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刀下留人_上吊之前,崇禎掀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62章 刀下留人(2 / 2)

祖澤潤看著他的背影,忽然說道:“爹,請恕孩兒不孝,須得把你綁上了才好出府門。”

很顯然,她也不想死。

其他人都是附和,卻沒有人反對建虜的意思。

多爾袞在那歇斯底裡的發誓,一定要讓孔有德等人付出代價。然後話鋒一轉,祖大壽就聽到了他自己的名字。

忽然,正在這時,就聽到有快馬疾馳而來的聲音,隨後有人大聲用滿語在大喊道:“刀下留人!”

順治皇帝此時才六歲,坐在那裡已經打瞌睡了。對於多爾袞的話,壓根就聽不到。能替皇帝做主的,也就隻有太後布木布泰了。

那些劊子手雖然同樣是金錢鼠尾,但是他卻是認得出來,全都是投降了大清的漢人。有他的兒子,還有他的部下,也有尚可喜的人以及早之前投降了大清的漢人,比如麻登雲,黑雲龍等人。

說到這裡,他似乎是陷入了回憶,語氣和緩了一點說道:“當年一時衝動,不顧大清攻打京師,帶兵返回山海關,這是形同謀逆啊!但是陛下卻能赦免我,並且一直遵守承諾。我打了敗仗,又投降了大清,找了機會逃回去之後,陛下不但不治我的罪,反而繼續重用。彆人都說陛下昏庸,但是至少對我來說,皇帝如此信任,古之未有,我又豈能負之?”

遼東沈陽,此時已是非常壯觀。

不知道過去多久,城裡擁出來了一大堆人,祖大壽不用去看,就知道是大清皇帝和攝政王等人來舉辦儀式,振奮士氣了。

轉頭看去,果然看到皇帝的皇帝的車駕,好像連太後都來了,這規格還挺高的麼!

祖大壽心中如此想著,也不在意了,就等著這儀式快點完成,也就能少受點罪。

對此,祖大壽自然沒法給出答案。甚至對於一個戰場廝殺漢來說,還真得難以相信有神仙的存在。

祖大壽才是祖家軍的核心人物,外麵跪著的人,都是他曾經的部下,甚至裡麵都有他的兒子等等。

崇禎十七年九月下旬的時候,這一萬來人便被押解上路,先到遼陽,再出鞍山驛堡到海州,再通過耀州驛到了蓋州這裡。

祖大壽同樣被綁了繩索,甚至因為害怕多鐸挑刺,這繩索還綁得死死的,綁得祖大壽的腰都直不起來,繩子幾乎都勒進肌肉裡麵去了。

divcass=”ntentadv”他勉強能抬頭,看著周邊的人群。看到身邊人對生的留戀,還有那些滿洲族人對他們的恨意,他全然不在意。隻是偶爾轉頭看看劊子手那邊,眼神中有一絲痛色。

多爾袞也是震驚,竟然還有人敢喊“刀下留人”?

這些叛逆的家小必須殺,如此才能讓戰死大清勇士的家人出口氣!

可誰知,布木布泰聽了,卻是毫不猶豫地說道:“在陛下的眼中,我們大清勇士的性命,遠比那些漢人要貴重十倍,百倍,要是一比一的換人,那是對我大清勇士的羞辱!就按明國要求的辦,休要節外生枝,反而可能禍害了我大清勇士的性命!”

這些人中,有的在哭泣,有的在怒罵,有的哀求,什麼樣的人都有,但是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他們要被行刑,用他們的血去祭奠這次死在關內的三四萬大清勇士。

一聽這話,多爾袞便有點詫異地抬頭看過去。不過有珠簾擋著,他看得並不清楚。以他對布木布泰的了解,他感覺剛才是上當了。那布木布泰故意退一步,要他這後麵的一句話。

有些話,不用明確說什麼,要不太讓人難堪了。

於是,就聽到布木布泰用那種斬釘截鐵地語氣,大聲說道:“每個大清勇士對於我大清來說都是很寶貴的,更不用說還是這些立下大功的大清勇士。陛下正不知道如何救他們為好,如今明國那邊湊上門來,我大清豈有不救之理!”

