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刀下留人_上吊之前,崇禎掀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62章 刀下留人(1 / 2)

第162章刀下留人

不過這種事情,要是換了以前,在朝堂上提出這個換人的事情,絕對是有一堆文官會站出來噴。站在道德的高地上,指責這是和建虜媾和,有辱朝廷威望啥啥的。

但是,此時的崇禎皇帝,才不在意有沒有文官會反對。想要拿他來刷聲望的,他不介意教他們“後悔“兩個字怎麼寫!

不過他估計,在他掀了桌子,破壞了他們原本熟悉的那套規矩,亮了屠刀之後,應該沒什麼文官敢來糊弄他了。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皇帝做出了這個決定,真的是非常不容易的。

孔有德和耿仲明見皇帝態度堅決,不由得非常感動,也不顧甲胄在身,先後雙膝跪地,向崇禎皇帝磕頭,同時激動地說道:“末將替三千將士叩謝陛下隆恩!”

聽到這話,崇禎皇帝反而愣了下。

說真的,他一開始想的,其實孔有德和耿仲明的家小,卻全然忘記了他們的手下,一起歸順朝廷的那三千將士,絕大部分應該也是在遼東有家小的!

為什麼自己會忽視了這三千將士的家小呢?他們的處境,是和孔有德以及耿仲明一樣的啊!他們也有家人,因為他們歸順朝廷,他們的家小肯定會被建虜報複!

想著這個,崇禎皇帝不由得在心中檢討自己了。

君為輕,民為重,更不用說,自己在後世,其實就是屬於民這個群體中的。後世的教育,也都是強調民這個群體。

想到這,他暗暗地警醒自己,提醒自己,以後的國策上,一定要多考慮普通百姓,唯有如此,才對得起自己穿越的這一次機會!

隨後,崇禎皇帝便開始論功行賞。

昌平之戰,基本沒大打,崇禎皇帝帶頭衝鋒就結束了戰事;隨後的追擊戰中,是新歸順的降軍出了大力,傷亡也最重。另外,能讓這次戰事如此順利,還得益於偏師出征遼東。而在這個過程中,又以孔有德、耿仲明利用信息差背刺建虜,才得以打敗錦州建虜,奪取海州。

在塔台下,綁著上萬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此時,就聽多鐸又在問多爾袞道:“外麵跪著的那些漢狗,還留著乾什麼,一並抓了便是!”

他迅速看完之後,不得不把奏章和明國的信都傳給代善看。麵對亂成一團的現場,他也沒法當機立斷,做出決斷,最終,所有親王貝勒都立刻回宮,商議這個事情。

就聽多鐸向多爾袞說道:“那些漢狗都已經抓起來了,一個都沒漏,大概萬人左右!”

大清國的所有親王貝勒,基本上也都在。小皇帝還不懂事,雖然有太後在背後指點,可畢竟是太小了,更主要的還是多爾袞在主事。

要做到這事,也是很容易的,多爾袞自己肯定不會認罪,那就追究叛變的孔有德和耿仲明等人的罪責了。反正事實上也是,如果不是孔有德和耿仲明的背叛,關內的局勢說不定就是另外一種了。

這一路上,被押送的這萬餘人是強自按捺著心中喜悅。他們從斷頭台上被帶走,就知道那“刀下留人”可能是成真的了。

這些人該是被大清認定不是很可靠的漢人,所以要他們來行刑以表忠心吧!

雖然他沒想過當了攝政王之後要當真正的皇帝,可這女人這麼早就收買人心為她兒子的將來鋪路,他實在是心中不舒服!

此時的他,已經明白,不管他出什麼難題,布木布泰是鐵了心要結一個善緣,真是可恨自己把這好處送到了她手裡。

而對祖大壽這樣的人,同樣是非常震驚,朝廷竟然要用俘虜來換他們這些人?這簡直是聞所未聞,怎麼可能呢?

對於朝廷,竟然會在意他們這些人,不用俘虜去炫耀赫赫武功,反而是來換他們?

就見那快馬到了塔台前,立刻翻身下馬跪地,同時從懷中取出一個盒子,雙手呈上,同時大聲喊道:“留守三屯營的大清勇士還有兩百多活下來的,明國願意用他們交換這些人!”

對於漢人到底該怎麼處置,代善也是傾向於比較謹慎,而不是類似多鐸這種對漢人喊打喊殺的。此時聽到多爾袞問他的意見,他便點點頭道:“你是攝政王,你說了算!”

孔有德和耿仲明等人的投降,他們的家小自然要抓。作為和吳三桂關係密切的這些漢人,也有很多人要求抓了血祭。聽到風聲的這些人,就趕緊來請罪,一直跪在外麵。

多爾袞考慮了一會,忽然問多鐸道:“祖大壽人呢?”

後院大堂內,一名仆人匆匆入內稟告道:“老爺,少爺他們回來了!”

祖可法也是跟著恨聲說道:“都是該死的吳三桂害的,這事隻能怪他!”

