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完全沒料到這個結果,但徐進還是迅速回過神來,拔刀下令道:“快,全軍攻城!把乂安城給本將軍打下來。”
守軍完全崩潰的乂安城自然擋不住明軍狼兵的攻勢,明軍甚至連護城河都不用填,直接踩著沒有拆毀的浮橋。
用不了半個時辰,乂安城牆就被拿下了。
divcass=”ntentadv”乂安道三司主官是被徐進派兵從城中衙門抓來的:“下……下國安南屬臣,拜見中國天朝大將軍。”
這些人居然也是說的漢話,隻不過帶著很濃的廣東口音。
徐進真是頭一回見到這種離譜的降官,既不守城,也不投降,隻把自己關衙門裡假裝不知道。
徐進雖不喜,但還是皺眉說道:“都起來吧!你們是這裡的主官,現在即刻協助我軍接收城池,維持治安,儘可能恢複城中秩序。我大明軍隊不行劫掠之事,這時候若有誰人敢作亂鬨事,凡是抓到的一律直接砍了。”
“是是,將軍大人且放心,下國屬臣……不,下官一定辦妥。”
這幾個被明軍粗暴揪出來的主官鬆了口氣,漢兵畢竟是外地人,要治理地方還是得靠他們這些本地人。
將這些離譜的安南官員驅散,徐進這才笑道:“此番攻克乂安,一兵未損,全賴康先生提供安南鄭氏詳情。若不然,怕是本將軍與樞密院還會傻乎乎的先去打升龍府。”
康子斐說道:“都是為我大明國效力,眼下還是當儘快招降控製整個乂安道與清化道。然後大軍再行北上,直搗升龍府。隻要能擒獲鄭氏與偽黎國主,這安南便算定了。”
徐進點頭:“說的不錯,大軍暫且在此休整三日,再往北探聽清化消息。三日後,不論清化有沒有拿下,都要即刻北上。”
明軍的時間不多,就隻有這麼一兩個月時間。
一兩個月之內滅不掉鄭氏,就算雨季不來,沿海也得刮大台風。
而且,便是現在,雨季到來前,安南這邊的氣候也已經讓人非常不舒服。好在徐進此來的軍隊三分之二都是廣西來的狼兵,剩下三分之一漢兵也都在兩廣待了一年以上,軍醫還提前備上了呂宋果等解熱藥物。
……
卻說鄭棡、鄭杠父子匆忙帶著殘兵敗將逃回升龍府,甚至沒空清理那些已在蠢蠢欲動的朝野逆臣。
鄭棡立刻召集六部大臣議政:“清化、義安都有漢兵登陸,諒山鎮可還安好?”
兵部尚書是鄭氏宗族,連忙回答:“目前未有消息,不過下官已經派人前往諒山、高平,命其好生防備。”
鄭棡聽罷,仍舊臉色難看:“不行,來不及了,立刻傳令給高平鎮,讓高平守軍回來,再即刻快馬傳令北河,將北河兵馬也調回升龍府。”
聽到鄭棡的命令,不光六部大臣,就連鄭棡的兒子鄭杠也是一臉吃驚:“父王……”
鄭棡卻是揮手打斷:“不用說了,我意已決。戶部立刻將國庫錢糧全部拿出來,交給兵部募兵,東京升龍府)城絕不能破!”
諒山、高平都是安南北部重鎮,前者防備的是廣西,後者防備的是雲南。
整個高平、諒山到處都是山區,打下來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吃力不討好。
至於北河,那裡是鄭氏的封國。
鄭氏雖然挾黎皇以令安南,但到底沒有真的篡位,所以是有自己封國地盤的。
鄭棡是真的害怕了,他不怕漢兵從北方殺過來,因為北方山區,隻要嚴防死守,起碼能磕掉漢兵兩排牙。
可沒想到,漢兵竟然不按套路出牌,走海路殺過來,而且還直接抄了他們的後路。
洪德二年平占,以其地為廣南承宣,始置諸承宣、按察司,合十三宣,並置都、承、憲三司。是年秋校定皇朝官製,罷相國、平章、仆射等官,以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尉、少傅、少保為文武大臣重職。文則六部、六寺、六科、禦史台翰林院、東閣、國子監、中書監、國史院、府尹、宮師府即東宮官)、司天監、太醫院、秘書監、中書監、華文監為內任機務職。承憲、府、縣、州各衙門為外任旬宣、糾察、親民職,又有勸農、河堤等官。武則五府二衛、效力四衛、神武四衛前、後、左、右)、殿前六衛及馴象四衛、馬閒四衛為內任宿衛、征發、管牧職。衛所、都司、江海巡檢為外任守禦控製職。時各衛又有儒指揮諸員,選文職會試中場者充應務。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