她當然知道多爾袞安得什麼心思,不過她卻也有她的考慮,卻聽她在珠簾後麵淡淡地說道:“如今陛下年幼,國事都托付給攝政王的。”

相對於阿濟格的戰死,明顯是尼堪這邊更好宣傳。其中區彆,殿內的這些奴酋全都心中有數。因此,其他人也沒有質疑,這個事情就這麼通過了。

對於多爾袞來說,處罰外麵跪著的這些祖家軍吧,人家是早在大淩河之戰時就投降了大清,一直為大清效力。按理來說,他們和吳三桂的關寧軍早已割裂,也不能怪到他們頭上。如果真要處罰,那時候可是投降了一萬多。當時為了籠絡他們,還鼓勵滿漢通婚,這都過去了將近二十年,很多人都和滿洲族人有瓜葛,難以割裂的。

這就是他們生的希望!

沒想到竟然還能再見到親人!

從固山貝子到親王,還有貝勒、郡王等等,直接封到親王,這是越了好多級封的爵位了。

如果多爾袞決定,按照明國要求換人,那些親人戰死在關內的肯定有意見,會恨多爾袞這邊。可如果不換的話,尼堪那些俘虜的家屬,又會恨上他多爾袞;甚至因為尼堪等人的阻擊而逃出來的人中,可能也有會相當大一部分人會同情感激尼堪他們,然後恨上多爾袞。

幾乎所有人,都看著這騎快馬。誰都不沒想到,竟然喊出了“刀下留人”的話,這是誰,竟然敢救這些叛逆的家屬?

說完之後,祖大壽自己往外走去,也不再交代什麼。

孔有德和耿仲明兩人,從三屯營這邊接受了俘虜,要安排換人的事情。最終他們接受到的俘虜,達到了兩百多人。本來是有三百來個俘虜的,不過傷重死了一些,崇禎皇帝就都給他們了。

卻見一大群人已經走入大堂,圍著他站了一圈,皆是無語。

這個話,多爾袞是有點不滿的:什麼意思?是不是這麼做要是沒事的話,就是你也讚同的;如果這麼做有事的話,就是我做主的原因?

不過他心中雖然不滿,但是在這個局勢下也不敢和代善交惡,便示意多鐸去做了。

明麵上,這一次出征,損失了四萬人馬左右,以至於差不多家家都要披麻戴孝;但是實際上,多爾袞自己心裡清楚,大清的局勢,比這要嚴重多了,遠不是損失四萬人馬的影響。

於是,原本押在城外要血祭的一萬來人,又重新被關押了起來,並且派出了使者,去和明國那邊談判換人的事情。

祖大壽聽了,忽然歎了口氣道:“早知道我是這樣死,還不如當初直接戰死算了,至少不會有人誤會我!”

有的人認為,這些叛逆家小根本沒有大清勇士更重要,必須要換回來才好!更不用說,那些被明軍俘虜的大清勇士,都是為了大部隊阻擊明國追兵的。如果大清國無視他們,則會讓其他大清勇士寒心,以後誰還敢再斷後?

有的人認為,大清勇士就不應該被俘虜,而是要死戰的那種,既然被明國俘虜了,就要做好殉國的準備,這才是真正的大清勇士!

誰知這一次,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聽到布木布泰開口說道:“區區一個總兵而已,如何能和我大清親王相比?”

多爾袞在震驚之後,立刻便看到了濟爾哈朗發過來的奏章,裡麵還夾著一封厚厚的明國的信。

聽到這話,孔四貞抬頭看看天,藍色的天,都看不到雲,很顯然不可能有神仙,便又低聲抽泣起來。

祖大壽的臉色很快淡然下來,再次掃視圍著他的這些人,有他的兒子,也有他的義子,還有他曾經的部下,如今都在等著他死來幫他們活命。

崇政殿內,吵到後來,很自然地,一個個都是看著多爾袞,要他決定了。

聽到這話,哭泣中的孔四貞轉頭看向他,連忙問道:“除非什麼?”

