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財政負擔與白銀流入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 第623章 財政負擔與白銀流入

第623章 財政負擔與白銀流入(2 / 2)

divcass=”ntentadv”如此一番解釋下來,眾人都明白了,就是對外擴張打仗以及移民教化,還有治理黃淮水患三大項,吞掉了朝廷太多的財政。

對此,朱怡炅隻能寬慰道:“至少國庫還存留了300萬兩銀子,不至於真的財政赤字,這便很不錯了。幾大邊疆都司與海外總督區畢竟屬於重新開拓,所以做什麼都需要朝廷撥銀調度。但隻要慢慢移民開墾,發展個幾年時間,總是有的賺的,呂宋總督區如今不就能為朝廷遞解稅銀了?按照目前的移民堅持下去,用不了十年,幾大邊疆都司與海外總督區。不說全部扭虧為盈,但至少不會再需要朝廷撥銀調度。再過個二三十年,那就能為朝廷中樞繳納賦稅了。至於黃淮水患,此乃國政,便是再難,也要治理,現在不治,後麵隻會越來越麻煩。”

曆代王朝,隻要開疆拓土,那都是要砸錢的,便是大名鼎鼎的盛唐,幾大都護府很長一段時間,都在虧錢維持駐軍與官僚係統,而且還有各種必要的基建設施驛站、官道等等)。

所以每到王朝中後期,領土必定大麵積縮水,因為中央財政扛不住邊鎮軍事與官僚行政了。

前明你既可以說他亡於貪官汙吏,也可以說他是亡在了中央財政的全麵崩盤。

就連歐洲殖民者一開始也不是就能純賺,殖民地前期同樣也要砸錢大搞基建軍事。畢竟銀子不可能憑空變出來,就是殷洲那邊的大銀礦,那也是需要砸錢先去組織開礦,吸引移民人口,抓捕奴隸與礦工,然後才能慢慢通過壓榨盤剝扭虧為盈。

陳濟這時拱手說道:“陛下,國庫雖無財政赤字,但近兩年來,沿海幾大開埠港城的地方官員多有上奏,各地物價明顯有所抬升。臣對此詳查追溯,發現沿海各地物價平均比往年都要高了兩三成,而且這個漲幅還是在與那西班牙國重開殷洲貿易後才開始。尤其去年,沿海物價漲幅再度有小規模攀升,此為殷洲西班牙與日本白銀大量流入我大明中國所致。”

剛剛才提到國庫財政歲入隱隱有些入不敷出,這會兒就又說沿海幾大港口都有大量殷洲與日本白銀流入,還間接影響到了沿海港口城市的物價漲幅。

隻能說,銀子少了是壞事,銀子太多了同樣也不是什麼好事。

正是因為殷洲、日本這些貿易重開,沿海的開埠港口才能進一步得到發展,不少內陸的富商豪族紛紛拿出銀子,投入到海貿生意中去,極大促進了大明中國的海外市場發展。

但同樣的,許多內陸豪族將家中藏匿的銀子拿出來,一次性投放到市場中,自然而然就會讓市場有些承擔不了如此多的白銀,又有殷洲、日本的全麵開埠通商,大量外來的白銀流入到中國市場。

這個問題沒辦法解決,中國的體量實在太大了,哪怕到了一百多年後的鴉片戰爭期間,歐洲殖民者靠著大片殖民地的供養,也還是拿中國沒有辦法。

鴉片戰爭就是因為英國人實在受不了貿易逆差,清朝又開始全麵禁鴉,這才選擇悍然發動戰爭,要不然他們手裡的白銀全都流入到了中國市場。

現如今的大明新朝可比另一時空的康乾盛世誇張多了,所以貿易逆差隻會比之前更加嚴重,那些歐洲殖民者肯定也會意識到這個問題,但彼時的中國可不是他們能說開戰就開戰的,更不可能靠鴉片來扭轉雙方的貿易逆差。

