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筠萱媽和筠萱爸回到家裡時,範筠萱和郭嘉俊大感意外,很是驚喜。
範筠萱吃驚地問:“不是說三個月後回來嗎?”
筠萱爸說:“本來應該是過一陣子才回來的,但歐洲那邊最近局勢比較動蕩,安全起見,就提前回來了。”
說話時,他的眼神已經被不遠處的怯生生的睿睿給吸引過去了,他一臉慈愛地走過去,蹲下身,伸手去抱,睿睿往後躲。
筠萱把兒子抱到父親麵前,對兒子說:“睿睿,這是姥爺啊,以前視頻聊天的時候,你不是見過姥爺了嗎?”說著,她把睿睿遞給父親。
筠萱爸把睿睿抱在懷裡,雖然之前通過視頻見過了,但親手抱還是第一次。他開心地看著睿睿,時不時地親一親睿睿的小臉蛋,“睿睿,叫姥爺,我是姥爺啊!”睿睿奶聲奶氣地叫了聲“姥爺。”一家人都開心地大笑起來。..
範筠萱要去飯店訂一桌酒席給父親接風洗塵,父親說:“吃飯不著急,先聊聊天。”
範筠萱說:“爸,咱們每周都視頻聊天,你在英國的情況都跟我嘮叨無數次了……”
父親打斷她說:“我在英國的事兒是沒什麼好聊的了,爸要跟你聊聊你的事兒。”
範筠萱說:“我的事?我這邊都挺好的啊!”
父親說:“你媽跟我說了,最近跟婆婆鬨彆扭了吧?不然睿睿也不會在這裡。”
範筠萱說:“哎呦,這算什麼事兒,我自己能處理。”
郭嘉俊說:“筠萱,這事兒沒那麼好處理,我這個夾心餅乾正愁不知道怎麼處理呢,還是讓爸給咱們出出主意吧!”
“噢,”嶽父說,“嘉俊,你說說吧,怎麼就把你為難成這樣了?”
郭嘉俊如實地跟嶽父說了現在麵臨的情況,向嶽父征詢意見,睿睿到底應不應該被送回到奶奶身邊?
範筠萱列舉了婆婆在孩子教育方麵的種種不妥當之處,並對婆婆霸占本應屬於自己的跟孩子相處的時間很是不滿,她說:“睿睿是我的兒子,怎麼教育他是我的權利,她在剝奪我這個權利。爸,您是社會學者,您最重視社會的基本道德準則,她在我的主權範圍內指手畫腳,這是不是在破壞婆媳間的基本道德準則?”
父親說:“主權範圍?基本道德?如果要上升到這個高度的話,筠萱,你不要忘了,對老人多一些寬容,多一些體諒,這也是社會所提倡的基本道德,你又做得怎麼樣呢?”
筠萱說:“這不是寬容和體諒的問題,在教育孩子問題上,我和她的矛盾很難解決。寬容和體諒不能建立在犧牲孩子未來的基礎上。”
父親說:“這個問題是可以協調的。”
筠萱略顯無奈地說:“是我無能,沒有本事協調好這件事。”
父親說:“不是你沒本事,是你沒有儘力去考慮怎麼協調。在如何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大多數家庭都會有分歧,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把這個問題上升到侵犯主權的高度,那是在人為地放大矛盾。”
筠萱問:“那我該怎麼做?”
父親說:“你應該善意地去理解她的行為。做奶奶的關愛自己的孫輩,無論她的某些做法你認不認同,她的出發點都是好的。如果覺得她的某些做法不合適,非要讓她做出改變,首先要做的是多肯定,多讚揚,而不是急於否定。如果一開始就把婆婆放在自己的對立麵,怎麼能相處好呢?兩代人之間,生活經曆不同,價值觀和認知水平必然會存在差異,對孩子教育方式的理解有所不同這也是非常正常的。如果非要讓婆婆認可你的教育理念,不認可就強製把孩子和奶奶分開,這種做法實在是不可取。”
筠萱說:“我也知道這麼做不大好,可我真想不出更合適的辦法了。”
父親說:“要先加強跟婆婆的情感溝通,感情通則道理通。要告訴婆婆你將如何去做,要實現什麼樣的目標,當她看到你態度是認真的,目標是明確的,尤其是當她看到用你的方式產生了明顯的效果,她怎麼會不認可你呢?”
筠萱媽讚同老伴的說法,她說:“跟婆婆相處,要學會用事實說話,切不可操之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