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邁、南邦雖然是最早叛亂東籲王朝的,但自發動叛亂以來,清邁、南邦除了遣使請求中國冊封以外,一直都表現得很佛係。
divcass=”ntentadv”既不擴張地盤,也不去主動挑起戰爭,隻是前緬王達寧格內覺得權威受到了挑釁,便屢次派兵征討清邁。
緬王駕崩,新王更迭,東籲國勢不穩,大明中國對緬甸動兵,準備來個一勞永逸。
作為大明皇帝冊封的八百司,翁坎隻是趁機將地盤推到了薩爾溫江一線,然後就打算坐山觀虎鬥了。
“中國強大,我們不能違抗中國皇帝的旨意。”
“可是中國皇帝之前也沒幫過我們打仗,為何我們現在要幫著出兵?”
“但中國與暹羅已經聯手,中國遙遠,暹羅卻很近,萬一我們不出兵,中國皇帝與暹羅王征討清邁怎麼辦?”
“東籲王朝的緬人已經不行了,他們連我們都打不過,孟艮跟著緬人,遲早要完,應當立即倒戈。”
“緬人、孟艮的確要完蛋,那也不差我們清邁了,可以不用那麼著急出兵。”
“……”
這位率先舉兵叛亂緬人的清邁王八百司)翁坎,說他蠢也好,說他聰明也罷。雖然已經覺得緬人、孟艮注定滅亡,但這家夥卻還是不忘要保存實力,坐山觀虎鬥。
反正他也沒想過要擴張地盤,安守這一畝三分地,清邁王也好,中國皇帝冊封的八百宣慰使也好,都不妨礙他隻想做清邁一片的土皇帝。
翁坎先是與中國、暹羅這邊回複,說自己一定出兵,並且立刻對清邁各部下達了征集糧草,調動土司軍隊的命令,至少表麵功夫的確做足了。
做完了表麵功夫,那籌措這麼多糧草,調集如此多的兵力,又要配合中國軍隊攻打孟艮,那都需要時間。
這家夥甚至還專門派遣使節,跑去詢問車裡司的中國軍隊,什麼時候舉兵北上合適,總之就是一個拖。
清邁隔壁的南邦也差不多,等他們這邊真這麼出兵了,估摸著孟艮的仗也差不多該打完了。
就在清邁、南邦這邊想著辦法保存實力,準備坐山觀虎鬥。緬甸東北的孟艮、整謙清鏗)、猛勇三家土司突然聯合起來舉兵叛亂,殺死南麵的景線緬軍將領瞥諾拉。
大明巡檢軍、車裡土司軍才剛從小孟養南下,孟艮、整謙、猛勇這些緬東北土司,便先與緬人翻臉了。
東路聯軍進抵打洛,探馬哨騎回報:“將軍,孟艮土司兵發覺我軍南下,現已撤離打洛城,打洛城的土目正在遣使獻降。”
大明東路軍的臨時將領叫孫衍,不由臉色古怪:“孟艮土司,一直都跑的這麼快的嗎?”
刀細悶納點頭:“將軍有所不知,孟艮土司一向陰險狡詐,他們雖然撤出了打洛,但這都是因為朝廷發兵。一旦朝廷撤走,他們必然會再度侵占打洛,甚至進兵車裡版納。”
朝廷撤兵是不可能的,大明新朝不是前明和滿清,連兵馬、民夫都快動員十萬人了。又有更多的土司兵隨從,還串聯了這麼多東南亞藩國勢力,自然不可能隻是為了孟艮司侵占的這麼一點土地。
東路聯軍直接接手了打洛城,並在這裡稍作休整,隨即前鋒部隊繼續南下,無數探馬哨騎撒出去。
這下,孟艮、整謙、猛勇三家土司全都慌了,他們都與緬人翻臉,還吐出了土地,難道還不夠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