聽到祭文,有一點,讓祖大壽微微有點詫異。尼堪等人,竟然被追封了好多級。特彆是這個尼堪,雖然是愛新覺羅的姓氏,但是他爹被他爺處死,大哥,二哥也已經死了,大清朝堂上,幾乎就沒有靠山。這樣的宗室,竟然也能被追封為親王!

祖大壽不得不感慨,看來這個多爾袞還真是下了血本,滿篇的祭文,大半都在誇尼堪等人麵對殘暴的明軍,卻自願留下阻擊,最終掩護了幾萬大清軍隊得以安全出關。

這不,他在多鐸走了之後,便看著在殿內的其他人說道:“固山貝子尼堪是被孤留在三屯營以掩護大軍撤出關內,如今戰死殉國,追封為敬謹親王,諸位以為如何?”

聽到這話,多爾袞有些頭疼了。

不過這是京畿之地北方的所有朝廷官軍了,崇禎皇帝把忠勇侯周遇吉留在三屯營坐鎮,負責東到山海關,西到居庸關的整個長城防線。山海關依舊由高第坐鎮。

多爾袞自己始終沒有發言,說真的,他其實有點恨濟爾哈朗了。之前已經安排好的祭奠,就那麼進行下去不好麼?非要派快馬趕回來說這個事情,還“刀下留人”,結果搞出了這麼多的事情!

很明顯地,這個事情非常不容易決定。

此時的崇政殿內,異常地沉悶,一直到和碩豫親王多鐸大步走入殿內,才引起了一些動靜。

祖澤潤聽了,歎了口氣回答道:“他們說,我們隻有和你斷絕關係,親手把你血祭給那些戰死的人,我們才能活!”

崇政殿內,有人聽到他這話,便想開口說句公道話了。皇帝這麼年幼,不是這麼事情都是攝政王處置麼?

損失這麼慘重,還撈不到好處,不但是軍中,連國內其他人都有對他不滿的聲音,很多人開始懷念皇太極時期大清所向無敵的往事。

多爾袞一聽她竟然如此爽快就選擇了同意,稍微一愣之後,他便立刻明白了布木布泰的心思。

接下來最為重要的事情,是新歸順的降卒,也就是五萬大順軍和四萬關寧軍,混合原有京營的七萬將士進行整編。基本上來說,原有京營的七萬將士都有升官,降卒和關寧軍擴充到原有京營的架構中。當然,視所立軍功大小為主。

在整編完成之後,能帶回京師的,大概就是十三萬人馬,京師還要留三萬人馬駐守,以後隨駕出征的,也就是十萬人馬左右。

可是,他多爾袞是現管,沒法拖的!

被布木布泰撿了便宜去,多爾袞有點不甘心,便出難題道:“明國的要求,是以我大清三百來人,要換他們一萬多人。這人數差異之大,實屬不值,還請陛下定奪,如何換人為好?”

預計整編完成之後,京營能達到十六萬人馬了。

其實不用說他,而是所有人都想不明白。

多爾袞:“……”

祖澤潤聽到這話,不由得埋怨道:“還不都是因為你三心二意?要是一早就為大清真心效力,又怎麼可能落得如此地步,說不定早就拿下山海關,也就不會有今天這事了!”

外麵跪著一大批漢官,基本上都是以前投降的關寧軍高級將領,被皇太極分到了各旗擔任高級軍官的,分彆是正黃旗都統祖澤潤,副都統祖可法,參領祖應元;鑲黃旗副都統祖澤洪,參領鄧長春;正紅旗副都統葛朝忠;鑲紅旗參領吳汝玠;正白旗副都統裴國珍,參領胡弘先;鑲白旗參領祖邦武;正藍旗副都統祖澤元,參領祖澤沛;鑲藍旗副都統張存仁等等。

多爾袞看著案幾上的奏章和信,忽然之間靈機一動,他便轉身向他後麵當泥菩薩的順治皇帝以及垂簾聽政的太後布木布泰見禮,然後恭請皇帝聖裁,把這個事情甩給了皇帝。

但是誰知,布木布泰卻是先一步接過了話題回答道:“攝政王之意,此事任憑陛下做主了?”

有的人認為,名單上還活著的大清勇士,有宗室,比如剛被追封為親王的愛新覺羅尼堪,還有其他高級軍官,如果能救回而不救回,對大清來說是非常大的損失,必須要救!

