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來福啊!這大明什麼都好,奈何對這武人著實太過寬厚,竟是讓其這般跋扈,若長此以往,怕是這明廷也走不了多遠啊!”
divcass=”ntentadv”“……少爺慎言。”
“……”
且不提城門口如何,卻說那騎士帶著聖旨一路策馬奔馳,很快便抵達了行宮臨近的內閣衙門。
翻身下馬直衝入內,口中高呼:“聖旨到!聖旨到!”
這嗓子一嚎,一路上根本無人敢攔。
很快,正在與下屬們開早會的王梁二位閣老快步帶人趕了過來。
那騎士連流程都沒走,直接從行囊裡把所謂聖旨書信)取了出來,雙手呈交給了最前麵的王禮。
王禮對比了下書信上的印信,這才撕開火漆看了起來,原本凝重的表情漸漸舒展開,眼裡甚至帶起一絲掩不住的喜色。
一旁,戶部尚書陳濟問道:“閣老,監國可是有何旨意?”
“杭州拿下了。”
簡短五個字,在場原本麵露焦急的六部重臣頓時全都麵露驚喜,就連內閣二把手的梁文煊也是禁不住撫起了胡須。
陳濟麵帶笑意,趁勢問道“那監國的旨意是?”
這杭州拿下雖是大好事,但也不至於非要動用加急快馬送到泉州來,所以肯定是監國另有旨意詔令,還不會是小事。
“杭州既下,監國之意,那我大明自是要再行遷都了……”
這話一出,在場眾人明白了。
也沒多言,王禮隨即拉上幾人繼續回去開會,隻不過開會主題改為了遷都之議,同時還叫上了樞密院、軍器局以及宣傳部這三大不隸屬內閣管轄的部門。
朱怡炅這邊下令簡單,隻需說出自己要遷都就行,但這遷都具體要怎麼安排,包括人力物力的調動,官員家眷,哪些官員該跟著走,哪些可以不用走,誰先走誰後走,怎麼走都是有講究的。
而且既是遷都,那軍器局工坊要不要遷,樞密院要不要遷,要遷的話同樣也是個大工程。
除了遷都以外,這杭州既下,如此大事怎能不好好宣傳利用,好給大明政治造勢。還有就是泉州畢竟做了幾個月的大明都城,而今已然是日漸繁盛,這要是遷都杭州的話,那麼泉州府又該怎麼安排。
且,眼下大明地盤已然擴張至兩省之地,原來明廷隻有福建,所以沒設巡撫大員,可是現在大明中樞要遷到杭州,那這福建鞭長莫及,是否也該學偽清設個巡撫了。
針對朱監國的遷都聖旨,王禮這一行文武重臣足足開會商討了一個上午,眼看飯點都快到了才總算是拿出了個章程。
最終定計為三日後出發,但軍器局工坊需得先行一步,畢竟軍器局裡麵那麼多工匠學徒,算上家屬還有各種產線設施,不先走的話根本走不完。
與軍器局同樣先走的,還有內閣與各部高級大員,這自然也是為了先行將以杭州為首的行政中樞給立起來。
而且如何走同樣也都定好了,為了能儘快前往杭州,不影響朝廷的基本工作,他們決定乘坐廈門水師的戰船前往杭州。
這邊開會敲定,王禮隨即又進宮拜見王後,並將內閣擬定的方案全部說明。
三天時間一晃而過。
先是軍器局工坊的那些工匠學徒拖家帶口坐船北上,他們知道這波遷都了,怕是未來也不會再回來了,這自然得舉家搬走。
軍器局搬家遷都的同時,宣傳部那邊也開始印發邸報,然後讓各州府縣官吏,將杭州大戰添油加醋進行宣傳。
那些有文化的士紳豪族信不信不管,隻要百姓信了就行。
王禮等人安排完一應事宜,隨即便也帶上了各部主官及家眷,同樣乘坐水師的船隊北上杭州。
王後鑾駕自然也是登船起駕,其中兩千禦營隨行護衛,除去丫鬟宮女外,還帶了好幾個太醫隨侍,再算上太醫的家眷。
一行人可謂浩浩蕩蕩。
嗯……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