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cass=”ntentadv”湖南亂成一鍋粥的同時,湖北這邊也不安生。
鄭定瑞西征大軍突破黃州府,進兵武昌、漢陽二府。
明軍其實可以不用分兵,直接從江西調兵就能解決問題。
但卻有另外一個問題,明軍的糧食不夠了。
雖然皇帝讓他統帥西征大軍,並江西兵馬調動。
可不說南贛了,隻南昌的兵馬一動,加上運糧的船隊民夫,肯定趕得上一場十萬人的大軍團作戰了。
而今,夏季倒是過去了,氣候也適合出兵了。
可大災帶來的饑荒去給大明鬨得夠嗆。
建武二年夏,通州大饑。
還就在南京旁邊,饒是朱怡炅早有準備,大明君臣也給這場饑荒鬨得是焦頭爛額,好不容易賑濟下去。
就在鄭定瑞出兵不久,浙江嘉興府也鬨起了饑荒。
原因是大旱。
災年往往要出二愣子。
有明廷大臣認為皇帝連年征戰,擅動刀兵,勞民傷財,致使上天震怒,這才降下災禍。
然後跑來上奏,請皇帝下罪己詔。
關鍵這套說辭,居然還挺有市場的。
他們的根據就是,如果不是上天震怒,那為何隻有江南大災,而且還連續不斷。
對此,朱怡炅早有預料,畢竟古人總喜歡在天災人禍以後,讓皇帝下罪己詔。
最直觀地例子就是前明的崇禎帝,直接被逼的在位十七年下了六道罪己詔,堪稱曆代帝王之最。
尤其最後幾年,幾乎一年一道,問題自然也是一點沒解決,反而加速惡化。
朱怡炅肯定不是崇禎,凡是上奏要他下罪己詔的,一律被他批駁怒斥:“卿為國朝重臣,理當為君分憂,何故要君父下罪己詔,聖賢書是讀到狗肚子裡去了嗎?”
就這麼直白,對待這些文人,就該這麼罵。
不過朱怡炅還算留了點餘地,沒有直接怒而貶謫,隻是嚴厲警告了一下。
畢竟,一個皇帝若是動不動就罷官殺人,那他就是廢物這是康熙說的,俺覺得挺對)。
不過再有下次,朱怡炅就要叫都察院、錦衣衛去明察暗訪了。
而大明的饑荒天災雖然此起彼伏,但好歹去年朱怡炅就已經利益官方權力強製推廣玉米紅薯。
雖然有些麻煩,但加上海外買的暹羅稻米,勉強還能兜得住,甚至還能支撐大軍征戰。
不過,朱皇帝也就這一擊之力了。
南北兩線同步開戰,還連番大戰,大明的國庫已經有些入不敷出了。
糧食確實擠一擠總會有的,但再擠也撐不住這麼耗啊!
大明現在就是在硬撐,這場武昌戰役不僅不能動靜太大,而且還得速戰速決,打完就得休養生息。
畢竟明年這江南的大災饑荒還得繼續,隻能說朱怡炅運氣好,也不好。
卻說武昌那邊,鄭定瑞還是分兵了。
不過鄭定瑞想法不同,他並非分兵進攻武昌、漢陽。
而是分出一鎮兵,繼續走水路前往武昌,而餘下大軍則全部改走灄江。
他要繞後。
累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