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大堂內的人,再次不知道該信還是不該信時,卻聽外麵有人進來稟告道:“宣府巡撫的信使求見各位大人!”
但是,等他趕到薊鎮的時候,卻被告知薊遼總督已經趕去了山海關,不在總督府。莫日根沒辦法,便又趕往山海關那邊去了。
他們這些人,在原本曆史上,李自成大軍攻下京師之後,也曾麵臨這樣一場抉擇,那一次,是商議了五天,最終才有了結果。
他在原本曆史上,雖然最終投降了滿清,但是在吳三桂獻關之時該是沒有想法,並沒有去京師投靠滿清,而是先南下,不如意之後最終投降了滿清。
倒是宋獻策很快就想到了,立刻向李自成奏道:“殿下,這明軍絕非憑空冒出,而是明國皇帝親領之軍無疑!”
想到這個,吳三桂就震驚了。
大堂內的人,皆是沉默不語,並沒有人馬上回答。
保定那邊可是有磁侯劉芳亮的六萬人馬,怎麼一戰就沒了呢!
能被李自成封為侯爵,那可都是跟隨李自成的老人,並且還是能打的老人!什麼時候,朝廷還有這麼一支強軍,竟然突襲了劉芳亮!
於是,他當即就說道:“我立刻寫份信告知,揭穿流賊的謠言!”
聽到他這話,童逵行立刻回道:“回紇一樣是虎狼之兵,劫掠長安而回。如若清國之兵能助朝廷剿滅流賊,任他劫掠京師又如何?至少大明江山依舊是能保住的!”
曆史到了這裡,是而非是,開始變得不一樣了。
於是,立刻嚴刑拷打,審問那個流賊的使者,大概問出,流賊其實也就二十來萬人馬而已。雖然確實還是很多,但是也不是誇張的那種。
就算不說這個事情,就李自成火並其他人,壯大自己的隊伍,當他一帆風順的時候還沒什麼,但他遭遇重大挫折的時候,曆史已經證明,他的勢力便會分崩離析,山頭極多,遠不是其他勢力能是一條心的表現。
因為如果按照幾位文官這麼商議下去,最終的結果很可能便是降清了。
他們也都聽說了太祖皇帝顯靈的事情,並且傳得很真。但是,對他們來說,其實還是不信這種神鬼之說的。
從太原到北直隸,就是過固關是最近的。李自成早就想到了這個可能,因為在固關那邊是留下了重兵把守的。
到了這時,自然可以確認,皇帝已駕崩這事,就是流賊的謠言了。
朱敏泰一聽,當即冷笑道:“賊人這是說反了,陛下禦駕親征,攝於天威便從晉地逃入北直隸,不敢和陛下對抗,竟然還編造如此謊言,真是笑話!”
這麼一來,一旦向清國借兵,放開了山海關的話,吳三桂敢肯定,清兵必然會賴在關內,不可能幫你打敗流賊就會回去的。
這是非常必要的事情,吳甘來親自給朱敏泰磨墨,堂下的莫日根看到他們這麼緊張的樣子,便笑道:“諸位大人過慮了,陛下神勇蓋世,怎麼可能會被殺,想想就不可能!”
如何抉擇,是影響在場這些人後半輩子的,誰都不敢輕易下決心。
如今好了,流賊大軍圍攻京師,還言辭鑿鑿地說皇帝已經被他們打死了,馬上要換天了,讓他們做出抉擇,如果此時投降,便是從龍之臣,是為開國功臣;如果不降,就等著流賊攻下京師之後發兵討伐他們,那時候就沒有榮華富貴可言了。
一聽這話,馬永吉連忙追問道:“皇上無恙?”
此時,王永吉等人聽他說得這麼斬釘截鐵,他們也有點不知怎麼說了。
有唐朝的曆史可以參考,清兵也是多次入關劫掠,最終還是會出關。
很快,宣府巡撫的信使,也就是莫日根便來到了大堂上,看到這麼多人,便從懷裡掏出書信道:“我們中丞大人的書信,怕伱們被流賊騙了,特此寫信給你們。”
一旦這道聖旨傳遍天下之後,流賊會知道他有赦免他們的心思,抵抗就不會強烈;百姓會認清李自成這個梟雄,其實隻是玩弄人心而已,根子裡就是鐵血無情之人。
山海關的重要性,那是毋庸置疑的。一旦山海關那邊判斷出錯的話,很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後果。
牛金星一聽,忍不住問道:“太原都不要了?”
