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攻敵所必救
九江府。
這裡地處安徽、湖北、江西三省交界處,是從長江進入鄱陽湖,直達江西首府南昌的唯一關口。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江南重鎮,早在康熙七年就被廢置,改駐南昌,此後長達一百多年再未複置。
直至嘉慶九年,才終於再度複設九江鎮總兵官。
沒彆的原因,因為席卷南方數省,重創清廷統治根基的白蓮教起義是在這一年被平定的。
康熙六十一年,建武元年的九江府,僅有一個武寧營守備後勤文職),一個把總,隸屬於南瑞鎮總兵屬,兵力不到五百。
就這還是南瑞總兵李君賢不太放心,這才建言巡撫王企埥將武寧營移駐九江府,以防不測。
這其實並不奇怪,畢竟隆科多隆大人親自率軍坐鎮安慶,又有吳國印的長江水師巡江。
偽明軍隊剛剛打下徽州府,明顯是要從婺源借道南下,出現在九江一線的概率極低。
而徽州府整個都是山區地形,補給線不說如同備哥哥那樣綿延三百裡,也必定難以派出足夠大軍南下。
所以王企埥這才果斷將手頭上精銳兵力全部調到饒州府,僅留一個千餘人的南昌守備營。
隻要饒州不失,則南昌無虞。
“楊帥,咱們不打彭澤,也不打湖口,就這麼直接去九江,會否有些太過冒險?”
唐同江站在甲板,臉上帶著疑慮說道:“若是萬一我軍在九江拖的時日太長,清軍前後夾擊,斷我糧道水路,那該怎麼辦?”
一旁的楊恭同樣站在甲板上,一手按著腰間挎刀,紅衣著甲,威風赫赫。
好家夥,怪不得進攻廣德州與徽州府的是鄭定瑞的第二軍,卻不見楊恭的第一軍。
原來是乘著唐同江的水師艦隊,一路逆流而上,跑到九江來了。
楊恭卻是不以為意:“彭澤、湖口說白了隻是沿江縣鎮,就算打下了對我軍整體戰略也無太大用處,而且我們也沒有太多兵力浪費在彭澤上麵。”
“若是見一座城池便打一座,那還不如直接與第二軍會合,一起去打徽州,這樣還更好打一些。”
楊恭說著,頓了一下,忽地冷笑道:“至於唯恐打九江時日太久……誰說本帥就一定要去打九江了?”
唐同江脫口而出:“不打九江,那我們去哪裡?”
楊恭說:“你可還記得陛下給咱的旨意是什麼?”
唐同江不假思索道:“陛下旨意,要楊帥尋機決戰,務必重創偽清主力,奪取贛北以及南昌……”
“楊帥要去打南昌?”唐同江驚呼。
畢竟是新軍出身,雖然打起水仗的風格與楊恭頗為類似,但他是以勢壓人,是狠辣,可不是純粹的莽夫。
這時猜到楊恭的瘋狂計劃,即便唐同江也一時有些不敢置信。
楊恭笑了笑說道:“南昌不僅是江西首府,同樣也是贛北中樞,一旦南昌被圍,清狗必定自亂陣腳。”
“屆時,隻要清狗一動,那我軍的戰機就來了。若是清狗回援南昌,那鄭兄他們的機會也就來了!”
“而若是清狗不回援,那咱們就順贛)江而下,攻打南昌,直取中樞。這就叫出其不意,攻敵所必救,本帥倒要看看,這清狗到底是覺得南昌重要,還是饒州和廣信重要?”
唐同江聽罷越發覺著耳熟,這不就是去年浙江大戰,這位楊大帥才用過的打法嗎?
畢竟,這可是當初當成典型在大明治下大肆宣傳,同樣也是新軍的反麵教材。
兩萬打二十萬,一個搞不好就得翻車。
不是誰都是項羽和劉秀。
這次,楊恭顯然更離譜了,不僅帶的兵力隻有兩個鎮,總計一萬人馬,而且還是直接走的水路,威逼南昌府。
不,都不算是威逼,但凡清軍在南昌的兵力薄弱,那楊恭可能還真敢打上一打。
唐同江忍不住開口發問:“可若是清軍回援,反過來夾擊包圍我軍,而鄭副帥他們沒能第一時間打破饒州該怎麼辦?”
“或者清軍不回援,但我軍兵力不多,要是同樣沒能第一時間攻破南昌,又該怎麼辦?”
楊恭再次一笑:“打仗,哪來那麼多萬全之策?即便真遇到最壞情況,咱們又不是非要打南昌?”
“調頭回去打南康、九江,亦或是乾脆順江而下,突襲瑞州,也不是不行……”
唐同江張了張嘴,這下是真無話可說了。
因為楊恭根本就沒有確定的計劃。
實際上,原本的預定計劃本就沒有他們走長江水路進兵九江這一環節,這些全是楊恭這個大軍主帥臨時決定。
結果到頭來卻是奔襲南昌,打清軍一個出其不意。
而且這南昌似乎也不是非打不可。
不過這也沒什麼毛病,尋機作戰四個字,朱怡炅早就把前線指揮權都放給了楊恭。
論打仗,還是這家夥在行。
便連兩人的參謀官,這次都沒跟在二人身邊。
明軍水師逆江而上,很快突破八裡江,越過湖口縣。
與彭澤縣一樣,湖口縣同樣一陣雞飛狗跳,在發覺反賊水師並沒停留攻城,又是劫後餘生。
過了湖口縣,就是九江府城了。
“那是什麼?”
“日月旗……不好,是反賊的水師!”
“快……快去報告幾位大人!”
城頭的值守清兵一眼就發現了江麵上的明軍水師,尤其那船上飄動的日月旗最為顯眼。
divcass=”ntentadv”一番通報示警。
很快,九江知府朱儼便親自帶著手下的屬官縣令登上了城頭,很顯然是沒有料到自己居然會這麼倒黴,能碰上偽明的水師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