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前的這位男人。
就是因為擔心自己會得冠心病,所以長期自行服用阿司匹林預。
結果可倒好。
冠心病有沒有預防成功沒人知道。
但是消化道出血可是真的被預防出來了。
這些情況,在這些年其實已經是屢見不鮮。
甚至為此,在全世界都著名的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都有學者發表過此類的大型研究和觀點。
在何傑的記憶中,在最新兩項著名的臨床研究報告都顯示。
對於尚未出現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阿司匹林的預防作用並不足以抵消其帶來的副作用。
兩項研究中,其中一項是專門針對的糖尿病患者的研究。
眾所周知,糖尿病的患者血管老化會加快,所以他們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群體。
但是這項進行了7年的研究,卻發現。
在這段時間裡,阿司匹林僅將這類人群的嚴重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了12。
乍看這個數據還湊合。
但是。
它卻將發生大出血概率提高了29。
這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不僅如此。
這個研究同時還證明了,魚油補充劑在預防心血管疾病方麵幾乎沒有什麼作用。
在這個研究中,順便發現。
和服用安慰劑的對照組相比,服用魚油的患者,在心臟病發病方麵並沒有明顯地降低。
這項研究,被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全世界數一數二的臨床醫學學術期刊。
同樣,另一項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的結果。
另一項研究,是哈佛大學主持的研究。
這個研究,足足覆蓋了12546名誌願者。
在長達12年的隨訪中,相比服用安慰劑的對照組,服用阿司匹林隻讓心肌梗死、中風、心血管原因死亡等嚴重不良事件的發生幾率下降了4。
這是一個很難看的數字。
同樣,該研究結果發表在醫學雜誌《柳葉刀》上。
也是大明明的醫學的頂級期刊。
再想想這位患者,何傑也覺得他真的是命大。
多虧了這位患者對自己總是疑神疑鬼地覺得自己得了冠心病,所以他才及時地來到了醫院。
也撿回了一條命。
一番忙碌中,藥物順著患者的胃管和靜脈緩緩進入。
消化內科的住院總也被何傑拖了過來,進行指導治療。
在眾人的一番操作之下,男子的生命體征逐漸地穩定了下來。
患者病情剛剛穩定了一些,何傑就看到一位和男子年齡相仿的女人衝進了搶救留觀室。
“我老公在哪?!”女人的語氣很焦急。
雙目在搶救留觀室裡轉了一大圈,女人的視線很快就定格在了平車上的男人身上。
“老公!”女人飛撲到了床上,雙手用力拍打著男人的肩膀:
“你沒事吧,你沒事吧!”
男人費力地睜開眼,看著女人的麵容,臉上勉強擠出了一絲笑容:
“老婆。你怎麼來了啊。”
“我沒事……”
剛說了一句話,男人就感覺胃裡一陣翻江倒海。
一陣乾嘔,男人什麼都沒有嘔吐出來,但是胃腸減壓的瓶子裡卻瞬間多出了半瓶暗紅色的液體。
那是出血。
“家屬,你過來一下。”何傑對著患者的老婆招了下手,麵容嚴肅。
將患者老婆帶到了診室,何傑和消化內科住院總一字一句地將患者的情況再次對著患者愛人交代了一遍。
“我知道這麼說起來可能有點艱難。”消化內科住院總在最後補充道:
