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劉宏卻給出了否定的意見:
“我個人建議,最好不要。”
“可是。”段海清還是想了一想:“我曾經在文獻裡見到過。”
“段主任。”劉宏正色說道:
“雖然這兩個方式確實可能有用。”
“但是您彆忘了,這兩個方式本身這是一種有副損傷的治療方式。”
“文獻裡報道的這一類治療方式,多是用於單純的介入下覆膜支架植入後發生的截癱。”
“純介入手術本身損傷比較小,所以患者才能接受這種治療方式。”
劉宏的語氣也是一頓:
“您可彆忘了,這位患者剛剛可是做了開胸手術。”
“而且還剛經曆了體外循環的打擊。”
“這種治療方式,適用嗎?”
其實還有一些想法劉宏沒說。
低溫治療的原理是,通過降溫低溫治療,讓身體處於一種類似冬眠的狀態。
由此來減少神經細胞的氧需要量、降低新陳代謝、增加脊髓對缺血的耐受程度。
並且還可阻止天冬氨酸和穀氨酸等毒性氨基酸的釋放,並能維持氨基酸在細胞外處於一個較低濃度,間接起到保護脊髓的作用。
並且低溫治療對於脊髓功能的恢複有著積極地作用。
但是雖然聽上去這個治療方式很美好,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卻有很大的問題。
首先,低溫治療包括全身低溫治療和局部低溫治療。
全身性的低溫治療因其操作難度較大,並發症多等因素並未全麵推廣。
不僅僅如此,低溫治療的溫度把控對於治療效果有著很大的影響。
一些神經保護機製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效益增加,有的機製不受影響。
但是,隨著體溫過度降低,反而會出現相反效果,加劇損傷。
這也使得低溫治療存在著不確定性。
至於高壓氧治療,也是同樣如此。
劉宏從事重症醫學行業這麼多年,自然有自己的習慣。
他的習慣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不要用療效不確定但是過於激進的治療。
因為這些治療很多時候可能弊大於利。
劉宏的話讓段海清陷入了沉思,半晌之後,段海清先點了點頭,表示認可了劉宏的想法。
不過,段海清又提出來了另一個問題:
“劉大夫,脊髓相關的東西,和我們心胸外科的距離相對比較遠。”
“你覺得,這位患者,是不是可以進行肋間動脈,也就是脊髓供血血管的重建呢?”
“這個技術並不成熟。”一直沒說話的鄭毅開了口:
“再說了段主任,您問重症大夫這種外科問題,你不是在為難人家嘛。”
肋間動脈重建,理論上的確可以有效減少術中脊髓缺血發生。
但是在傳統手術中雖然可進行肋間動脈重建,但是由於肋間動脈數量繁多,術中難以對所有肋間動脈進行重建。
並且這麼做會增加手術時間、手術風險。
而且,部分脊髓供血血管的位置比較難找,很難達到重建的效果。
也因此,這項技術一直存在著爭議。
這也是鄭毅沒有選擇這個技術的原因。
段海清品了一品,也算是明白了鄭毅話裡的道理,頗為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
三人繼續坐在了角落裡,安心地等待著老爺子醒來。
這位老爺子能夠醒來,幾乎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現在最主要的是,老爺子的腳能不能動彈。
換句話說,截癱到底能不能改善。
三人坐在病床的不遠處,靜靜的等著老爺子的醒來。
過了不知道多久,鄭毅看到老爺子的眼皮,突然微微動了一下。
老爺子終於要醒了。
“大爺,大爺。”劉宏也注意到了這一點,將丙泊酚暫停之後,過了一會兒,在床頭拍著老爺子的雙肩。
千呼萬喚之中,老爺子略微有些艱難地睜開了眼睛。
眼睛裡雖然還帶著有些如夢初醒的迷茫,但是老爺子確實醒了。
三人的心也在不知不覺之間提到了嗓子眼裡。
“老爺子,手術做完了,挺好的。”劉宏看著老爺子:
“老爺子,你要是能聽懂我的話,就眨眨眼睛。”
在眾人的眼睛裡,老爺子的眼睛用力地眨了兩下。
“來,老爺子。”劉宏繼續看著老爺子,伸出手握住了老爺子的左手:“左手動動我看看。”
劉宏能夠感覺到,老爺子手指的力量,通過自己的手,傳達到了自己的腦神經中。
“很好。”劉宏把手鬆開後,又握住了老爺子的右手:
“老爺子,右手動一動我看看。”
感受著手裡的力量,劉宏點了點頭:“患者的上肢力量,瞳孔和意識都沒有問題。”
“目前看來也沒有腦梗之類的並發症發生。”
說著,劉宏把目光投向了老爺子的下肢:
“老爺子,來,腳動一動我看看!”
重點來了。
在所有人的目光都彙聚在了老爺子的雙腳上。
在萬眾期待的眼神之中。
老爺子的腳指頭,好像微微地動了一動。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