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莫名有些耳熟,幾乎與明軍打過的那些清軍主將,他們的親兵或多或少都說過類似的話,而清軍與明軍之所以到現在為止屢戰屢敗,除卻戰力差距以外,至關重要的一點便是主將的逃亡。
幾乎有一半的戰敗,都是源於清軍主將或是友軍的逃亡。
divcass=”ntentadv”馮毅咬著牙說道:“走!讓督標立刻撤退,其餘人馬一律負責斷後!”
這命令送至前軍,前軍將領儘皆臉色發青,心中怒氣上湧,這位提督老爺輕敵冒進就算了,中了埋伏第一想的居然還是保存嫡係標營,還要他們來負責殿後,這簡直是不拿他們和他們士兵的命當命啊!
這話說的卻是可笑,明明先前他們還跟馮毅一樣,這下要他們斷後就立刻變了立場。
“大人,督標跑了!”卻是有將領的親兵看見了,那些督標居然全都毫不猶豫飛速往後撤離。
“蠢貨,這老賊就是個蠢貨!”這將領頓時大怒,督標這一抽身而跑,那他們這些人怎麼辦,原地等死嗎?
“我願降,我願降!”幾乎一秒未曾遲疑,這將領果斷臨陣倒戈,隨著這第一個倒戈的出現,剩下清軍將兵也是一個個跟著倒戈投降。
林俊不過花了半個時辰不到,就成功肅清了戰場所有清軍,歸降者中甚至還有著兩千餘督標清軍。
但馮毅已然不知道,也不會再知道這事兒了,就在其倉皇逃竄的時候,他又中埋伏了,這次埋伏的卻是幾個時辰前才被其奪下的宮嶺關。
原是林俊早就安排妥當,以宮嶺關虛弱誘敵深入,再讓麾下大將黃二狗,就是先前山寨扛旗的那個二狗子率領五千人將之奪回,如此前後夾擊。
十分簡陋的模仿。
馮毅僅剩不到三千督標,自然打不過黃二狗五千精銳,隻一輪衝鋒,便直接潰不成軍。
馮毅身穿盔甲,茫然無措的騎在戰馬上,看著那些正在不斷追逐砍殺自家軍隊的紅衣明賊。
“噗!”
原本就已經老邁多病的身體連日勞累之下,又經曆大起大落,精神肉體的雙重折磨下,馮毅急火攻心,一口老血噴出,隨即搖晃著摔落馬下。
眼看馮毅忽然吐血墜馬,身旁那些親兵護衛,還有高舉提督大纛的親兵一時間竟是有些沒反應過來。
還是其中一個親兵上前伸手探了探馮毅鼻息,隨即臉色瞬間煞白:“沒……沒氣了!”
沒氣了,那不就是死了?
“提督大人戰死了!”負責扛旗的親兵突然呼喊,然後扔了大纛就跑。
他這連跑帶喊之下,很快便被其餘的督標清軍聽見,本來他們就已是節節敗退,全靠求生意誌在支撐。
這下,聽到提督大人戰死,連大纛都倒了,這還怎麼打?
節節敗退瞬間變成兵敗如山倒,黃二狗也沒放過這個機會,率領大軍窮追猛打,最終,兩千餘督標跑掉者不足兩手之數,剩下不是死了就是降了。
第二日,林俊從俘虜口中得知清軍計劃,當機立斷下令全軍換上清軍兵服,隨後迅速率軍北上鎮平縣。
侯瀠沒想到馮毅會敗,還敗的那麼快,因此絲毫沒有懷疑林俊部偽裝的清軍。
戰鬥幾乎毫無懸念,潮州總兵侯瀠戰死,潮州鎮主力不是死就是降,還有些逃於山林,但已構不成威脅。
至此,清軍於潮州部署的所有軍防力量徹底崩盤,林俊毫不猶豫順勢南下直接進占潮州府城。
這次,潮州知府及一眾官吏一個都沒自殺逃跑,全部選擇了投降。
好家夥,比之朱怡炅的待遇,林俊這邊倒更像是真龍之主了。
實際這也是林俊占了朱怡炅的便宜,因為在潮州府上下看來,林俊乃是明主朱怡炅的前鋒大將,還是征南大將軍。
麾下有如此能打的悍將,那這明主朱怡炅說不得還真有幾分指望能坐天下呢?
就算坐不了天下,半壁江山應該還是可能的吧?
有了潮州府上下官吏主動投效,林俊幾乎沒費多少功夫,輕而易舉便控製了潮州全境。
這個速度明顯已經超出了何昌雲的預計,他們原本的規劃隻是先在縣城積蓄力量,暫時不去管府城,走的是緩兵路子。
可誰曾想,馮毅這個人才,送了他們這麼一份大禮。
不僅林俊沒想到,楊琳同樣沒想到,自己專程派過去坐鎮潮州前線的廣東提督,竟然還成了給潮州催命的。
要早讓他知道,說什麼他也不會派馮毅這個老蠢貨去潮州的。
這下,不僅潮州府失陷,就連廣東提督馮毅也戰死沙場。
這對廣東而言簡直就是一波大地震,坐鎮肇慶的廣東總督楊琳急忙調集廣東餘下軍隊,甚至開始抽調廣西駐軍,不求殲滅這股明賊,隻求能將其堵在惠州府,防止事態進一步惡化。
然而,屋漏偏逢有雨,楊琳剛剛集結起數萬大軍,都還沒來及開拔。
惠州府卻反了!
造反的不是彆人,正是潛伏粵東多年的天地會。
要換作以往,這些人積蓄的力量是不足以發動起事的,但現在,明賊主力南下,廣東提督戰死,加之饑荒、貪官、土客矛盾海禁搞出來的),這接二連三的“好消息”。
有如乾柴烈火,一點就炸。
惠州天地會趁勢而起,很快就聚攏了數萬人馬,直接打出了“反清附明”的大旗,歸附的附,而非光複的複。
很顯然,這些人也是聰明人,知道要拉攏外援。
林俊雖不是真的明軍,隻是借著朱監國的大勢名義,但其也知道這惠州天地會起事乃是破開廣東局麵的關鍵一棋。
林俊力排眾議,僅率領五千精銳輕裝急進,奔襲惠州。
裡應外合之下,惠州府清軍本就兵力不強,猝不及防之下幾乎一觸即潰,府城一日便破。
經此一役,粵東局勢徹底失控。
好累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