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毅不斷喃喃自語著。
《胸主動脈覆膜支架腔內隔絕術》和《升主動脈手術學》、《主動脈弓手術學》在鄭毅的腦海中不斷翻閱。
一個個思路逐漸出現在了鄭毅的腦海裡。
老爺子手術最大的風險是因為深低溫停循環。
深低溫停循環的原因。是因為在開胸手術中,往降主動脈放支架的時候,全身的循環必須停止。
要不然切開降主動脈的瞬間,會嗷嗷地噴血。
那個場麵就跟一個紅色的大噴泉一樣。
“如果不放支架呢……”鄭毅繼續喃喃自語:
“不對,不行。”鄭毅又自己搖了搖頭:
“支架是必須得放的,要不這位老爺子的真腔沒辦法撐開。”
“不過……”
鄭毅眼睛微微一亮:
“誰說支架一定要開胸才能放進去的?”
鄭毅猛地一拍腦門。
對啊,還有介入的辦法啊。
如果把降主動脈的支架,用介入的方式進行放置,不就可以避免深低溫停循環了嗎?
“不對……”剛想到這裡,鄭毅自己又搖了搖頭。
降主動脈通過介入方式進行支架放置,並不像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
換句話說,如果真的這麼簡單,早就有彆人這麼做過了。
那麼象鼻手術的意義又何在。
“難點在哪裡呢?”鄭毅冥思苦想。
沒過多久,一道光芒劃過了鄭毅的腦海。
“對了,是錨定區的問題。”鄭毅覺得自己已經知道了答案。
支架放到血管裡後,是需要固定的。
而支架壓縮之後,在釋放的時候就像彈簧一樣張開。
所以,支架是靠張力來和血管緊密貼合,來固定位置的。
其中最主要的固定的點,也就是俗稱的錨定區。
因為支架的中段是要覆蓋在病變部分的。
而病變的主動脈是不能作為錨定區的。
所以,對於大多數支架來說,錨定區都是在支架的兩端。
也就是俗稱的近端錨定區和遠端錨定區。
隨著各種介入器械和技術理念的飛速發展,現在遠端錨定區已經很少提及了。
隨著支架被做成了“錐形”,支架的近端相對比較粗大。
遠端相對比較細小。
所以主動脈支架最主要的錨定區,就變成了近端錨定區。
對於胸主動脈支架。
近端錨定區的概念,是指主動脈夾層原發破口、潰瘍及假性動脈瘤破口距左鎖骨下動脈開口的距離。
如果想要將支架固定妥當,即便是最新型的支架,對於錨定區的範圍也是有要求的。
這個要求就是,至少要15毫米。
也就是1.5公分。
作為錨定區的這一段主動脈,是不能有病變的。
這樣主動脈支架才能夠卡住位置,不會輕易跑偏。
可是。
這位老爺子的主動脈整個都是夾層。
如果進行介入放支架,這已經不是錨定區不夠的問題了。
而是壓根就沒有錨定區。
這時候應該怎麼辦?
鄭毅一會兒點點頭,一會兒又搖搖頭。
這個想法已經被自己否定,但是這卻又給自己提供了一個方向。
但是如何從這個方向真正的開出一條通往羅馬的大道來,還需要一些時間。
“喂喂喂,你怎麼了。”看見鄭毅在這怔怔地自言自語,好像是魔怔了一樣,劉宏趕緊伸出手在鄭毅的眼前晃了晃:
“小鄭,你沒事吧。”
“劉哥,沒事。”鄭毅回過神來,搖了搖頭。
“在愁一會兒這位患者的事?”劉宏一眼就看穿了鄭毅的想法。
“嗯。”鄭毅點了點頭:“有點發愁該怎麼辦。”
“哎呀,彆上火啊。”劉宏拍了拍鄭毅的肩膀:
“你聽沒聽說過一句話啊?”
“什麼話?”鄭毅抬頭:“車到山前必有路嗎?”
