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擴軍預備役
十月已至寒冬。
不光江南,北方也開始下雪,天氣越發陰寒。
饒是雍正再不願意,也隻得暫時息兵停戰。
要不然不說西北邊軍和盛京索倫兵能不能頂住,至少運糧民夫肯定撐不住。
而且,如今清廷失去漕運,糧食全靠湖廣車馬走運,還有地方上自給。
這大雪一下,糧食輸送的損耗和難度隻會越來越大。
沁州,伏牛山此伏牛山非彼伏牛山)。
劉儒漢的日子同樣不好過,大雪逼走了雍正,同樣也讓他不得不趕緊找到一塊落腳點。
且,糧秣儲備絕對不夠,這個冬天,怕是得有不少人跟著他大漢王餓死或者凍死在山上。
“父親,都安頓妥當了。”滿麵胡須茬子沒空剃的劉恪握著刀上前說道。
他是劉儒漢的兒子,也是原來八卦教的第三代教主。
這位老兄在乾隆朝甚至還做過州同知,對於教主之位並不熱衷。
不過這次,他老爹親自帶頭造反,甭管心中怎麼想,劉恪都得跟著一起造反。
“嗯。”
劉儒漢微微點頭,說道:“今年這雪,不知道又得死多少人……”
說著,又沉聲罵道:“奶奶熊的,這幫清狗給老子等著,老子早晚要帶著人馬殺進京城,奪了鳥位。”
劉恪默不作聲,心裡實際並不認同。
畢竟他們就是被清狗攆上山的,好在清狗不熟悉山裡地形,加上大雪。
否則他們早就撐不住了。
……
南京。
皇宮,禦書房。
朱怡炅正召集內閣各部、樞密院在開國事例會,商討未來大明的戰略規劃與方向。
此刻,樞密院的朱承訓正侃侃而談道:“啟奏陛下,經臣與樞密院各司房初步規劃,新軍目前預計尚需擴軍六萬,共計兩個軍的編製。”
“加上原有新軍八路,總三十萬新軍部隊。這隻是初步規劃,未來明年亦或是後年,新軍可能仍要繼續擴軍……”
話音才落,戶部尚書陳濟便搶著開口說道:“陛下三思!而今寒冬已至,各地都有因大雪而受災,急需中樞撥款賑濟。”
“加之明年開春選秀,宣傳部已然將之發出。如此多開銷,若要繼續擴軍,國庫存銀怕是實在難以支撐。”
這次,陳濟卻是學乖了,知道要先發製人。
上次這幫人一個個又是擴軍又是乾這乾那,全都要錢。
問題他最後一個說話,還沒辦法拒絕,隻能硬著頭皮,國庫空的連老鼠都不願意跑了。
現在好不容易國庫有了些存銀,倒不是拿不出兩個軍的募兵款。
但聽樞密院的意思,明顯後麵還要繼續大量擴軍。
如此窮兵黷武的搞法,戶部就是有再多錢糧,也打不住啊!
朱承訓說:“陛下容稟,而今我大明已然坐擁江南半壁,原有新軍八路實在捉襟見肘。”
“若不行擴軍,一旦偽清自淮水、長江兩路夾擊,再聯合廣東林賊自南贛侵襲,我大明將極易陷入包圍,而顧此失彼。”
陳濟連忙問道:“可是朱樞密,若行擴軍,那這六萬新軍的錢糧從何而來?”
朱承訓說:“陳尚書既是戶部尚書,自當想想辦法,某隻是樞密使,還無權過問錢糧之事。”
陳濟一聽,瞬間氣炸:“想想辦法?這錢糧如何能想辦法?”
眼看兩人似要在陛下麵前吵起來,王禮及時出麵打圓場:“陛下,臣以為朱樞密雖言辭有些過激,但所言亦是有理。而今偽清未滅,我大明雖複江南半壁,這擴軍之議確屬迫在眉睫。”
一句言辭過激,一句迫在眉睫,既是在為二人說話,同樣也是在刻意警告。
這可是在陛下麵前,不要忘了自己臣子的身份!
朱承訓和陳濟當然不是傻子,瞬間明白了意思。
這就是語言藝術了。
而且,王禮也不是純粹出來打圓場的,他同樣是猜出了皇帝的態度。
開始就沒有明確反對樞密院的擴軍計劃,這就基本不用再說了。
陳濟這麼爭下去,不僅爭不過,反而還會讓陛下心生惡感。
不得不說,王禮彆的不提,至少這手揣摩聖意,倒是練的爐火純青。
正因如此,朱怡炅才會選他當首輔,即便未來讓鄔思道入閣,也沒有想著要取代王禮的首輔地位。
這朝廷隻能有他一個聲音!
朱怡炅微微點頭,正式拍板道:“嗯,樞密院所奏不無道理,新軍擴軍乃必行之議。”
說著,抬眼看向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