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直言進諫_朗月照乾坤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遊戲競技 > 朗月照乾坤 > 第三十七章:直言進諫

第三十七章:直言進諫(1 / 1)

自太宗登基以來,內政諸事纏繞。而今,燭影斧聲的流言、趙德昭、趙德芳的死亡都已淡出人們的記憶。“金匱之盟”“兄終弟及”之傳說也隨著秦王之死煙消雲散。大宋的整個上層權力秩序經過重新洗牌,總算是塵埃落定了。至少太宗的兒子們已經是大宋皇位的僅剩的合法繼承人。內憂解除後,太宗可以集中精力來解決外患了,當時的外患除了西夏,最大的便是雄踞北方的遼國了。

朝堂之上,雄州知州賀令圖率先上表道:“契丹主幼,國家大事由遼後決斷;堂堂太後竟與大將私通,有違禮法,據聞契丹二百餘部不服幼主,蠢蠢欲動,契丹立基不穩,此乃收複幽雲十六州之大好良機,望陛下定奪。”

太宗就此事征詢;滿朝文武大多群情激昂;紛紛表示此乃伐遼的大好時機。唯獨丞相趙普沉默不語;過了一會兒,趙普緩緩出列道:“啟奏陛下,微臣以為,此時伐遼,萬萬不可。”一語既出,眾臣均露出驚訝詫異之神態。太宗皇帝感覺被潑了一盆冷水,臉色微變:“老丞相有何見解?”

趙普此時的心情不是不矛盾的;他明白太宗此時需要通過征遼戰爭,來重塑威望;再建偉業,他要超越太祖皇帝,完成太祖的未竟統一大業;可是事關大宋未來,趙普不能坐視不管;這大宋也是他趙普共同參與締造的。想到這,趙普言辭懇切地說:“陛下自平定太原以來,閩浙歸順,統一中國,英名大振,十年之間就傳遍天下。遠方的人不歸順,自古聖王置之度外,不足介意。臣私下認為奸邪諂媚的人,蒙蔽陛下的聰明睿智,以致發動師出無名的戰爭,會有陷入深不可測的境地之危險。微臣曾經遍讀典籍,了解一些前朝舊事;臣以為,漢武帝時的主父偃、徐樂的上書及唐朝宰相姚崇上書唐明皇十件事,都是忠言之論,可以借鑒。懇請陛下百忙之中禦覽,過失並不深遠,猶如亡羊補牢,未為晚也。”

趙普的這番話,可謂謹慎恭維,措辭謹慎了;饒是如此,太宗已然不悅,他冷冷地說:“你這是把朕比作漢武帝、唐明皇了?朕倒是覺得漢武帝有一句話說得霸氣:凡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幽雲十六州,朕誌在必得,丞相無需多言!”

趙普連忙跪下,叩首道:“微臣以為,戰爭乃是凶器,最戒忌的就是不測,關係重大,不能不三思啊。就連漢武帝晚年也領悟出止戈為武的道理;反思自己的窮兵黷武,並下詔頒布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等措施。目前遼國雖然寡母幼子,然重視農桑,學習漢族文化,邊境之漢民多有歸順;武將有耶律休哥、韓德讓等名臣良將,軍事力量也不可忽視啊!”

太宗淡淡地說:“老丞相這是長他人的誌氣,滅自己的威風了。”

趙普重又叩首道:“昔年太祖時期,曾設封裝庫,預留專款以贖買十六州;若遼人·貪財,則不動刀兵,唾手可得;若遼人不允,則可以此財物,招兵買馬,再行攻打。此時國家初建,百廢待興,若貿然起兵,則國庫空虛,民不聊生,苦的還是黎民百姓呀。微臣鬥膽,那幽雲之地,久為北方遊牧民族所轄,即使僥幸收回,然民風彪悍,需長期派武將鎮守,放眼中原,何人守之?”

此番話語說出,眾臣都倒抽了一口冷氣,這趙普的話未免太過犀利;即便是收回了幽雲十六州,誰能長期鎮守呢,若派武將鎮守,勢必尾大不掉,擁兵自重,唐朝時的節度使安祿山可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嗎。

太宗早已變了臉色,不容趙普說完,便開口道:“丞相老了,年老怕事嘛,朕是可以理解的;朕雖說行伍出身,自問也曾遍讀典籍,太平禦覽更是親自閱讀刪減;開卷有益,朕不覺得勞苦。老丞相不妨也學學朕,閱卷看書、增長見識。”說完,太宗皇帝拂袖而起:“退朝!”

趙普見太宗發怒,不敢再言語;跪了一會兒,才緩緩起身退出朝堂。

趙普正慢慢走下台階,不想一個身著五品朝服的青年官員擋在了他的麵前;行禮道:“下官寇準,見過趙老丞相。”趙普微微點了一下頭,寇準接著說:“下官曾聽說趙相公當年上奏太祖皇帝事情,太祖再三拒絕,並且一怒之下,撕了本章;老丞相卻不急不躁,將撕破的奏章重新粘好,再奏太祖,如今為何畏手畏腳,連話都不敢說完,不敢直抒胸臆呢?”趙普看了看眼前意氣風華的寇準,微笑著說:“依你之見呢?”“為人臣者,當效魏征,直言進諫、儘忠儘責!”寇準的話鏗鏘有力。“果然是英雄出少年,我老了,朝堂之上,本該就是你們年青人大展宏圖的。”寇準微微紅了臉:“下官人輕言微呀。”“不急不急,年輕人前途無量呀!這朝堂之上,早晚有你說話的時候。哦。對了,老夫聽說前日你為了田仁朗之事直言進諫,結果如何呢?外放青州,不日就要啟程?”寇準的臉更紅了,他跺了一下腳說:“虧得下官一直敬重老丞相,若每個人都但求自保,不敢建言,這朝堂之上必然一團和氣,如何邇安遠至政治清明?”趙普深深看了一眼寇準說:“忠臣命短,老夫惜命,老夫說了,這朝堂之上,肯定有你說話的時候。”趙普哈哈一笑,徑直上轎回府。

趙普回到府中,想起朝堂之事和寇準的話語,不由得苦笑了一下:當年太祖時期,他敢逆龍鱗、擲烏紗,是因為他明白太祖為人寬厚,即便是雷霆震怒,也不會加罪臣子,且事後總能反思自己,重新考慮,從容納諫。而當今聖上,多疑敏感,對他更有一層防備之心。此次他能夠重返朝堂,本就是處在太宗皇帝的即猜忌又要利用的矛盾之中。早幾日他就聽聞楚王元佐因記恨他查抄秦王府之事,在太宗探病期間,多次要太宗罷免了他。如今秦王已沒,他的使命已然完成,宦海沉浮幾十年的他,又豈能不明白。罷了罷了,無論多少功績,終逃不過一介臣子的命運,抵不過帝王的一紙詔書啊。雖說有人把他比喻為名臣魏征,可他也隻能是太祖的魏征呀。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活在民國當順民 崛起中東:從推敘利亞內戰開始 魂穿抗日年代 讓你當保安,你居然傍上富婆吃軟飯 暗戀十年,莊先生他藏不住了 被宗門老祖奪舍後,我居然無敵了 縱橫江湖,女俠喜歡我的二胡 全修真界我最強 依然嫵媚 隨軍前,小軍嫂奪回空間搬空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