那少女在嗚嗚嗚地哭,而少年的嗓子已經沙啞,但還在喊著忠於大清,和他爹勢不兩立的話。

多爾袞想到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安撫那些戰死將士的家屬,特彆是滿洲族人的那些。這是大清的根本,不讓他們釋放下心中的悲憤,後麵的事情就有些難辦。

真要把漢人都殺了,那遼東就絕難繁華起來,大清的國力也就不可能強大起來。

孔四貞也是抬頭盯著那快馬,非常震驚地低聲說道:“是神仙,是神仙來了麼?”

不就是死人沒有活人重要,把活人救回來,那些人就會對這個皇帝死心塌地效忠麼?

代善和多鐸等人,在大殿內的,幾乎有一半人是因為尼堪駐守三屯營,才讓他們逃過了明軍的阻擊,得以逃回遼東。此時,代善等人,自然不會反對,就由著多爾袞把留守三屯營的那些人,都越級追封。

多爾袞用手指著他們,大聲喝道:“今日先以背叛者的家小,血祭大清的亡魂。等到他日,孤必親領大軍把他們抓回來,再祭奠大清的忠魂……”

“不!”多爾袞聽了,便立刻對他說道,“祖大壽和吳三桂是舅甥關係,且祖大壽第二次降了我大清之後一直稱病不肯效力,其心可誅。就讓外麵的那些人去拿了祖大壽,由他們親自動手血祭祖大壽。如此,既能對得起那些戰死的族人,也能讓這些人明白,唯有他們這樣真心為大清效力的,才能免死,像祖大壽這種,大清必殺!”

如果沒有吳三桂領關寧軍入侵遼東之事,那肯定沒這些人什麼事。但是,隨著吳三桂領關寧軍攻打遼東,殺了好多大清軍民,又把海州和周邊的糧田全都破壞,這就引發了大清上下的憤怒。

大堂內的躺椅上,躺著一個頭發胡子都已經半白的老人,聽到聲音,便睜開眼睛,同時坐了起來。

原本的話,多爾袞靠著自己的實力和多鐸等人的支持,和代善等人妥協後處理完善了內部的關係。但是,這次入關的損失巨大,已經讓很多人對他不滿,權力的更替很容易再次發生,影響大清的穩定。

孔有德和耿仲明自然是認得這些俘虜的,立刻記下這些俘虜在建虜中的官職和姓名等,然後寫了信,由薊遼總督黎玉田過目之後,立刻送往遼東,實施換人的事情。

很自然的,崇政殿內又吵成了一團,各種想法的都有。

祖大壽見了,便開口說道:“你們是孔有德的子女?省點力氣吧,砍頭是一定的。除非……”

這話一說出口,所有聽到的人都震驚了。當然,這個震驚也是有所不同的。

總之,吵到最後,崇政殿內各抒己見的人,誰也沒法說服誰;而黃馬褂又來稟告,說皇宮外麵請願的人很多,彼此意見不同,都已經在皇宮外打起來了。

他自己很明白,他是不可能再見到當今皇帝了。

祖大壽聽了,緩緩地站了起來,然後一個個地看過去,忽然說道:“你們還看不出來麼,大清這麼多年來的氣運,已經到頭了。以前的時候,大清何曾有過如此大敗?”

府縣的文官,都從京師抽調。衙門底層的人手,則安排這次戰事中受傷不能再上陣廝殺的將士充任。

換誰不換誰的,有的是扯皮的時候,也可能會讓明國厭煩,最終這個換人的事情,就很可能不了了之。

可是,要說不處罰的話,那些被關寧軍禍害的滿洲族人就不答應。吳三桂領軍逃回去了,那就要這些原本是關寧軍的人付出代價。並且他們都表示,漢人就沒有可靠的,統統殺了都不為過。這種說法,也有非常多人的擁護。

祖大壽聽到這話,看到自己兒子和其他一些劊子手已經走上台來,他便閉上了眼睛,然後才道:“除非神仙下凡來救我們!”

殘暴的明軍?

嗬嗬,祖大壽心中有點想笑,真得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真沒想到,臨死之前竟然能聽到用殘暴兩字來形容朝廷官軍!

一路上,心中喜悅之級,但是又不敢表現出來,就怕被建虜找麻煩。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都在想著能逃離遼東的那一刻。

雖然阿濟格已經戰死,但是他還有多鐸支持。關內的事情,他都和代善商量,要背鍋,代善也要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的實力依舊是很強的。

對此,多爾袞自然不會多問,反正抓起來也是要殺的。有萬人左右來血祭那些戰死的人,已經有足夠的排場了。

文官方麵,黎玉田升為薊遼總督,楊廷麟升為兵部右侍郎。

對於那些駐守三屯營的建虜家屬,本來都以為人已經死了,卻沒想到其實有可能活著,震驚之餘就非常想知道,還活著的人到底是哪些人?

