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戰後
南京。
鬆茗茶坊。
茶坊便是茶樓,清時稱茶肆,明時稱茶坊,崇禎年間還有個彆名叫“露兄”。
這處茶坊的老板很顯然是在有意迎合新朝,南京城中與其一樣的還有許多家。
“哈哈,”一儒袍士子手持一份最新刊的大明朝報,暢快大笑:“偽清胡虜於河南戰場大敗,主力全軍覆滅。我大明現今已進占中原、山東之地,兵鋒直指京師,朝廷光複天下已指日可待。”
“自古胡無百年國運,我大明王師天下無敵。偽清區區胡虜,自是無法匹敵。”
“可是陛下居然論死了衍聖公,這未免……有些太過了。”另一長衫士子卻是手捏一份大明月報,忍不住說道。
宣傳部那邊的邸報現在已經一分為二,前線軍情戰報,還有先前將琉球滅國置縣的,這些大事統一刊定於大明朝報。
朝報屬於官報,會先供給地方官府,再由官府進行宣讀下發。
不過,民間也可以出錢購買,來提前獲悉相關情況,隻是價格會比較貴。
而有官報,自然也有民報,民報便是後者的大明月報,主要刊印朝廷各類大小時政。
除了時政,同樣也會刊印類似於北京孔氏案,這類不涉及外務戰事,但老百姓一定感興趣的大案事件。
大明月報直接麵向普羅大眾,價格低廉,出貨量也大,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很接近後世報紙。
而月報同樣也是宣傳部的一筆收入款項,雖然現在宣傳部這邊能拿的預算已經越來越高,但從月報上吃到甜頭的宣傳部不僅不會放棄月報。
甚至還有在擬定再搞個大明日報出來,且不再局限於朝廷時政、各類大案,還可以從中穿插一些民間的奇聞異事,以及詩集戲曲小說什麼的。
畢竟,唐詩、宋詞、元曲,明小說,清條約……咳咳。
“徐兄所言極是,衍聖公到底是聖人後裔,便是真犯了死罪,至多免其爵位,讓其閉門思過便是,怎可論及死罪?這豈非是將聖人後裔與那平頭百姓相提並論?”有人開口附和。
話音剛落,開頭那個稱讚王師天兵的士子忽地笑道:“李兄、徐兄此言差矣,常言道,便是王子犯法,也與庶民同罪。北宗孔氏雖是聖人後裔,但到底不過一區區公侯,又豈可與王子相等?再者,那北宗孔氏作惡多端,便是孔聖人在世,怕是也難容下如此後裔?”
那被稱作徐兄的士子聞言,麵露不愉:“薛兄怎能這般說,薛兄也是讀那聖賢書之人。須知聖人後裔門徒,豈可等閒視之。”
薛姓士子聽罷,也不再客氣,隨即怒懟道:“既是讀聖賢書,便該明白,聖人教誨何時教過子孫後裔投降偽清胡虜,又幾時教過子孫後裔魚肉百姓。還有那北宗孔廟中的幾尊雕龍柱莫不也是孔聖教他們建的,再者,我大明的衍聖公是南京的孔傳錦孔公爺,不是那北宗胡人後裔的偽孔氏。”
這一通連噴下來,當場噴的那徐姓士子啞口無言。
“某還要備戰來年朝廷開科,便不多陪諸位了,不送。”真就是噴完就走,毫不拖泥帶水。
“徐兄,小弟也想起家中有事,小弟便也先走了。”
“明年朝廷開科,某也得回去全力備考,便不叨擾了。”
“……”
薛姓士子剛走,其餘幾人也是互相看了看,跟著相繼找借口離開。便連開頭那個附和的李姓士子,同樣也是跟著一起離開。
今日不過就是發發牢騷而已,北宗孔氏被懲處已成定局,而且確實難以詬病,北孔居然使用雕龍金柱,這是想做甚?
殺了真就無可厚非,王子犯法都要與庶民同罪,遑論這區區一個北宗衍聖公。
……
皇宮,現在應該叫南京彆苑。
朱怡炅回返南京後,除了前線大戰獲勝以外,南京這邊也有好消息傳來。
那便是曆時近一年的翻修下,紫禁城三大殿終於竣工。本來就有基本框架,無非翻新一下而已,自然耗不了多長時間。
現在工部則正著手對後宮寢殿重修,這也得到了內閣全員建言批複。不修後宮寢殿,隻有辦公用的三大殿,那確實是不成體統。
總不能皇帝白天跑去三大殿上班,晚上再回南京彆苑睡覺吧?
朱怡炅倒是覺得沒啥問題,但他也得顧忌影響,而且工部給出的預算申請其實不高。
雖然紫禁城已經十分殘破,但基本的地基啥的也還在,建材也能從先前的八旗滿城中就地取材。
被朱怡炅封為衍聖公的南宗孔傳錦,此刻正在衡書房聽候皇帝訓話。
作為最初登極時被朱怡炅拿來作為輿論武器的南宗衍聖公,孔傳錦在南京待的這幾年,已然漸漸明白皇帝對於孔家人到底是個什麼態度。
尤其皇帝下旨處決北宗孔氏,連衍聖公本人都因為侵奪田產、仗勢欺人,以及使用雕龍金柱而被砍頭。
即便他這個南宗已經被封了衍聖公,被砍腦袋的那個北宗衍聖公嚴格來說已經不算合法衍聖公。但這還是讓孔傳錦戰栗不已,如芒在背。
至於那個雕龍金柱,其實明眼人都能看的明白,使用雕龍金柱雖然僭越。可那個金柱實際是在孔廟裡頭的,並非在衍聖公府。
而孔廟早被雍正封王,而且還是直接追封五代,用金龍柱沒啥問題。
當然,也可以硬說雍正隻是偽清胡虜,也配為君?
“爾去了曲阜,當好生配合地方官府,以恢複民生為要。”朱怡炅頭也沒抬,叮囑道:“山東久經兵亂、天災、瘟疫,百姓死難者甚眾,民生多艱,切莫學那北宗偽孔,再去魚肉百姓,可都聽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