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明史初稿
“起船嘍!”
幾艘官船自南京出發,一部分將會載著遼東官吏,沿長江前往上海縣,並在那裡轉乘海軍戰船前往遼東。而餘下官船則全部順大運河,分彆去往河北、山西、山東。
跟隨這幾艘官船一起走的,還有不少碼頭停泊的商船。
伴隨大明新朝統治日漸穩固,這些商人也都無需再由朝廷動員,開始主動往那些新占之地拓展商業。就連遼東苦寒之地,此番也有一些目光長遠的商人,準備先一步去往遼東,搶占那裡的市場份額。
遼東苦寒,又地廣人稀。隻要現在去,那必定能很輕鬆的占據一席之地,官府也會支持他們。
商機如戰機,隻要能在遼東先一步站穩了腳跟,等過兩年朝廷把遼東開發了,那就是數不儘的銀子。
隻不過,這等目光長遠的商人,目前還是僅局限於大商賈,因為小商賈本身資金不足,就算聯合成商會同盟,也不會乾如此冒險的事。
當遼東官船來到上海縣,幾年不見,這裡已經愈發繁華,其背靠長江水路,又毗鄰舟山漁場,不說往來貿易的商船,僅僅往返漁船就絡繹不絕。
所謂上海百年前就是個小漁村,這純屬扯淡,早在前明上海就已經設立縣治。
就在去年年初,鑒於上海縣往來商船貿易活動增加,主要都是往返日本的貿易,現在又增加了呂宋、琉球貿易。朝廷內閣經過斟酌商討,最終決定在上海開埠,並設立上海市舶司。
這比另一個時空早了一百多年了!
不過也很正常,另一個時空,上海開不了埠,全在於滿清閉關鎖國,上海開埠還是一鴉之後……嗬嗬。
謹身殿。
朱怡炅正在翻閱國史院送來的書稿:“《明史》居然這麼快就修完了嗎?”
國史院呈遞上來的《明史》書稿雖然隻是草稿初本,但其中內容的確已經全部編修完畢。
國史院監修國史主官)蕭仁方直言不諱:“滿清修史自順治年間開始,若當真實事求是,那確實早應修完了!”
這是明著在說滿清修的《明史》有問題,不能說依托答辯,卻也是通篇前後矛盾。光是查缺補漏,給滿清擦屁股,就花了國史院大量時間和精力。
滿清從順治二年開始修《明史》,一直到乾隆初年才最終修完,曆時九十四年,這麼長時間怎麼可能真的是在純粹修史?
歸根結底還是在於滿清既想維持皇權的神聖性,然後還要抹黑前明,抬高滿清的正統性。
“清修明史,雕琢太甚啊!”朱怡炅不置可否,後世那麼多人對《明史》頗多詬病,不全是在跟風,《明史》確實是很有問題。
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明史張獻忠傳》:“將卒以殺人多少敘功次,共殺男女六萬萬有奇。”
真亡靈殺手大西王!
朱怡炅隨即認真翻閱起來,眼下這部《明史》隻能算是初稿,主要還是國史院在滿清修撰的基礎上,重新查缺補漏一番後拿來給皇帝過目而已。
老朱開頭沒啥問題,因為開頭是順治、康熙修的,這倆屬於通過抬高大明來襯托滿清正統性,從治隆唐宋就能看出康熙的政治目的。
即,壞的不是大明皇帝,壞的都是大明臣子。
朱怡炅微微點頭,繼續往下翻閱,建文年號已經被恢複,還是萬曆恢複的。南明弘光又為其追封了個惠宗讓皇帝,跟著恢複的還有朱標被追封的帝號。
而朱棣的成祖也被改回太宗,成祖聽著是比太宗威風,而且也確實地位更高,但這是嘉靖在瞎搞,等同於分走了老朱的祭祀香火,還把朱棣打成亂臣賊子,否定了作為太宗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