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嘉俊媽正在小區外的小路上來回徘徊,她眼巴巴地盼著兒子能把自己的寶貝孫子帶回來。
一個老頭推著三輪車在小區大門外的路邊擺了一個攤,他賣的是各種漂亮的手工剪紙“福”字。當嘉俊媽踱步到他近前時,老頭說:“大妹子,看你這愁眉不展的,買個‘福’字貼家裡,保你心情舒暢。”
嘉俊媽不屑道:“買個‘福’字就心情舒暢了?沒有大孫子在身邊,一百個‘福’字也舒暢不了。”
老頭說:“這麼漂亮的‘福’字,貼在家裡多喜慶啊!”說著,他把一個漂亮的很有藝術美感的‘福’字拎起給嘉俊媽看。
這個‘福’字確實很漂亮,亮晶晶的,很喜慶的感覺,嘉俊媽忍不住問道:“多錢?”
老頭說:“五塊錢一個。”
“五塊錢?”嘉俊媽叫道,“這麼貴!”
老頭說:“這可是純手工製作,很有藝術價值的。”
嘉俊媽不屑地說:“哎呦,還藝術價值?還沒我剪得好呢!”
聽了這話,老頭老大的不高興,“哎,大妹子,您不願意買,沒人強求,您不能貶低我的勞動成果啊!”
“我啥時候貶低您勞動成果了?”
“您說我的剪紙不好,剛說完就不承認了,翻供也沒您這麼快的!”
“嘿,您怎麼說話呢?我犯人啊,我還翻供?我沒說您剪得不好,我隻是說不如我剪得好。”
“嘿,您這話我可不愛聽。我從小就跟我媽學剪紙,已經剪了幾十年了,也是老手藝人了,還不如您了?我怎麼那麼不信!”
嘉俊媽說:“我也從小就會剪紙,我剪的肯定比這個漂亮。”
老頭一臉的不相信,“你能剪出比這個漂亮的?大妹子,年歲不小了,怎麼比年輕人還能吹!”
嘉俊媽來氣了,“誰吹了?我說的是事實!”
老頭拿出一張彩紙,拿出剪刀,“來,大妹子,您給我剪一個試試。您要能剪出比這個好的,我白送。”
嘉俊媽拿過紙,折了幾折,然後拿過剪刀,開始剪了起來。不多時,她把剪好的紙展開,一個漂亮的‘福’字便出現了。
老頭很是驚詫,“喲,剪得還真不錯。”
嘉俊媽得意地說:“沒吹牛吧!”
“行,我說話算話,這個‘福’字,您拿家去吧!”
“還是您留著吧,這紙是你的,又不是我的。”說著,嘉俊媽把自己剪的“福”字放到了老頭的車上。
老頭說:“成,這張賣出去了,錢歸你。”
“我不要,誰稀罕這兩錢。”
“嘿,不稀罕錢,那你稀罕啥?”
“我就稀罕俺大孫子。”
“稀罕大孫子就趕緊回家抱孫子,在這兒轉悠什麼啊?”
“孫子現在不在我身邊,被兒媳婦抱走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抱回來?”
“看來,您跟兒媳關係不怎麼好啊!”
“哼,她那倔脾氣,能跟她處好才怪呢!”
老頭笑了笑,說:“雖然我不知道您和兒媳到底發生了什麼,但猜也猜得出來,根源在於您管得太多了。”
嘉俊媽一臉慍怒道:“您什麼都不知道,憑什麼信口雌黃?!”
“因為這是婆婆的通病。”老頭說。
嘉俊媽氣哼哼地說:“我才懶得管她呢,我現在隻想管好我的寶貝孫子。”
老頭說:“因為孫子跟兒媳鬨彆扭那就更犯不上了,教育孫子是您兒子和媳婦的事兒,做婆婆的插手太多,不合適。”
“我是看不慣她教養孩子的方式。”
“看不慣就彆看。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色,老一代的教養思維未必適合現在。年紀大了,心胸要豁達。媳婦哪兒做得不好,要兒子去說,如果兒子能看得慣,做老家的就沒必要瞎摻和,畢竟媳婦是跟兒子過一輩子,又不是跟婆婆,何必去乾那費力不討好的事兒?”
