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鹽法改革
大明建武元年,公元1723年。
六月二十。
南京皇宮。
禦書房。
朱怡炅照常批閱奏章,雖然如今江南的形勢已日漸明朗,但他這個實質意義上的開國皇帝還是不能有所懈怠。
不僅是他,便是內閣各部院,同樣也是每天忙碌個不停,一年到頭是一天假期也無。
不過,大家夥倒都是樂哉其中。
畢竟,這可是開國創業,比不得給彆人打工上班,現在努努力,公侯之位也不是不可能。
秘書閣顯然已經熟悉了朱皇帝的做事習慣,直接將軍務以及樞密院的奏本放在了最上麵。
翻開第一封奏本,是從南贛送來的軍報。樞密院已經在上麵給出了處理意見,秘書閣按例也提出了一些修正,說的都很有道理。
黃殿公然違抗軍令,擅自調兵南下。雖然事後在奏本裡主動認罪,但犯錯就是犯錯,罰是肯定要罰的。
不過,黃殿卻是趁此機會拿下了南贛,這又是軍功,還是大功一件。
樞密院認為這是功過相抵,可稍加敲打一番。
秘書閣則認為,懲罰必須給到,但同樣賞賜也要給足,即恩威並施。
兩邊的意見都有道理,前者是站在人情角度,後者是站在製度的角度。
朱怡炅思忖片刻,提筆批複:“國有國法。”
畢竟現在已經是皇帝了,所謂情分不能大於一切,尤其是皇權。
黃殿這次擅自行動,違抗軍令,影響太過惡劣。
若是成為風氣,那未來中樞的威嚴何在?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秘書閣和樞密院的不同。
前者始終站在皇權的角度思考問題,後者則更處事圓滑。
想了想,朱怡炅又在後麵加上一句:“卿亦當好生思量。”
至於這話是對誰說的,就看樞密院自己怎麼想了。
批複了南贛事宜,調兵支援這些樞密院早已做出安排。他這邊一批複,那邊就可火速調兵支援了。
拿出第二封,是淮南楊恭的奏事。
主要就是關於淮南戰事的記錄,順帶請求援兵,駐防淮水。
同時,也跟南京報賀,大明中都鳳陽府拿下了。
對此,朱怡炅心中並無多少波瀾,這中都鳳陽無非就是老朱的老家,還有大明祖墳所在地而已。
大明還在浙江時,若拿下鳳陽,或許還能振奮一下。但現在連江南都已經基本全占,這鳳陽府已然沒有太大意義。
隻能說聊勝於無吧!
樞密院和秘書閣這次意見倒是很統一,都是建議皇帝應該在鳳陽邊鎮安定以後,擇日或親自前往,或派代表前往,祭拜和修葺一番明皇陵。
朱怡炅提筆朱批:“可。”
派人祭拜一下而已,也耽擱不了多少時間。
批完繼續往下翻,總算翻到了最近的軍報。
居然還是揚州來的加急奏報。
翻開隻看了幾眼,朱怡炅瞬間臉色一沉,隨即開口說道:“來人!”
“陛下!”
馬上有當值秘書官入內。
“立即宣召內閣六部來禦書房覲見。”
“臣遵旨。”
這個秘書官看到朱怡炅臉色凝重,連忙便小跑著下去叫人通報內閣各部。
這些負責通報的人都是有馬的,主要是內閣六部三法司等機構,並不全是圍繞皇宮搭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