一聽這話,馬永吉有點意外,想到是晉地的人,便連忙吩咐道:“傳!”
得到這個結論,他立刻想起崇禎皇帝在信中嚴厲告誡他的事情,那就是絕不能降清。
然而,就在這時,卻見一個武將站了出來,大聲說道:“末將以為不可!”
一聽這話,眾人皆是麵麵相覷。
居庸關這邊,宣府巡撫朱敏泰親領援軍趕到,正在和戶科給事中吳甘來商議救援京師的事情,就見新歸化民莫日根回來了,帶著一些詫異,向他們稟告道:“大人,那些賊人在傳,說皇帝已在晉地被他們殺了!”
原本崇禎皇帝想要的思想改造,在這個事情傳開之後,基本上就等於是做到了。
不過吳甘來聽了之後,卻是一驚說道:“不好,賊人這謠言怕是威力甚大!”
不止是李自成,當他召開軍議,把消息一說時,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這流賊到底是怎麼回事?雷聲那麼大,雨點那麼小,至於麼?
這樣的英雄好漢會被流賊所殺,打死他都不信。更不用說,他也是知道,皇帝壓根沒事。
莫日根看看坐在主位上的官,帶著一點嘲諷回答道:“大明皇帝武勇蓋世,還有皇帝身邊的一個大紅緋袍的官,也是厲害得很,他們怎麼可能會有事?”
皇帝沒說他降賊,卻如此嚴厲地警告他不要降清,他隱約感覺,該不會是今日之事的應驗吧?
王永吉見所有人都不說話,頓時就急了,便道:“如若諸位都不願開口,不然就效仿廷推,各人皆寫上自己所選,得票最高是為我等未來,如何?”
剛才聽這些文官說話,他原本還隻是聽著,但是等聽到童逵行說要借清兵。
朱敏泰表情嚴肅地看向莫日根,吩咐道:“你立刻趕往薊鎮的薊遼總督府,把信送到,然後再趕往山海關,把另外一封書信送到遼東巡撫手中。要快,一定要快!”
王永吉和黎玉田商量之後,便決定勤王。吳三桂也想要表現下,便去準備兵馬了。
吳三桂聽了,語氣有點堅定地說道:“末將不信陛下已駕崩,諸位大人彆忘了,陛下身後,可有太祖皇帝顯靈,那李賊能奈何得陛下?”
此時,聽到他的話,監紀同知,是為五品官的童逵行出列,斷然說道:“下官以為,我等皆為大明朝之臣,如何能降賊?賊軍殘暴,乃是眾所皆知之事!”
想著這些,吳三桂的壓力就大了,太祖皇帝顯靈,那可是太祖皇帝啊!
但是,吳三桂不一樣,他收到崇禎皇帝的密旨,那裡麵可是說了彆人絕對不可能知道的事情,如果沒有神鬼之助,他才是不信的。
大堂內的文官武將,聽到他這話,一個個都覺得他說得誇張。不過是誇皇帝的話,誰不想誇?
真是難怪了,太原那邊派快馬來要糧,這是對上了。
但是,他實在想不明白,明國皇帝為什麼不要太原?
宋獻策沒回答他這個問題,因為回答對或者錯都沒意義。就聽他對李自成說道:“微臣可以確定,明國皇帝必然是在保定。以微臣之見,我軍當回師保定,擊敗這支明軍,不管是抓住還是殺了明國皇帝,都將比眼下繼續攻打京師更重要。”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之後,提高了聲音又強調道:“且我們糧草和家小皆在真定,也要防著明國皇帝南下去攻打真定!”
上次被那明國皇帝攻了一次囤積糧草的代州,嚇了李自成一跳,這次竟然又給了明國皇帝一個機會,被他溜在大軍後方,不管怎麼樣,李自成是不放心的,便當即決斷,揮師南下,尋明國皇帝決戰!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