“為了大孫子將來能有個美好前程,費力不討好我也得管!”嘉俊媽說得理直氣壯,嗓門都高了幾度。
老頭無奈地笑笑說:“為什麼現在年輕人有那麼多煩惱,總是很不開心,很多時候都是因為父母太固執己見了,孩子的事兒總是割舍不下,凡事都要插手,孩子都結婚了,還總把他當未成年,這也放不開,那也扔不下,不但會讓自己心煩,更會給孩子帶來痛苦,何必呢!我是早就想開了,孩子的事兒,該放手的時候,就儘早放手,自己活得好,孩子也舒暢,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
“我做什麼還不都是為了他們好,難道我是為我自己嗎?”
“您覺得是好心,但好心往往會辦壞事。年紀大了,思維必然會落伍,這個客觀事實咱必須得認。要不怎麼說不是一個時代成長起來的,必然會有代溝呢,代溝這東西是沒法子避免的。最好的相處模式,我覺得啊,就是孩子需要咱幫忙的時候,咱就屁顛屁顛地去幫把手,不需要咱的時候,咱就遠點躲,否則,隻會是操心不討好。”說著,老頭拿出一個桔子,他不直接扒皮,他用小刀在桔皮上劃了一道又一道,然後他把桔皮扒下來在手上攤開,桔皮居然變成了一匹奔跑的駿馬,活靈活現的。接著他又拿出另一個桔子,用小刀熟練地在上麵劃了幾下,等把桔皮扒下來時,居然是一隻展翅飛翔的小鳥,惟妙惟肖的。嘉俊媽吃驚地看著,為老頭驚人的藝術創造力而折服。她很難想象,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居然會有這麼一雙巧手,比小姑娘的手還靈活。老頭注意到了嘉俊媽眼神裡所呈現出來的驚訝與崇拜,這似乎給了他更強的創作動力,他飛快地把一張約十厘米寬、八十厘米長的粉色的紙卷成一個小紙筒,接著,又把另一張同樣寬度和長度的粉色的紙跟之前的粉紙卷在了一起,接著,把一張同樣寬度和長度的綠色的紙用同樣的方式,同樣的速度跟之前的紙卷在了一起,然後,他用剪刀在紙筒上按大致的黃金比例處橫著剪了一刀,讓紙筒分成長短兩部分,但並沒有讓紙筒斷開。他在較長的那部分順著紙筒剪開,變成了一疊紙,但下麵的紙筒依然把它們牢牢地連在一起。那疊紙裡上麵是粉色的,下麵是綠色的,他把兩部分紙用手指給分隔開來,在那疊粉紙上剪了一下,接著,又在那疊綠紙上斜著剪了兩刀。他把一根筆放到那疊粉紙上,將那疊粉紙用筆卷了一下,那疊紙變得彎曲起來。接著,他把那根筆拿出來放到一邊,把那個紙管抻長,那些紙張如同在一個細長的紙管上長出了整齊的葉子。他把紙管擰了幾下,那些整齊的紙片也隨著轉動變得紛亂起來。他用剪刀把最頂上的紙剪掉,用一個手指從上麵往下按,那些紛亂如葉子般的紙片便層層疊疊地摞在了一起,形成了一朵盛開的鮮花的樣子,上麵是粉色的花,下麵是綠色的葉子,粉綠搭配,樣子如同真花般漂亮。
他把這朵漂亮的紙花掛在車邊的竹竿上,邊掛邊說:“人生有這麼多樂趣,何必總把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呢?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吧!”
剪紙居然剪出了立體效果,嘉俊媽還是頭一次見到,不由得對老頭的巧手更加佩服起來。
一些路人也被老人的手藝所吸引,紛紛停下來駐足觀看,也時不時地會有人買幾個“福”字或者其他精美的剪紙畫,剛才剪的那個漂亮的紙花也很快就被人買走了。不多時,老人便掙了將近一百塊。
嘉俊媽心說:這個手藝可真不錯,我得好好學一學,等孫子去幼兒園了,我沒事的時候也剪一剪,說不準能換回點買菜錢。
於是,她守候在老頭的身旁,認真觀察著老頭的剪紙手法。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