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煊倒是看得開:“前明太祖、太宗二帝不也是如此,對北元頻繁用兵,我大明奴兒乾都司便是從此而來。還好陛下自有分寸,這琉球到底隻是嗟爾小國,我大明如今財政倒還能夠支持。”
divcass=”ntentadv”朱承訓在場裡最年輕,一時有些插不上話,索性說道:“諸君,既然陛下聖意已定,應當不日就會下達聖旨,某便先回樞密院準備了。”
四位閣臣,兩人留下,兩人告辭。
本以為這次把他們召集起來是為了何事,卻不想又要擅起刀兵,還是要滅一個藩國。
琉球運氣不錯,作為大明“活”過來以後第一個朝覲藩國,直接得了入大明籍的賞賜。
可喜可賀!
……
短短數日。
內閣六部、樞密院、宣傳部紛紛為吞並琉球國做起了戰前準備。
就連國史院的蕭仁方也得了任務,那就是從史書上搜集琉球自古以來就是中華領土的依據。
雖然朱皇帝已經一言而定,但下麵朝臣肯定是不能讓皇帝和大明吃相太難看,哪怕編也得編個出師有名。
嗯,自古以來嘛!
蕭仁方得到任務,也是頗為頭大。
琉球國他確實知道,可也就知道這是個海中島國,其他啥情況,那是一概不知。
可皇帝既然下旨,那也隻能硬著頭皮乾了。
在組織人手連夜翻閱朝廷典籍,還真就讓他找到了一些東西。
據《隋書》載:“隋大業元年,海師何蠻等,每春秋二時,天清風靜,東望依稀,似有煙霧之氣,亦不知幾千裡。三年,煬帝令羽騎尉硃寬入海求訪異俗,何蠻言之,遂與蠻俱往。同到流求國,言不通,掠一人而反。”
這裡頭的流求就是琉球嘛,連名字都差不多。
又言隋煬帝曾三征流求,直至流求國歸於漢土。
這就表明至少一千多年前,流求就已經是中國故土了。
好吧!就是純胡說八道。
隋書裡的流求,更大概率應該是台彎,也隻有台彎符合被隋軍征討,甚至按隋書裡打山地戰的條件。
但這無所謂,左右皇帝要的就是一個名頭而已。
而且,除了這個硬湊出來的,蕭仁方還在翻閱檔案的時候,順帶彙報了另外一個消息。
那就是琉球王並非正統直係!
“此言當真?”朱怡炅看到這裡,有些發懵,這觸及到了他的知識盲區。
蕭仁方連忙解釋道:“回稟陛下,此消息千真萬確,甚至已被偽清官府收為檔案記錄。”
這事是真的,早在大明成化五年,琉球國重臣金丸悍然發動政變,殺末代琉球國王尚德一家,並改名尚圓,冒名請求明廷冊封。
明廷不知情況,還真就冊封了。
等到後麵知道,卻已經晚了,木已成舟。
而且琉球本質對大明而言無足輕重,那位篡權的尚圓王又繼續奉大明為宗主國。
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清廷自然也不可能不知道這事,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誰會給一個死人報仇申冤?
朱怡炅撫掌讚道:“國史院此事辦的不錯,讓宣傳部再潤色加工一番,便發布出去吧!就說這琉球國不僅首鼠兩端,一國事二主,其國王還是弑君奪位的叛臣後代。”
“既是叛臣,那我大明理所當然該主持公道。本該滅其國,再擇一王室之人,承襲王位。奈何尚氏王族不存,那就依大明藩國例,除國置縣吧!”
蕭仁方連忙恭維道:“陛下聖明!”
史書將琉球的兩段時間分為第一尚氏王朝和第二尚氏王朝。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