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都是內定好的事情,能不全票通過嗎?
朱怡炅沉吟片刻,終是點頭說道:“既如此……朱卿。”
朱承訓出班上前:“臣在。”
divcass=”ntentadv”朱怡炅說:“朕命你會同樞密院各司,即刻著手製定淮揚戰略以及渡江戰役戰術計劃,不得有誤。”
“微臣遵旨!”朱承訓拱手應諾。
朱怡炅又說:“李卿,爾等軍器局務必要全力配合樞密院,供應戰爭所需軍備物資。不過切記不可耽誤了板甲以及火炮新鑄之事。”
“微臣遵旨!”李老漢忙不迭點頭。
“王卿、梁卿,內閣六部同樣不可馬虎,定要全力配合樞密院以及軍器局,此戰關乎我大明國運,決不能有絲毫怠慢。”。
“微臣遵旨。”
王禮、梁文煊兩人齊聲應道。
說罷,朱怡炅這才看向宣傳部的呂猶龍,說道:“呂卿,宣傳部這邊也要抓緊,西線大捷一事務必要儘快刊印出來,讓我大明治下子民,還有天下人都知曉。”
“微臣領旨。”
“……”
一通吩咐下去,所有人都被分配了任務。便是三法司和鴻臚寺那邊,也被好生督促了一番。
雖然打仗用不著他們,但也不能懈怠了。
大明朝廷,不養閒人。
此事議完,朱怡炅又簡單督促勉勵眾人一番,隨即這才放人離開。
而以王禮為首的內閣及各部院大臣,幾乎是忙不迭就走。
正如朱怡炅所言,這渡江戰役可是關乎大明國運,萬萬不得馬虎對待。
而且,眼下正值夏季,他們這場仗打的已經夠久了,必須儘快發動,儘快結束。
畢竟,在夏天打仗,本來就非常罕見了,便如軍隊夜襲一般。得虧明軍這邊都是職業士兵,無需回去幫襯農事。
眾人匆忙跑回去乾活,而朱怡炅同樣也開始了日常工作——批奏章。
後麵的日子裡,大明這個戰爭機器也在中樞命令下,再次全力開動了起來。大量物資被樞密院調運前線軍需,西線那邊仍舊還是老樣子,由第一軍、第二軍、第四軍負責。
而東線,渡江攻打揚州的任務,最終卻是落在了第七軍的頭上。
這也是大明為數不多的純血新軍,其餘第五軍、第六軍、第八軍,全都有著偽清降兵在裡頭。
第九軍則被直接整編為了備軍。
正好,第七軍並未打過多少仗,現在卻是正好用渡江戰役,來好生練一下兵。
……
江西,南贛。
自從楊恭發兵突襲安慶,黃殿的第四軍便被帥令暫緩了南線攻勢。
當然,以他第四軍的兵力,控製贛北已經很不容易了,繼續南下也確實太過冒險了些。
不過,黃殿和明軍這邊卻不知道,他們這邊害怕被包圍夾擊。但整個南贛全員上下,其實早就期盼著明軍趕緊打過來了。
畢竟,現在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南贛已經保不住了,東邊是反賊,南邊是反賊,北邊還是反賊,也就西邊仍是清廷的地盤。
但這有屁用,湖南那邊的清軍保住自身都夠嗆,哪還有能力支援南務。就算有能力支援南贛,他們也沒那個權力。
這可是跨省作戰,便是湖廣總督當麵,沒有朝廷調令,也不能私自調兵去南贛。
這一套看似很雞肋,實則卻是清廷煞費苦心,防備地方坐大造反的一套製度。
然而,黃殿這邊不進兵了,南贛總兵李登科也摸不清明軍是什麼想法,同樣不敢輕舉妄動,大家就這麼揣著明白裝糊塗。
本來,這沒啥問題,最多也就是多等等而已。
但問題就在於,這些南贛的地方官們不老實,他們雖已打定主意要躺平。隻待大明王師一來就簞食壺漿、開城獻降,但這不還沒來嘛,自然該乾嘛乾嘛。
撈錢的繼續撈錢,欺壓百姓的繼續欺壓百姓。
畢竟,這明軍一來,誰知道自己還能不能繼續當官,傳言終究隻是傳言。
與其把命運寄托在彆人身上,不如自己掌握命運。趁著現在還是官趕緊多撈點,錢這東西可是不論何時何地,那都是有用的。
就連南贛總兵李登科也是這麼想的。
但,眾所周知,南贛這個地方很複雜,到處都是山民客家人。這些客家人從來就不喜歡清廷,更確切來說,是他們壓根不喜歡朝廷和官府。
有清一朝,南贛一直都在造反,跟特麼玩兒一樣。
於是乎,就在南贛總兵李登科會同南贛地方官吏的不懈努力加倍盤剝)之下。
南贛反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