒量好,再加上有孫大剛幫他擋幾下,所以雖然喝的臉龐通紅但並沒有徹底醉過去。
吃好喝好之後,王遠給大家說了接下來賺錢的方式——鄉下,一個屯子一個屯子的去和農戶們簽訂買雞合同。
“這個活兒涉及到往鄉下跑,是不容易的,所以在金錢方麵我也不虧待大家,月薪保底500塊,獎金另算!
找農戶簽合同這個事兒,忙活一個月就行,之後會有貨從關內運來,咱們繼續賣貨。”
王遠的空間就像是移動的火車皮,再加上這個年代倒買倒賣是真的賺錢,所以他斷不會放棄這門生意的。
有錢不賺是王八蛋。
兄弟們其實不太願意往鄉下跑,他們都是城裡人,對農村的很多事情都不是太適應。
不過顯然,如果不幫著王遠買雞,那就相當於不想跟著他一起玩兒了,那以後賣貨的營生也大概率要和他們無緣了。
所以除了幾個新人猶豫不決外,其他人直接答應下來。
時間流逝。
幾十個兄弟在一個月的時間內,不僅跑遍了林都的鄉下,還去附近的一些縣市的鄉下去收雞。
中間也遇到了一些人員的盤問,不過有“華夏最美邊疆公司”這個殼子在,其他人也無可奈何。
私人倒買倒賣是違法的,但國企和集體企業就不是違法的了,算是正經營生。
進入到1988年的4月份,兄弟們都停止下鄉後,王遠手裡多了3萬4152統購統銷合同。
這就代表著有3萬4152戶農民家庭,願意利用閒暇時多養一些土雞,等把土雞養大了就賣給他的公司。
這個農戶總數不算特彆多,歸根結底還是這個年代的東北農村,很多人家是相當富裕的。
不屑於去養個幾十隻雞,或者是百十來隻雞去賺那點錢。
這也在情理之中,王遠也不在意。
不過這個年代農村的貧富差距已經慢慢拉開了,尤其是兒女都成家後分出去單過,留下的老年人們都比較貧窮。
年輕人家庭看不上那百十來塊錢,但老年人家庭就不一樣了。
身體機能的下降讓很多老人乾不了多少重活兒了,收入自然也是銳減,養雞對他們非常有吸引力。
稍稍養多一點,養雞一年獲得200~300塊的收益,基本上就夠他們這一年都過得非常好了,畢竟在農村絕大部分東西都可以自給自足,根本不用花錢。
重生以來,王遠一直想在自己賺錢的同時,多幫幫那些農村中相對貧窮的家庭,養雞項目他就覺得挺合適。
收完了雞,王遠就又去了津門一趟,買了大量的衣服,鞋帽回來讓小弟們開始售賣。
小弟們也開始不再窩在林都,而是開始以省城哈市為大本營,遍布整個東北的售賣東西。
豐厚的利潤讓更多的人願意加入進來,慢慢的幫王遠散貨的小弟竟然多達了幾百個,甚至有的小弟——比如瘦高個唐軍,開始聰明的發展下一級的散夥人員。
比如每賣出去一件衣服,王遠給小弟們提成2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