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卷軸·郭巨將坑』
[品階]黃品。
[屬性]夜半月明,照臨下土。彼時持此卷,即可啟時空之門。
[描述]焉得為孝?
————————
待看清卷軸內容,王章、雄霸,都是眉頭一皺。
郭巨是個名人,東漢名人。
其早年喪父,父死後兄弟分家。家財二千萬,二弟各取千萬,獨留郭巨侍奉母親。
夫妻倆靠給人打短工維持生計、奉養老母,艱難度日。
不久後,妻子生一男孩。老人歡喜孫子,每得食,就愛分給孫子,自己就少吃些。
郭巨見了,就對妻子說:“貧乏不能供給,奪母食。子可再得,母不可再得,可共汝埋子。”
咱家太窮了,吃了上頓沒下頓的,以至於兒子在老母親口中奪食。兒子沒了可以再生,母親沒了就不會再有了,咱倆把孩子埋了吧!
於是,郭巨去荒郊野地挖坑,要埋掉兒子。
掘地三尺餘,見一石蓋。蓋下有一鍋黃金,還有一卷丹書。
丹書上有字——“孝子郭巨,黃金一釜,以用賜汝。”
由此,郭巨名振天下。
不提後世作何評價,眼前的王章、雄霸反正是搖頭不已。
王章問李漁:“對這郭巨舊事,賢侄作何感想?”
李漁知道郭巨,這可是後世《二十四孝》裡的大孝子,兩千年來充滿爭議與非議的人物。
明大儒方孝孺、成化年間的林俊、以及魯迅先生,都認為此舉非孝、有悖人倫天理。而且“郭巨埋兒事”缺乏常理,丹書不足為信。
李漁將以上三人的評語一一說出,最後道:“如果那郭巨真埋殺了幼子,回家後,郭母問起孫兒去向,他該如何回答?”
“不說實話,老母親追問不休。說了實話,那得給氣死。”
“而如果郭母因氣而卒,這郭巨是孝還是不孝?”
正說著話,王斌忽然自外歸來。風塵仆仆,儘是煙火色。
王章看看自家忤逆子,又看看麵帶微笑、侃侃而談的李漁,心裡就噌一股邪火冒出來。
“恨不為郭巨!”王章咬牙說了一句。
王斌一臉迷糊:“阿翁為何要改姓郭?”
“豎子!”王章一個茶盞砸過去:“早該埋殺了你這忤逆子!”
王斌熟練地偏頭一躲,家相抬手將茶盞接在手中。
一套動作,嫻熟如行雲流水。
王章更氣了。
王斌見勢不妙,拔腿就跑。
“將這忤逆子禁足家中,”王章怒氣衝衝,“不抄足八百遍《禮記》,不許他出門!”
“一個字都不得少!”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