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坤又與眾人商議了半天,愣是沒商議出個所以然來。
沒辦法,前提條件擺在那裡,這場仗的被動方是他們,是他手裡糧草不濟,還身處兩股偽明反賊的中間,還是在野外。
divcass=”ntentadv”就算他不被夾擊,再等幾天也必定會斷糧。
一旦斷糧,則軍心必亂。
然,對麵的偽明軍營寨,卻跟他當起了縮頭烏龜。
就以清軍現在的兵力,真要強行撲過去,包不包贏不知道,但後麵肯定得一敗塗地,不論輸贏。
至於繞過去,戴坤還有另外幾個清軍將官都知道,真要是他們繞路過去,怕是營寨裡的偽明反賊瞬間就得跳出來咬他們的尾巴。
進退兩難,便是戴坤現在的處境。
與其不一樣,明軍營寨裡的楊恭雖然同樣手中糧食吃不了十天,但好歹比清軍要多幾天。
當然,楊恭自然不知道清軍還有多少餘糧,不過沒關係,現在主動權在他手裡。
楊恭雖然隻有三個鎮的兵力,但他坐擁營寨,進可攻退可守。
他已經計劃好,這幾天他就什麼都不乾了,讓士兵們除了訓練吃飯就是睡覺,同時死守營寨不出,隻派偵騎出寨監視。
以逸待勞,就硬拖。
楊恭也不是隻會一味冒險打硬仗的,時間允許的前提下,他也不是不可以耗費更小的代價達成戰略目標。
就在楊恭這邊以逸待勞,準備強行耗時間的時候,北方黃池鎮中,被戴坤留下來殿後的那一萬大軍卻是先一步完蛋了,甚至連渡河南逃的機會都沒有。
戴坤計劃的很好,黃池鎮有他留下的一萬大軍,且還是據城而守,又毗鄰長河這條退路,縱使打不過也可以渡河南撤。
而且,負責留守的清軍守將也是個心思穩重的,怎麼說也該能守上些時日。
可戴坤千算萬算卻忽略了城外的明軍,他這邊兩萬大軍渡河南下,動靜那麼大,除非明軍瞎了,要不然怎麼會察覺不到。
果不其然,鄭定瑞一發現黃池鎮清軍不太對勁,瞬間便察覺到是楊恭的計劃奏效了。
於是乎,他也不管寧國府那邊具體局勢如何,隻待清軍一走,立即便派人跑到黃池鎮城下輪流喊話。
不是為了勸降,而是單純告訴裡頭的清軍。
你們的糧道已經被斷了,就連你們家大人都帶著主力親信跑了,伱們這些苦憨憨還堅守個什麼勁。
自古攻城,攻心為上。
先不說鄭定瑞說的本來就是真的,就算是假的,這般言之鑿鑿,清軍也必定軍心浮動。
因為戴坤真的帶著主力“跑”了。
而鄭定瑞也沒給黃池鎮的清軍守將一點喘息時間,這邊喊過話,擾亂軍心以後,當即便下令發動總攻。
清軍早已軍心浮動,這下又遭到上萬明軍猛攻,炮彈什麼的如同不要錢似的往上發射,用的還是所剩不多的開花彈,攻城部隊甚至連手雷錘都用上了。
在明軍這番手段儘出,數萬大軍猛烈的攻勢下,僅僅半個時辰,黃池鎮的清軍便一敗塗地。
此時,距離戴坤南下不過兩天。
鄭定瑞僅在黃池鎮留下一鎮兵負責看守俘虜,順帶扼守黃池鎮這個長河要道。
便隨即火速渡河南下。
戴坤還不知道,自己若是再繼續耽擱下去,怕是不等先斷糧,就得被明軍前後夾擊。
屆時,便是他有孫武之能,也難回天。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