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模式是在吸氣相是正壓,呼氣相壓力為零,故此得名。
在工作的時候,呼吸機在吸氣相產生正壓,將氣體壓入肺內,壓力上升到一定的水平或吸入的容量達到一定的水平後,呼吸機停止供氣,呼氣閥打開,病人的胸廓和肺被動性萎陷,產生呼氣。
在實際應用上,這種模式主要用在各種以通氣功能為主的呼吸衰病人。
最常見的就是慢性阻塞的患者。
間歇性正、負壓通氣的簡稱叫做ipnpv。
這個模式的特點是吸氣相為正壓,呼氣相為負壓。
在工作的時候,呼吸機在吸氣相和呼氣相均可以起作用。
但是因為它在呼氣相負壓,所以可以造成肺泡萎陷,造成醫源性肺不張。現在很多呼吸機已經取消了這種模式。
再就是持續正壓氣道通氣,也就是cpap。
這種模式是指病人在有自主呼吸的條件下,整個呼吸周期內,均為人為的加以一定的氣道內正壓。
這種模式的工作原理是在吸氣相給予持續正壓氣流,呼氣相也給予一定的阻力,使吸氣相、呼氣相的氣道壓均高於大氣壓。
這種模式的優點在於吸氣時持續的正壓氣流大於吸氣氣流,使病人的吸氣省力,防止氣道及肺泡萎陷。可以用於脫機前的鍛煉。
而同樣,持續的氣道壓力也存在著對循環乾擾大,肺組織的氣壓傷大的缺點。
v和siv模式。v模式指的是沒有同步裝置,呼吸機供氣不需要病人的自主呼吸觸發,每次供氣在呼吸周期中出現的時間不恒定。v模式則是有同步裝置,呼吸機在每分鐘內按照事先設計的呼吸參數給病人指令性呼吸,病人可以有自主呼吸,不受呼吸機的影響。
這種模式的優點在於脫機中發揮自身調節呼吸的能力,較ippv想必,對循環和肺的影響小;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鎮靜藥的使用。
一般於患者預備撤掉呼吸機的時候才考慮使用。
當設定的呼吸機次數小於5次分時,患者仍舊保持較好的氧合狀態,就可以考慮脫機。
在使用的時候,一般加用壓力支持通氣,避免呼吸肌疲勞。v的工作原理,則是當自主呼吸超過預設分鐘通氣量時,呼吸機不指令通氣,隻提供一個持續正壓。而當自主呼吸沒有超過預設分鐘通氣量,呼吸機作指令通氣,增加分鐘通氣量,達到預設水平。
至於壓力支持通氣,也就是psv的定義是。
在有自主呼吸的前提條件下,每次吸氣多接受一定水平的壓力支持,增加病人的吸氣深度和吸入氣體量。
它的工作原理是吸氣壓力隨病人的吸氣動作開始,隨吸氣流速減少到一定程度或病人有努力呼氣而結束。
與ippv相比,psv的支持壓力恒定,受吸氣流速的反饋調節。v相比,psv其每次吸氣均可以得到壓力支持,但支持的水平可隨需要不同而可設定。而siv+psv常常用於脫機前的準備,可減少呼吸做功和氧耗量。並且可以鍛煉呼吸肌,做呼吸機脫機前的準備。
並且還可以用於各種原因所致呼吸肌無力,以及嚴重的連枷胸導致的反常呼吸。
不過psv一般不單獨使用,會產生通氣不足或過度通氣。
而容量支持通氣,也就是vsv,是每次呼吸均由病人的自主呼吸觸發,病人也可以不要任何支持進行呼吸,並能達到預計的呼吸容量水平,呼吸機將會允許病人進行真正的自主呼吸,同樣適用於脫機前的準備。
這時候,就要考慮到呼氣末正壓通氣,也就是醫生們常說的peep。
peep指的是在呼氣末,氣道壓力並不降未0,仍舊保持一定的正壓水平。
這種方式適用於肺內分流所致的低氧血症。
peep可以減少肺泡的萎陷,減少肺內分流,糾正了肺內分流所致的低氧血症。
並且它還可以有利於肺泡-毛細血管兩側氣體的充分交換。
它還可以使得肺泡壓升高,使肺泡-動脈氧分壓升高,有利於氧向毛細血管彌散,肺泡始終處於膨脹狀態,能增加肺泡的彌散麵積。
進而使得肺泡的充氣增加,能使肺的順應性增加,還可以減少呼吸作功。
但是它也有著一定的副作用,諸如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對肺組織的氣壓傷,以及壓迫肺毛細血管。使肺血流量減少,可能增加無效通氣。並且還可能減少肺泡表麵活性物質。
所以,對於peep數值的選擇,也十分中的重要。
說到了peep,就得提到雙相或雙水平正壓通氣了。
它的工作原理,其實就是設定了4個參數。
分彆是p1、p2、t1、t2。
p1相當於吸氣壓力,p2相當於呼吸壓力,t1相當於吸氣時間,t2相當於呼氣時間。
這種模式很有意思。
當p1=吸氣壓力,t1=吸氣時間,p2=0或peep,t2=呼氣時間,相當於ippv。
當p1=peep,t1=無窮大,p2=0,t2=o,相當於cpap。
當p1=吸氣壓力,t1=吸氣時間,p20或peep,t2=期望的控製呼吸周期,相當於siv。
除此之外,還有吸氣末屏氣。也就是在吸氣結束後與呼氣開始前,呼吸機不供氣,呼氣閥繼續關閉一段時間,以保持肺內壓力在一定的水平。以延長了吸氣時間,有利於氣體的分布、彌散。並且還有利於霧化吸入的藥物在肺內的分布和彌散。但是同樣,也會加重心臟的負擔。
此外,還有適用於二氧化碳滯留的病人的呼氣延長和呼氣末屏氣。長吸氣時間,有利於氣體的彌散和分布,有利於糾正缺氧。但是對循環乾擾大,對肺組織的氣壓傷大的反比通氣等。
在進行了呼吸機的模式選擇之後,就到了對於其他參數的設定。
多數的呼吸機,需要設定幾個參數。
分彆是呼吸頻率、潮氣量、吸呼比、吸氣流速、吸入氧濃度、觸發靈敏度的調節、吸氣暫停時間、peep的調節、報警參數的調節等。
這些參數看起來很複雜,但是設置的原則無非是有效、安全、舒適。
有效,指的就是維持基本通氣和氧合
安全,則是要避免諸如呼吸機相關性肺損傷、循環抑製等呼吸機相關並發症的發生。
舒適,就要提高人機協調性。
首先在呼吸機的呼吸頻率方麵,成人的呼吸頻率基本在每分鐘1220次。兒童的呼吸頻率略快,可以達到每分鐘2030次。
至於嬰兒,可以高達每分鐘3050次。
不過。
多數患者都是成人。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