“現在患者的情況,我們建議做急診胃鏡。”
“但是患者的情況你也看到了,現在患者的狀態不是特彆的好。”
“這種急診檢查有一定的風險,不知道你能不能接受。”
“能,我們能!”剛剛半瓶子的鮮血曆曆在目,患者愛人此刻的臉上已經寫滿了慌張。
簽署好了文件,消化內科住院總帶著患者就直奔消化內鏡室而去。
接下來就是焦急的等待。
等待的過程是煎熬的。
患者的愛人隻覺得每一秒,心中都有無數的螞蟻在爬一樣,讓自己渾身難受。
可是她卻不得不等。
何傑也是一樣。
一個多小時過後,就看見消化內科住院總戴著口罩從消化內鏡室裡走了出來。
“巨大胃潰瘍伴出血。”消化內科住院總開門見山:
“不過很幸運,血止住了。”
“但是患者失血量比較大,估計還得去icu穩當幾天。”
說到最後,消化內科住院總拍了拍患者愛人的肩膀:
“看好你的老公。”
“有些藥可彆亂吃了。”
醫生的話,讓患者愛人緊繃的神經一下子鬆了下來。
蹲坐在地上,患者愛人小聲地抽噎了起來。
安撫好了患者愛人,何傑立馬又趕回了胸痛中心。
在鄭毅病倒的時候,自己一定要頂住。
剛回到胸痛中心,何傑屁股還沒有坐熱乎,就再次被護士叫走了。
“何大夫。”這次在搶救留觀室裡的,是那位不配擁有姓名的內科大夫。
內科大夫指了指床上的患者。
有著很多年的工作經驗,內科大夫介紹起病情來簡單扼要,沒有半點水分;
“男性,53歲,高血壓病史。”
“急性左心衰竭入院。”
“超聲和查體提示二尖瓣後葉脫垂,腱索斷裂。”
“伴有嚴重二尖瓣關閉不全。”
“考慮高血壓所致心臟負荷過大,二尖瓣腱索斷裂後,二尖瓣脫垂合並返流導致急性左心衰竭。”
“現在經過藥物治療後,左心衰控製不住。”
“怎麼辦?”
何傑自然明白內科大夫話裡的意思。
他這話裡的意思就是。
患者需不需要做急診外科手術。
按照道理來說,急性二尖瓣關閉不全。
藥物治療無效,合並急性左心衰。
是心臟瓣膜疾病的急診手術指征。
但是急診心臟手術往往意味著手術風險高,並發症出現幾率高等諸多問題。
當然,還有更嚴重的一個問題。
如果給這位患者做急診手術的話,誰來做?
平時如果鄭毅在的話,何傑自然不會思考這個問題。
小切口的二尖瓣手術,鄭毅做的也稱得上是爐火純青了。
但是現在,鄭毅病倒了。
不知道為什麼,何傑的腦子裡突然想到了段海清。
雖然小切口二尖瓣手術,段海清也是剛學會不久。
但是正中開胸的二尖瓣手術,段海清畢竟也做了那麼多年了,手法還是妥妥的。
想到這裡,何傑連忙掏出手機,給閆宇打了個電話。
不過電話裡的信息卻讓何傑失望了。
閆宇告訴何傑,段海清那邊剛剛被傳染病醫院叫走去會診了,一時半會兒也回不來。
怎麼辦?
掛斷了電話,何傑不斷地問著自己。
監護儀上的數值在不斷報警。
各項數字都在提示著患者的狀態正在每況愈下。
何傑知道,隻有緊急手術才是這個患者最好的出路。
可是。
現在鄭毅病倒了,段海清也不在。
能做手術的就隻有自己了。
自己真的能行嗎?
何傑看著天花板,頭一次體會到了一種孤立無援的感覺。
“準備氣管插管,上呼吸機。”內科大夫看著患者的血氧皺著眉頭,扭頭看著何傑:
“何大夫,怎麼樣,有辦法沒?”
“呼……”何傑長長地歎了一口氣:“讓我想想。”
何傑頭一次感覺到如此的糾結。
隻是監護儀上的數字,卻在不停地告訴何傑。
他糾結的時間不多了。
走出搶救留觀區,何傑帶著思索的表情來到了鄭毅的病房。
猶豫了半晌,何傑還是推開病房門走了進來。
病床上的鄭毅看起來很是虛弱,不過看到何傑進來,估算著時間,鄭毅也意識到前麵可能發生事情了。
鄭毅強打著精神問道:
“怎麼了?前麵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