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安。”
divcass=”ntentadv”“……”
連續批了快一個時辰,幾乎都是請安奏,中間偶有幾封混入了當地情況,臂如糧食價格等關乎民生之事。
覺得合理的,朱怡炅隻加一句:“朕安,已閱。”
若不好,則批複:“糧價不宜過高。”
不行,這請安奏太多了,還大多都隻一句,這樣跟刷屏沒區彆啊!
回頭得再下個旨,讓這些地方官至少帶些實質性的東西,他又不是來聽人家問好的。
朱怡炅舒緩口氣,心中如是想道。
又翻開一封,總算不是請安奏,卻是刑部報事奏。
裡頭是關於之前清查全國兩省一京)寺廟道觀後的詳細情況,差不多是一日一奏。
跟著一起的,還有大理寺、都察院的合奏。
三司會審了屬於是。
本來一群假和尚假道士是夠不上這個級彆的,但誰讓這是朱皇帝下的令,還下旨隻要舉報就可以得到賞賜,一下子就帶動了百姓們的積極性。
還彆說,不僅抓獲了大量假道士和尚,還意外破獲了不少淫祀,其中居然連白蓮教、八卦教,乃至於天地會眾都有。
當然,這些實際都是小蝦米,而且與本宗早已無有多大關係,要不然,以明軍收編了永春天地會義軍來說,就不會再有天地會餘眾在外。
哦,他們抓獲的這個應該不算天地會,而是洪門,也是最純粹的天地會,即單純為了造反,反清複明那是後麵的章程。
這下是真伐山破廟了。
由於清查規模越來越大,刑部已然擔不起這麼大的案子了,索性就讓新成立的大理寺和都察院一並分擔,組成三司會審。
事實證明,三司會審是對的。
朱怡炅僅僅隻是拿起奏本掃了一眼,便將其猛地合上。
不堪入目,著實是不堪入目。
不愧是得道高僧!
從最開始龍顏大怒,到現在朱怡炅都已經快麻木了。
朱怡炅揉了揉眼眉,朱筆批複:“斬監候!”
沒有素服點燭,三跪請免。
這就是走個流程,而且犯人還沒審完,百官也沒空過來走流程。
不過按著目前判斬的人數而言,最終怕是能活下來的和尚道士至多不過一半。
那些判斬的,實在是過於罪大惡極,幾乎人手都沾了百姓的血,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剩下罪不至死的,則全部判去挖礦,且按大明這邊軍器局的生產進度,礦場裡的罪犯和八旗礦工,至多活不過五年。
能充當軍醫的無罪和尚、道士,居然還不到十分之一。
看來用這些人的想法是得落空了,還是得自己培養。
看完糟心事,朱怡炅隨手一筆,不知多少和尚道士人頭落地。
翻開下一封,是工部關於工作進度的報事奏。
內閣和秘書處倒是還算有點用處,知道幫他把奏本歸類,請安奏就在請安奏裡,報事奏就跟報事奏裡。
這樣倒是稍微方便一些。
工部報事奏的前半部分大致內容是報告南京紫禁城該拆的都拆了,拆下來的建材也都運走,然後還問了句,真的不用把紫禁城重修一遍嗎?
後半部則是關於南京衍聖公府的修葺,還有新孔廟的建設問題,這裡倒是比較識趣,沒有詢問要不要修孔子像。
且,裡頭還額外提了一嘴,南京士紳豪族對孔廟的修葺十分熱衷,幾乎人均捐錢捐物,工部資金已十分充裕,無需國庫再行調撥。
這倒是好事一樁!
南京士紳大族會這麼做,其實也很正常,都已經上了大明這條船,那自然是大明越強,他們越安全。
眼下,大明冊封南宗衍聖公,還要重修孔廟,這等無需上戰場,又可增強南京朝廷正統性,還能順帶討好一下朱家皇帝。
何樂而不為?
汪景祺在給年羹堯拍馬屁的文章裡,不僅把年羹堯誇得比郭子儀李靖還牛,還順帶說了一句,自古功臣沒有好下場,還說帶正字的皇帝,必定不長久,雍正能不砍他腦袋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