“當然不是。”劉宏做出了一副老生常談的表情,一臉深沉地說道:
“原本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所以,鄭毅啊,你……”
劉宏正說著話呢。
突然,他就看到,鄭毅的眼睛裡閃過了一道光。
在劉宏驚訝的眼神裡,鄭毅猛地坐直了身子,一把抓住了劉宏的衣服:
“謝謝劉哥。”
鄭毅的眼睛裡有一些激動:“我好像有些想法了。”
看了看自己抓著劉宏衣服的手,鄭毅也意識到自己過於激動了,訕訕地對劉宏說了聲抱歉,立刻坐回了自己的辦公桌上。
這一次,鄭毅沒有再說話,而是拿出了一張紙開始在寫寫畫畫。
很快,一個手工繪製的主動脈示意圖已經躍然於紙上。
看著這個主動脈的示意圖,鄭毅又拿起了筆開始在上麵一層又一層地畫著。
看到鄭毅沉浸在了自己的思路裡,一時半會兒估計沒工夫打理自己,劉宏略微無奈攤了下手,自己輕手輕腳地從鄭毅的診室走了出去。
臨出去的時候,劉宏又往診室裡瞅了一眼。
瞧見鄭毅還在聚精會神地思考,劉宏貼心地伸手幫鄭毅關上了診室的門。
“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對啊,我剛剛怎麼沒有想到呢?”鄭毅不停念叨著劉宏剛剛說的話,隻覺得一條有一條的線索仿若奔跑的電影膠片一樣,在腦子裡不斷閃過。
老爺子的整個主動脈全都是夾層,主動脈弓也不例外。
現在老爺子不能用介入方式放支架的原因,就在於沒有錨定區。
因為這位老爺子需要開胸至少做升主動脈置換。
那麼可不可以在開胸的同時,用一些特殊的方式,將錨定區重建出來。
也就是俗稱的錨定區拓展。
傳統的錨定區拓展包括把三根頭臂血管位置進行移動,讓出一定的空間來提供錨定區。
“不行。”鄭毅搖了搖頭,先否決了這個想法。
即便移動了頭臂血管,老爺子主動脈的夾層還是存在,也依然沒有錨定區。
這並不是頭臂血管位置的問題。
“等一下。”鄭毅又想到了一件事情。
象鼻手術的患者,也是存在主動脈弓夾層的。
那麼象鼻手術的支架又是怎麼固定的?
“那個支架,是通過縫在人工血管遠端進行固定的。”鄭毅繼續自語。
“再等一下。”鄭毅好像突然明白,突破口到底在哪裡了。
“對啊。”鄭毅一拍腦門:“可以用人工血管當做錨定區啊!”
鄭毅飛快地提起筆,再次在紙上畫了起來。
一個手術方式在鄭毅的腦海裡不斷地構思、預演。
逐漸形成了一個手術方案的輪廓。
首先,是人工血管的選擇。
可以選擇四分支人工血管。
四分支血管,就是之前象鼻手術用的人工血管。
這個血管上有三個小分支,可以用來做頭臂血管吻合。
至於第四個分支,指的就是人工血管的主乾。
如果單純做升主動脈置換,隻需要把三個小分支連接的那一部分給剪掉,變成一個直筒狀的血管就行了。
這樣無論自己做什麼操作,都可以遊刃有餘。
然後是手術步驟。
先開胸,建立體外循環,這都不用說的了。
開胸之後,找到主動脈弓的位置。再順著主動脈弓,找到其上的三根頭臂血管:無名動脈、左頸總動脈、左鎖骨下動脈。
確認這三根血管無誤,將這三根頭臂血管周圍的軟組織都儘可能遊離出來,讓它們能夠顯示清晰,方便進一步操作。
然後探查患者的升主動脈,根據患者的升主動脈情況,用四分支人工血管進行升主動脈置換。
並且根據患者主動脈瓣的情況,決定是不是同時處理主動脈瓣。
到這裡就是普通的升主動脈置換手術,再加上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的步驟。
這一段步驟自己是無法更改的。
接下來。
鄭毅的腦海中不斷回想著手術的過程和方式,手上的筆也壓根就沒有停下來過。
如果按照孫氏手術的步驟,那這時候就到了進入到深低溫停循環放支架的步驟了。
放完支架之後,再降人工血管遠端和支架近端進行縫合。
縫合之後,將人工血管上對應頭臂血管的三個分支,和頭臂血管連接。
這樣就完成了孫氏手術。
那麼,如果要把人工血管當做錨定區的話。
直接將人工血管遠端吻合在降主動脈起始部,然後將人工血管的三個分支和頭臂血管進行連接後,再進行介入放置架呢?
可不可行?
思忖再三,鄭毅還是搖了搖頭。
這樣不行。
因為隻要涉及到吻合降主動脈,進行降主動脈切開的操作,就需要深低溫停循環。
自己要介入放支架的原因,就是因為82歲的老人耐受不了停循環的打擊。
況且,自己這麼做了的話,這手術做的和做一個普通的孫氏手術有什麼區彆?
“主動脈弓是動不得的。”鄭毅看著紙上的圖片,喃喃自語:
“既然主動脈弓不能動……”
“那麼如果換一個思路呢。”
那麼頭臂血管能不能動?
如果在升主動脈根部縫合完畢後,把四分支人工血管遠端吻合口位於無名動脈開口附近位置,做一個升主動脈置換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