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曾靜案
轉眼已是陽春二月,大明真正意義上的首次春闈終於要來了。
去年的登極恩科不算。
登極恩科,顧名思義,加恩科考。
而且,那場登極恩科,嚴格來說隻能算是大明建製以後的一次嘗試,從原來的割據軍閥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封建王朝。
所謂春闈,便是春天的會試,也叫春試,曆時九天,分彆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共三場,每場三天。
與之類似的,秋闈鄉試)也是如此,同樣曆時九天,隻不過日期是在八月初九、十二、十五,也是三場三天。
所以也常有春試、秋貢之名。
全國會試、鄉試都是統一三年一考,殿試跟在春闈後頭,通常放在四月。
去年的登極恩科,實際就是把會試和殿試合在了一起。
外麵暗流洶湧,卻是絲毫影響不到大明江南地區的開科取士。
不光是南京、閩浙,就連新占的淮南、江西同樣也是參考者甚多。
禮部方麵已經確定,今年春闈人數將會遠遠高於去年。
這除了大明已經展現了自己的實力以外,同樣也在於禮部和宣傳部聯合下發的布告。
按著皇帝的旨意,過了今年的春闈,所有偽清功名都將徹底作廢。
也就是說,要是今年這次再不去考,那這些偽清的舉人們,可就都得重頭再來,從童生試開始考起了。
不提重來一次,還是大明的科舉,能不能活著都是兩說。
而且科舉又是三年一考,這得等到什麼時候?
雖明知這是江南的明廷在逼著他們這些士人站隊,但沒辦法,明白歸明白,該站隊還是得站隊。
數十年寒窗苦讀,可不就是為了這點功名利祿。
所謂學成功與名,貨與帝王家。
做大清的官和做大明的官,又有什麼區彆呢?
好吧!
經過長達一年的統治和沉澱,這些江南百姓已經開始漸漸習慣大明的存在了。
就連原來還會私下罵兩句偽明的文人士子,此刻也都是一口一個大明,一口一個朝廷。
這是個好兆頭。
民心所向,往往就是出於這些細節。
禮部那邊好在提前準備了,倒是沒有太過慌亂,一切都是進展的井井有條。
整個南京城也隨著大批趕考士子的加入,變得愈發熱鬨繁華起來,擺地攤的甚至都為了搶個好位置而當街鬥毆。
好在官府衙門及時出手維護治安,這才沒有鬨出什麼亂子。
……
湖南,郴州府。
永興縣。
縣學老師曾靜一如往常一樣,準點下學,但今天他卻沒有回家,反而是簡單理了理衣衫後徑自來至一處茶樓。
茶樓中的一處桌位,愛徒張熙早已等候多時。
“先生。“見曾靜來了,張熙連忙起身執禮。
曾靜坐下便問:“敬卿,為師要你查的可都查清楚了?”
張熙連忙掏出一份包裹嚴嚴實實的邸報:“先生,這就是那偽明最新一期的邸報了!”
其實不是最新,已經是個把月前了。
曾靜卻似臉色不愉,訓導道:“為師說過多少次,偽明乃嗎狄酋偽朝的汙蔑,今後不可再對我大明天子如此不敬了。”
張熙聽罷連忙點頭認錯:“先生教訓的是,弟子知錯。”
“嗯。”曾靜這才滿意點頭,這才繼續看向手中邸報。
曾靜,號蒲潭先生,性迂闊,喜談道學。最重要的是,這人有反清思想,甚至為之付諸了行動。
隻是這個行動能力,卻著實叫人不敢恭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