說到這裡,他看向唯一坐著的代善道:“如此,可否?”

對此,他也沒什麼抵觸,緩緩地說道:“走吧,反正我也老了,身體已經不中用了,想逃都不可能再逃回去,就這樣吧!”

雖然他們難以置信,但是當他們被押解離開盛京的時候,基本上就已經能確定,他們真得死裡逃生了。

這個話傳了出去,不但普通大清軍民會認可,而且那些換回來的大清勇士和他們的家人,更是會對小皇帝死心塌地了!

多爾袞聽了,不由得又抬頭看看珠簾後麵,恨得有點牙癢。

“都說陛下變得英明神武起來,整頓朝堂,又親自領軍出征,竟然還打敗了大清……”祖大壽說著說著,忽然臉上露出了一點向往之意,喃喃地道,“真想親眼看看,陛下到底變成什麼樣,怎麼會如此厲害了呢?”

等到了蓋州這邊,看到海邊停著一排大明旗幟的船隻時,所有人都忍不住激動了。

除了整編軍隊之外,之前從遼西走廊遷到關內,暫時安置在撫寧衛和山海衛一線的遼民,都西遷,安排到永平府區域,並從京師那邊再遷一些人口過來。

言外之意,就是多爾袞做主便成。

崇政殿內,建虜中的頭目,基本上都是在的,不過都是滿洲族人,並沒有外族的人在。

父子相殘,夫妻反目,甚至人吃人,祖大壽都是見識過的,對於人世間的這一切,他早已麻木,不吵不鬨,不悲不喜,就那麼呆呆著,等著行刑時候的到來。

祖大壽一聽,有些意外,什麼人來求情,這不可能吧?

他立刻睜開眼睛看去,卻見一騎快馬在萬眾矚目下,已經馳入了刑場。

聽到他的話,祖澤潤沉聲說道:“不管大清的氣運是否到頭,我們必須要過了眼下這一關!”

………………

還有,孔有德、耿仲明還有沈誌祥等人,在他們走投無路的時候,大清收留了他們,還以王公相待,結果卻沒想到,他們竟然背叛了大清,在臨戰之時突然反叛,導致了戰事的失利,還領著吳三桂的關寧軍殺到遼東來,罪不可赦。

這個女人,真得要好好收拾下她才行!

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掛了白幡,十四萬人出征,最終卻隻回了十萬人左右,建虜也就這點人口,基本上每家都能攤上。

正午時分,雖然太陽當空照,但是沈陽城外,聚集了無數披麻戴孝的金錢鼠尾,他們圍在一個塔台四周。這裡是舉行祭奠儀式的地方。

因此,周遇吉等將領隻是得到一些財物賞賜,高一功、李來亨在阻擊戰中表現出色,都封為京營參將,而吳三桂加封右都督,是為一品武將,成為京營總兵之一,孔有德和耿仲明升為京營副總兵。山海關總兵高第就沒什麼功勞,隻是得了一點錢財賞賜。

祖大壽更是激動,沒想到第二次逃回來竟然是這樣一種方式。不過這不能算是逃回,而是救回!

比起這些孔有德等人的家小,他對朝廷了解更深。他敢斷定,如果不是皇帝親自安排這事,他們這一萬來人就絕對不可能以這樣一種方式回來!

在朝堂上的那些文官眼裡,不管是他,還是這些同行的人,都是如同草芥一般,又豈會在意,豈會花費那麼多的心思救他們回來?

這一刻,祖大壽忽然非常想見見當今皇帝,看看他如今是變得何等的英明神武?如此的皇帝,值得武人都為之效死!

感謝談笑白書生的300起點幣打賞,感謝書友20230813170059778的打賞。ps:均訂是指所有章節的平均訂閱,打賞和這個均訂沒多大關係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從仙吏穩成大天尊 嬉笑者 美利堅:五星市民從電視直播開始 禦獸:從被禦開始 人點香,蛇纏身 鞋廠女工論道,她知道那麼多! 紅樓雙姝記 鬥羅:掌控能量的我有驚世智慧! 咬春婚 一世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