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篇13 帝國的棉_漢世祖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漢世祖 > 仁宗篇13 帝國的棉

仁宗篇13 帝國的棉(2 / 2)

因此,最終南方棉商在北方辛苦經營的產業與渠道,付諸流水。那之後,「南人不敢北上」,隻能用心耕耘南方市場,夯實根基,順帶著開拓海外。

一蟄伏,就是十多年,然後才敢再重提北上的事情。在過去的三四十年間,激烈的鬥爭始終存在,隻不過像雍熙朝那次那般劇烈,再也沒有過。

而六十多年過去的當下,三代人都成長起來了,棉產業的情況又有了全新的變化。

首先,政治上的歧視已經基本消除,庶族官僚的徹底崛起,文官政治的展開,權貴階級的合流,東南經濟的崛起、政治地位的抬升,使得帝國政治不斷趨於平衡與保守,再沒有一風徹底壓倒另一風的局麵。

這,對南方棉產業的發展與壯大,也是一個不斷利好的過程。

而從棉產業本身來說,正統二十一年的棉產業規模,比之雍熙時代,壯大了十倍也不止,僅僅從事棉紡織的人口,便超過一百萬人,就遑論參與到種植、運輸、銷售等諸環節的了。

僅上海市,便有十幾萬的棉紡織從業者,其中大的有職廠(官方紡織場),有官督商辦,有民辦大廠,以及規模不等的民間作坊,還有更多兼職的小市民家庭,共同催生了上海棉紡織業的繁榮。

而上海市,從建市伊始,便是始終是帝國南方棉紡織、貿易中心,七十年後,這個地位非但沒動搖,反而益加穩固。

不隻是周遭的蘇、秀二州,整個江南道,乃至江西、湖廣、閩、粵的棉花,都成為了上海棉紡織的原料地。僅靠上海棉布滿足全天下百姓的穿衣問題,不太現實,但它的確占據著帝國棉產業的半壁江山。

這樣的大發展下,自然離不開技術的進步,不管是棉花的種植,還是棉紡織的處理。尤其是後者,在過去的三十年間,帝國的棉紡織技術,又有了一輪革新,主要體現在棉紡織工具上。

在周氏(帶頭推動帝國棉紡織技術大躍進的周仁浚)器械的基礎上,攪棉機,飛梭織機,都被造了出來,上海也是這輪技術革新的策源地。

在二十年前,一個名叫畢昇的淮西棉商,發明了一種三錠紡紗機,後來又改進出五錠機、七錠機,大大提高了紡紗效率,如此方催生了帝國棉產業的真正繁榮。

到如今,棉衣雖然仍未在帝國全麵普及開來,但從整體規模上,它已然取代傳統絲、麻,成為帝國士民百姓主要的服飾來源。

當然,麻布市場在衰減,但絲綢這種貴族的服飾,依舊很繁榮,和棉布是完全不同的兩個賽道。

隨著南方棉紡織技術的革新,北方也逐漸跟不上節奏了,南北強弱形勢,也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轉。

免費閱讀.


最新小说: 直播盜墓之最後一個摸金校尉 白四爺,夫人到處說你不做人 認錯崽崽後,京城大佬爭當我夫君 重生四九城,激活每日情報係統 失業後,我選擇了修仙 小燕爾 妖魔亂世逢災年,我每日一卦糧肉滿倉 荒野求生,真千金靠殺詭炸翻全網 娛樂:全網黑我,我票房百億 開局投資落魄師尊,萬倍返還鴻蒙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