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知府鬆了口氣,長泰縣令倒是有些可惜,卻也沒有多言。
遣散了這些來迎的地方官,朱怡炅的禦駕走了半上午,才抵達一處鄉下村落。
原來的村落經曆戰火侵襲,村中人口早已死的死,逃得逃,就連村子也已廢棄,到處都是破敗空房。
divcass=”ntentadv”往前走,廢棄荒村的後山,這裡原來屬於亂葬崗,現在已經被重新清理,裡麵的屍骨部分被遷出立碑。
隻在中心圍出一片不算太大的陵園,都是官府出錢出糧,招募百姓修建。
說是陵園,但其實夠嗆,全都是新栽的樹苗。
沒有十年二十年,是長不成園子的。
陵園的門口,豎了一麵石碑,上書:“先帝陵寢,空墳勿盜。”
的確是空墳,因為屍骨沒能找到,朱怡炅讓吳外在外留意了幾年,都沒能找到,基本可以肯定是死在亂世了,就是不知是死在亂兵手上,還是逃難途中餓死。
朱怡炅是有父母兄弟的,父親名字在殘留記憶裡已經有些記不清,隻知道叫朱老漢,還有一個哥哥名叫朱勤。
不過已經不重要,兩座衣冠塚的墓碑分彆上書:
“大明悼皇帝之墓……”
“大明許悼王之墓……”
朱怡炅並非自己一人前來,還帶上了後妃子女。
隨行禮部祀官帶著從南京請來的牌位,於簡陋陵園中提前布置安放,還要進行一係列的祈求跪拜天地神靈的儀式。
待到一切做完,朱怡炅才穿著袞龍常服,帶著後妃子女上前。
在禮部官員的指導下,皇後上前給墳塚鄭重上了一支線香,又帶著皇長子上前磕了幾個頭,隨後其餘後妃、子女挨個上香。
女官見皇帝有些失神,輕聲提醒:“陛下……陛下?”
“嗯。”
朱怡炅微微點頭,從女官手中接過線香,端端正正磕頭,站起來後整個人莫名輕鬆了不少,好似了卻一樁心事。
今日這一拜,便算是仁至義儘了,而且也是正式定下朱怡炅這一脈的皇帝世係。
按照禮部那邊的官方解釋,朱怡炅的老爹朱老漢便是朱三太孫,幾十年前逃難至長泰縣。
至於天下人信不信,肯定大部分都是願意“信”的,就算有不信的,也會找不到借口。
這就是朝廷官方背書的效果了,《三國演義》雖是演義,但裡麵也安排了劉備被劉協稱呼皇叔的戲碼。即便正史沒這一段,也說明了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總之就是攀扯上關係,還無法駁斥。
說起來,前些年似乎還有公司搞基因檢測,說劉備祖上的中山靖王不是劉家人,而是漢室收養的……不好評價。
整場祭拜儀式雖然隆重,卻不鋪張浪費,基本與尋常南方祭祖沒啥兩樣。
儀式結束,禮部官員上前問道:“陛下,先帝、許王陵寢過於簡陋,是否再行重修?而且陵園無守陵衛,許王墓就在先帝陵寢,此著實不妥。”
“準!”
朱怡炅說道:“不過重修可以,但不必大修,莫要因此勞民傷財,毀人墳塚。至於守陵衛,空墳衣冠塚而已,誰會來這裡盜墓?”
“臣遵旨。”禮部官員隻是例行職責,也不再勸。
“……起駕,回南京吧!”
“起駕!”
朱怡炅也就回來這麼一次,今後是不大可能再回來,至多就是下旨讓地方官員照應一下。
畢竟,皇帝禦駕出巡,即便朱怡炅刻意縮減了排場,也儘量不去擾民,但該有的動靜還是一點不小。
漳州知府、長泰縣令不就被驚動了,還有福建巡撫若非提前在福州那裡換船,進城叮囑過,怕是福建巡撫也得專程來趟漳州。
東漢太廟雖然祭了西漢皇帝,卻是分了兩座太廟祭祀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