隻能強行硬扛過去了,好在如今的白銀還隻是流入到了沿海港口,要真正影響到全國各地,起碼還需要好幾年時間。

體量大也有體量大的好處,不至於像那些歐洲國家,尤其是現在為中國帶來大量殷洲白銀的西班牙人,他們可是切實體會過什麼叫做“價格革命”。

中國的盟友英國,光榮革命前最後一位“明君”查理二世,甚至因為國內爆發的“價格革命”,還抱怨的說出:“全歐洲都能看到西班牙的銀幣。”

這番話不僅是在說西班牙在殷洲的白銀產量太大,還在於西班牙人將大量白銀擴散到了歐洲市場,甚至連奧斯曼帝國都能看到西班牙人從殷洲開采的白銀,直接引發了全歐洲的“價格革命”。

大明中國依靠龐大的體量,倒是可以慢慢緩衝硬扛過去,隻是苦了底層百姓。

尤其是那些全靠種地收糧作為唯一收入來源的底層農民。

商人們不會受到影響,因為白銀越多,他們的利潤也越多,工人們受到的影響也有,但不會太大。

畢竟現在中國的工業革命才剛開始起步,商人需要大量工人,所以一旦物價漲的太離譜,就必須給工人漲薪來維持工業生產體係。

最終受難的隻有全靠田地收成的農民!

就算到了後世,農民……比如。

陳濟繼續說道:“如今朝廷又將在沿海部分港口城市,試點發行新式銀圓貨幣,許多海外商賈與那些歐洲商人,都更喜歡使用金銀幣來支付交易。這樣下去,白銀流入量隻會越來越多,不出十年,就會由沿海城市往內地蔓延,二十年內四川在內的極內陸省份,也會受到波及。”

朱怡炅問道:“陳卿可有對策?”

陳濟說道:“銀圓發行計劃不變,但應據實際物價變動情況謹慎處之,最好不要迅速在全國推廣。那些沿海商賈對銀圓不會抵觸,因為銀圓與銀錠兌比有利可圖。所以商賈必定會在之後請求朝廷再多發行銀圓貨幣,不可全部任由他們亂來,而且金圓貨幣十年內,最好不要發行。”

朱怡炅點頭:“此為應有之義,銀圓發行便由商部、戶部負責,務必再三斟酌。至於金圓貨幣,十年太久,便五年吧!先看銀圓發行情況,若無太大問題,可適當少量發行一些金圓。”

陳濟又說:“還有朝廷征收糧稅田賦的時候,務必要根據各地的實際糧價浮動,稅賦比率絕不可一成不變,以免造成穀賤傷農。”

大明新朝攤丁入畝,田賦征收肯定比從前更加公正,但糧價卻是一個可操作的點。尤其如今田賦已經基本都以金銀貨幣為準,許多省份已經不再征收糧食在內的實物稅,而農民賣糧大多時候都會遭到壓價行為。

如此種種,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穀賤傷農。

曆史很多農民起義,除去天災、貪官等因素,就是銀價的劇烈浮動,給百姓造成了沉重負擔。

比如明末全國範圍的農民起義,後金崛起給大明帶來的戰爭壓力隻是其次,真正根源在於明末的“銀荒”。

西班牙國王為了避免殷洲的白銀大量流入中國,對大帆船貿易加大限製,再加上日本幕府禁止開采國內銀礦,致使明末全國範圍白銀短缺,銀價由隆慶的1200文每兩,直接漲到了2500文。

隨之帶來的米價也劇烈浮動,起碼漲了三倍多,從而造成嚴重的銀貴錢賤現象。

朱怡炅點頭:“此事便交由內閣、戶部、商部負責,務必根據各地實情,定下製度,不可使田賦一成不變。所有一切,皆以地方實際糧價物價為準,不要讓農民傷的太多。”

穀賤傷農,這是必然的,隻要白銀增多,就無法避免,隻能儘量減輕農民的損失。

今天加班,累死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修仙從高二開始 我在靈夢 被AI教授坑慘的快時代救贖 永恒萬界主 乘風混沌界 五年了,全家跪求我原諒,幸有你 太子城傳奇 從趕海開始,成為全球首富 變成白毛,才不會被寵成廢萌 打獵捕魚采山貨,養八個弟弟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