孔有德和耿仲明的家小當然是不能放過的,還有他們的手下,自然也不能放過。多鐸說是萬人左右,多爾袞便知道,他在抓這些漢人的時候已經殺了一些,要不然絕對不止萬人的。

在他們想儘腦汁想要重振大清士氣時,一群人闖入了祖府。

有的人認為,大清就是因為叛逆而戰敗,所以叛逆必須要懲處,如今暫時不能處罰叛逆本人,那就要拿他們的家小開刀,以震懾其他潛在的叛逆。

敲鑼打鼓的,又是祭文什麼的。

………………

這個老人,不是彆人,正是投降建虜又逃回去,然後又被建虜俘虜後歸順,但是一直被軟禁在家的祖大壽。他抬頭看了下這些熟悉的麵孔,皺起眉頭道:“伱們不是去請罪了麼,為何氣勢洶洶來我這裡?”

濟爾哈朗怎麼可能為這些叛逆家小求情,說真的,他有點想不明白。

然而,雖然多爾袞有所醒悟,但是不肯定地回答也不行了,便隻好給予了肯定的回答。

一時之間,這祭奠儀式的現場,立刻響起了嗡嗡嗡的聲音,甚至不少人還很激動,得要現場的軍卒極力維持秩序才行。

此時,他已沒有辦法,便隻能按照大清皇帝太後)的意思去辦了。

……

那多爾袞也真得會玩話術,又把大清戰敗的原因,都歸結到阿濟格和明國皇帝單挑之事上,說真是因為這個單挑,才導致了大清一連串的敗仗。如果沒有單挑,隻是堂堂正正打的話,明軍肯定不是大清軍隊的對手。

多爾袞要是自己可以做主,他就不會請示皇帝了,於是,就聽他立刻回奏道:“和明國換人一事,乃關係到國與國的關係,微臣雖為攝政王,但卻不是大清皇帝。故此事還須陛下做出決斷為好!”

還有人則不願意,叛逆害死了他們的親人,豈能讓他們的家人活著回去,要殺!

殺人以泄憤,而後還要表功以鼓勵。對於這些手段,多爾袞還是很熟悉的。

不過這是死後封爵,和活人不衝突,並且在這個背景下,重賞才能重新激勵士氣,因此,多爾袞便做出了這個決定。

隨後,他和孔有德以及耿仲明的家屬,一共八個人,先被押上了搭好的邢台。

這一次出征明國,是他力主的,又是攝政王之一,自然要負主要責任。

當然了,多爾袞肯定是不甘心他成為替罪羊,由此下台,交出攝政王的權力。

這個布木布泰,就是原本曆史上孝莊文皇後,頭銜是清初政治家,對於其中的厲害關係,自然是很清楚的。

總之,這個事情是同意,或者不同意,都很難!

最後,這一次入關的失利,還影響到了滿洲族人的內部。

攝政王多爾袞,臉色陰沉,一看就知道,心情非常不好。

多鐸聽了,不知道他為什麼突然提祖大壽,便回答道:“那老狗一直說生病在家,我去把他抓來?”

這可不隻是漢人不再像以前一樣依靠大清,還有大清這邊有不少聲音,要求清理軍中漢人,把漢人貶為包衣,甚至是乾脆殺了了事。

這一次入關之前,他們不是一直視朝廷官軍為任由他們宰割的豬羊麼!

變得還真快啊!

當他看清那探馬時,又忽然一驚。因為他認識,這個快馬是另外一個攝政王,在他回到盛京時便出鎮遼陽的和碩鄭親王愛新覺羅濟爾哈朗的親衛統領。

於是,多爾袞便又奏道:“明國的名單中,其他人是微不足道,但是有要換祖大壽,此人乃明國總兵,不能和其他人等同……”

祖大壽都懶得聽他這些官話,大清有此大敗,至少幾年內都難有反攻之力了!

他的注意力,反而被身邊的少年少女給吸引了過去。

至於那些因為換人會心懷怨恨的,對布木布泰來說並不重要。因為等到順治長大親政的時候,至少要十年以後的事情,有的是機會和那些人搞好關係!

首先,這一次入關之後,大清將士再對陣明軍,不會再有以前的心理優勢,很難再像以前一樣發揮出十二分的戰力。這個事情好像有點玄學,但是真的會影響到戰事的勝利與否!

其次,那明國皇帝太過狡猾,竟然放過了孔有德等人,隻是單獨不放過建州女真,這讓各族和大清都有了一定程度的隔閡。在這其中,以漢人為最。

代善從關內逃回遼東之後,身體一直不好。加上資格老,就有了議事賜座的榮耀。

聽到這話,祖大壽忽然嚴厲了起來,冷聲喝道:“你懂什麼?”

大清本部的人口本來就很有限,全靠著掠奪生女真來充實本族人口。在大清國內,人口最多的,其實還是漢族。雖然原本的遼東漢人殺得差不多,但是每次入關的時候,都是一二十萬地掠奪關內漢人人口來充實遼東的。


最新小说: 惡毒孕妻有空間,七零大佬掐腰寵 春意入軟耳 大唐:開局為李二獻上避坑指南 LPL史記 惡雌流放後,五個獸夫寵她入骨 鬥破:授徒萬倍返還,丹帝古河 預知厄運,我帶警局躺贏了 枯榮界 鬥羅:核平使者?這是絕世殺神! 這個夢境模擬太逼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