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清順帝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16章 清順帝(1 / 2)

第216章清順帝

編修《清史》,這是新朝才有的權力。

一旦開編,便意味著偽清在江南徹底翻篇,政治意義非凡。

這也是為啥禮部左侍郎會來上奏此事,明顯就不是奔著修史去的,更多還是為了政治影響。

隻是,現在修《清史》未免還是太早了些。偽清不僅富有大半江山,而且明軍也還沒攻入北京。

沒有偽清曆代皇帝的實錄和史稿,拿什麼修《清史》,瞎幾把亂編嗎?

不過,相關的機構倒是可以先立起來。

唐朝以前,普遍都是私家修史,直到李二鳳開設史館,並選任史官,由宰相監管,這才確立了官修史書的製度。

到了北宋,製度進一步完善,並設立了起居院、日曆所、實錄院、國史院、會要所、玉牒所五大專門機構。

其中,實錄院、國史院為專管前朝修史的機構,偽清國史院甚至持續到了民國。趙爾巽後來在國史院修《清史》,國史院改名為清史院。

而會要所的職責與朱皇帝現在的秘書閣高度重合,倒是不需再設。

起居院、日曆所一聽名字就知道是乾嘛的,玉蝶所為記錄皇室宗親大事。

而皇後即將臨盆,這大明第一個正統皇嗣即將誕生,玉蝶所也可搭建起來了。

朱怡炅隨即提筆朱批:“修史且不急,可先擬定廟號、諡號。”

這也是禮部左侍郎蕭仁方奏本裡寫的,顯然是料到了皇帝大概率會不同意。

畢竟啥也沒有,北京故都都不在手裡,怎麼修史?

但不修史,卻可以先給偽清聖祖康熙爺先上個廟號、諡號什麼的。

雖然大明這邊人人痛斥偽清,不過該修《清史》還是要修,政治輿論不能丟。

而能被新朝上廟號、諡號的一般都是前朝末代皇帝,再往後即便登基了,也不被視為正統。

至多被視為延續,這實則是一種政治輿論攻勢。

例如朱元璋為元惠宗上諡號順帝,就是默認其為大元蒙古國的末代皇帝。即便後來元廷退居草原,明軍三路北伐無功而返。

但元朝至此也變成了北元,即大明認可北元為元朝的延續,卻不認可它就是元朝。

一如大順和大清剛剛攻入北京,南明退居南京,這兩位便迫不急待給崇禎上廟號、諡號一樣,就是要從政治法理上將明朝定死。

後麵的南明不再被視為大明,這也是為啥大清滅南明,卻沒有讀書人過來提筆揮斥。

不僅僅是因為讀書人大多都做了帶路黨,還是在於從政治法理上,南明和大明已經分割。

清廷斥責南明為偽朝,卻尊奉崇禎正統。

……

跟著奏本批複下去的,還有禮部左侍郎蕭仁方正式遷調國史院主官,專司《清史》編修的任命。

禮部左侍郎官軼正三品,而國史院為偽清內三院,後來改為內閣,官軼正二品。

這等於原地跳兩級。

蕭仁方激動之餘,迅速帶著人手上任。

而原來的禮部右侍郎同樣得了便宜,順勢平調左侍郎。

古代以左為尊,右侍郎與左侍郎雖然品級上一樣,但右遷左就是升官,反之就是貶職。

不過幾天時間,蕭仁方負責的國史院便將整理出來的廟號、諡號都呈遞到了朱怡炅案前。

朱怡炅隨手翻看了一下,每個廟號、諡號還有對應批注,總體來說大多還算中肯,不褒不貶。

正如滿清給崇禎上廟號懷宗,諡端皇帝,陵曰思陵,南明則是追思宗烈皇帝。

懷宗、思宗皆為亡國之君廟號,無關褒貶。

端,克己知禮,烈,剛正曰烈。

朱怡炅隻略一思考,便說:“昭宗順皇帝吧!”


最新小说: 流動小吃攤:食客天天催我快上班 創造相聲小品,我成為娛樂圈校長 我和僵屍有個約會我的年少輕狂 我從遊戲開始,打造科技帝國 我也穿越到1987年了? 逆天師尊:徒弟越強我越無敵 你為白月光守身,我離婚再嫁你哭什麼? 不想當大師兄後我開始聽到心聲 穿越我在科技發達的星際苟活 超神:劍術之巔,賽博劍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