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湖口大捷中)
舍堅而攻瑕?
不得不說,這是個好主意。
五萬清軍被堵在小小的九江城下,寸步難進。
繞行又是不可能的,九江不克,清軍無論東進、南下,亦或是北上,都有腹背受敵的風險。
可若是舍棄九江,隻留軍圍困,主力則轉攻湖口,那就不一樣了。
九江—湖口防線是一體的,湖口一失,九江必不可保。而同理,九江先失,湖口也將難以保全。
當然,這並不是重點,重點是清軍此番東進九江,五萬大軍都被堵在小小的九江城下,出師未捷便損兵折將。
這對大軍士氣損傷極大,所以隆科多現在急需一場關鍵性的“大捷”來重振人心。
五萬大軍打不下來九江堅城,但不至於連兩個鎮城都打不下來吧?
而且,正如戴坤憂心忡忡所說的,清軍也不能在九江耽擱下去了。
他們這邊大張旗鼓,明軍不可能不知道,說不得已經開始調兵遣將,所以隆科多必須快些攻破九江,爭奪戰略主動權。
隆科多深思熟慮後點頭說道:“好,既如此,那便依諸位所言。待此間戰了,本帥親自為諸君上奏請功!”
“謝大帥!”
眾將大喜,連忙拱手。
計定,隨即簡單商議了一番個中細節。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隆科多卻是打算親領大軍,而戴坤所部淮軍則留駐九江,繼續圍困,並伺機而動。
翌日。
隆科多親自督率水師艦隊,猛攻鄱陽湖口木簰水城。
木簰水城,顧名思義,就是用木簰組成的水上城寨,是黃殿趕修打造而成,幾乎封堵整個彭蠡口。
清軍不論是要過彭蠡口,還是拔除明軍湖口據點,都必須先破壞木簰水城。
“轟轟轟!”
清軍水師艦隊毫不遲疑,對著明軍鋪設的木簰水城就是瘋狂開炮,同時不斷逼近,試圖強行登陸作戰。
駐守湖口鎮的黃殿同樣也不含糊,連忙下令火炮對準江麵的清軍戰船炮擊。
“轟轟轟!”
明軍火炮陸續射擊。
炮彈如同不要錢一樣,瘋狂朝著清軍戰船傾泄火力。
清軍水師也是發了狠了,吳國印甚至親自率領旗艦衝陣。
再不衝不行了,此戰可是隆大帥親臨,這意思幾乎不言而喻。這次要是再不拚命,怕是也不用再考慮回不回去的問題了。
至於投降?笑話,他都已經被抬旗了,且不提待遇如何,吳國印可是打聽過明軍那邊對於旗人俘虜是怎麼個處理法。
他已經沒有回頭路了。
水師旗艦帶頭衝陣,其餘戰船自然無法,隻能不顧危險,發動猛攻,明軍亦是死命防守。
雙方大戰十分慘烈,幾乎每一刻都有士兵被送去見龍王。
這裡頭有明軍,也有清軍。
水戰持續約莫一個時辰,明軍終究還是頂不住了。
黃殿手中隻有五千戰兵,兵力嚴重不足,援軍還沒到。
最終,明軍湖口防線大敗,鋪設的木簰水城全部被清軍破壞,但清軍水師同樣傷亡頗大,就連吳國印的旗艦座船也多處受創。
可謂是兩敗俱傷!
隆科多這邊督率水師猛攻湖口。
而另一邊,隆科多的綠營新軍則由一個叫吳紹安的總兵官親率,前往攻取湖口對岸的梅家洲。
隆科多的戰略部署並無什麼問題,很常規的水陸並進。
就算湖口、梅家洲的明軍知曉,也很難相互援救,隻能被逐個擊破,而這兩鎮一破,那九江就唾手可得了。
隻不過,隆科多設想很好,但他卻是忽略了一個問題。打仗不僅要靠戰略,還得靠人,靠將領、軍官、士兵的個人素質與能力。
既然梅家洲、湖口兩鎮防線如此重要,明軍又怎麼會不在此部署能打善戰之將?
吳紹安,名不見經傳,隻是曆史的分界線下,被隆科多就地提拔起來的一個總兵官。
而明軍這邊坐鎮梅家洲的卻是李勇,作為義軍早期的老將,能成為起義集團的核心,怎麼可能會是個易與之輩。
尤其這廝先前跟著黃殿,兩人僅率不到兩千兵,就敢去衝台彎幾萬的叛亂軍。
哪怕叛軍多數都是山匪流寇,那也是好幾萬人了。
現在李勇有五千兵馬,又是守城一方,而吳紹安手裡雖有三萬綠營新軍,但綜合士兵素質等對比,二者其實也就半斤對八兩。
而且李勇也不是一味固守,從清軍打九江時,他就已經趁機安排民夫士卒,抓緊時間瘋狂加固壘厚城牆,深挖壕溝木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