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皇上,該修皇陵了!_康乾盛世,我吃定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 第269章 皇上,該修皇陵了!

第269章 皇上,該修皇陵了!(2 / 2)

而且說是低價,也隻是相對於國內稻米的價格,這些商人實際還是有的賺。

大明沒搞以工代賑那一套,這在古代不現實,尤其還是饑荒之年。

divcass=”ntentadv”戶部的賑災流程很常規,先是拿出糧食賑濟災民,再收攏流戶百姓,並現場編戶齊民。

隨後這才安排災民逐步恢複屯墾,並且凡是被官府救濟過的災民,必須種植紅薯、玉米、土豆這些高產作物。

官府會借給他們種子、農具與耕牛,沒有利息,隻要將高產作物種滿一整年就可。

這是在利用賑災的機會,強推紅薯、玉米了。

隻要百姓堅持種過一年,那就必然能體會到高產作物帶來的好處。再加上大明朝廷不像滿清那樣,既鼓勵百姓種紅薯,又拒絕以紅薯繳納稅糧。

與前明中後期的老朱家一樣,不僅大肆發行寶鈔,甚至連宗室俸祿都有大量寶鈔抵扣,卻又完全不以寶鈔為稅。

純純耍流氓。

“戶部這次卻是做的不錯。”

朱怡炅微微點頭,提筆朱批:“戶部辦事得利,卿當勉之。”

看完了戶部,朱怡炅又拿起工部尚書李伯遜的奏本翻閱。

“臣恭請重修紫禁皇城!”

開篇就讓朱怡炅直皺眉頭,耐著性子看下去,這才臉色稍稍緩和。

李伯遜並非是在嘩眾取寵,故意引起皇帝注意。

此前朝臣建言重修南京紫禁城,被朱怡炅以耗費太大,過於鋪張浪費為由拒絕。

但實際上,內部六部為首的大明朝臣卻是從未放棄過這個想法,倒不是他們真的關心皇帝住的好不好……應該說也有關心。

因為皇帝住皇宮,除了表麵的奢侈享受以外,也有著巨大的政治意義。

先前大明這邊長期處於征戰狀態,不僅確實擠不出錢糧修皇宮,同時也沒那個精力和閒心去關心這些雜事,所有財政力量幾乎都在為軍事服務。

但現在,南北戰場大捷,甚至南贛還出乎意料的拿下了湘東半片,打通了明軍進兵湖南的橋頭堡。

滿清大敗,損失慘重,天下形勢已然漸漸明朗。

李伯遜作為工部尚書,這時候舊事重提,請旨重修皇宮,自然也合乎情理。

不說彆的,隻從人心角度,皇宮代表著皇帝的麵子,朝廷的威嚴。

這個兩江總督府改建來的嚴格來說壓根不能算是皇宮,大確實足夠大了,也能滿足明廷君臣的朝會工作需求,但其充其量隻能算是個行宮。

且不提天下人知道會如何想,就今後有外藩朝貢大明,聽聞天朝皇帝的皇宮居然就是個地方總督府改建來的行宮,那這也未免太過掉價了。

官方點的說法就是,會影響到大明的國際影響力。

哪怕現在不修,那也得先定個章程出來。

即便是不修的那麼豪華,但至少麵子工程得有。

而且,除了請旨翻修紫禁城,工部還隱晦的提及了一下:皇上,該給皇陵選址了。

給誰選皇陵,自然是皇帝自己。

嗯,朱皇帝人還活著,甚至後宮都沒幾個,嫡長子加獨子也才一歲不到,就要開始給自己修皇陵了。

這很正常。

古代皇帝,基本都是登極時就開始給自己修皇陵,直到駕崩,皇陵才停修。

真正死後才修皇陵的,有且隻有宋朝,原因在於趙匡胤。

至於到底為啥,這不用說,應該都明白。

朱怡炅看完,細細思索片刻,提筆朱批:“紫禁城翻修之議,可先就此定個章程,切記不可太過奢華。至於皇陵選址,朕自有主張,且容後再議。”

皇帝的朱批也有很直白的,比如雍正就對田文鏡批過:朕就是這樣的漢子。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


最新小说: 重生文裡的炮灰學渣路人甲 嫂子,我真是神帝 我演個九千歲,你們說我真閹了? 天眼鑒寶:古玩奇行 鎮天神祖 我靠避凶天賦苟道長生 血之孫吳 讓你當特工,你成特高課課長了? 民國從小混混開始無法無天 軍工廠風雲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