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間接的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後,呂岱身體中的力氣,宛若被憑空抽走了一般。
無力的他,直接跌坐在了地上。
董允見狀本想上前將呂岱攙扶起來,可在董允的手觸及到呂岱身上時,呂岱的身體卻起了應激反應,他連忙掙紮著甩開了董允的手。
在呂岱眼中,董允是一個相當危險的人物。
呂岱一時的不適應,並未讓董允感到介意。
今夜的勸說,他承認手段上並不十分光彩。
對於呂岱來說,他心中有氣是正常的。
而在董允的角度來說,今夜既然他的目的已經達到,那麼他願意承受呂岱心中的些許怨氣。
兩相無言下,最後還是呂岱先打破了寂靜。
“你既然知曉吾與孫權之間的嫌隙,那你也應當知道,孫權以周魴為使者,名為督護實為監軍。
有他在,吾無法完全掌控住這兩萬餘吳軍。”
說完這番話後,呂岱察覺到董允出現了些危險的目光,他又連忙開口補充道:
“縱使沒有周魴在,兩萬餘吳軍中有許多並非是吾的嫡係。
若是讓他們進攻漢軍,他們大概會聽令。
可要是讓他們就這般投降大司馬,恐會引起他們的嘩變。”
呂岱對著董允說出了他的看法。
聽著呂岱說完後,董允思索一番後點了點頭。
董允聽得出來,呂岱說的是實話。
呂岱之所以會這麼說,意在提醒董允,不要提出一些異想天開的要求。
糜暘威名是大,可兩萬餘吳軍中有許多人的家人在江東。
想要他們因為自己的一個命令就輕易俯首聽命於糜暘,那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好在這一點,在董允來之前,糜暘就有考慮到。
董允看著呂岱,緩緩說道:
“將軍請放心,大司馬並非是不通情理之人。
大司馬要的其實很簡單。
據情報,呂範率軍萬餘不久後就將抵達柴桑城外。
呂範在率軍抵達後,一定會第一時間派人聯係將軍。
呂範想要做什麼,大司馬不是很在意。
大司馬在意的是,無論呂範到來後下一步想怎麼做,將軍都要自請與呂範同行。
這點對將軍來說應當不難。”
不難?
何止是不難!
在得知糜暘的意圖後,呂岱的第一反應是詫異。
糜暘千方百計要策反他,所求真就是那麼簡單嗎?
但很快的,曆經許多世事的呂岱就在須臾間反應過來。
驚懼的神色出現在呂岱的臉上。
呂岱生出手指,不可思議地顫抖著說道:
“難道,難道大司馬是想”
後半句話呂岱並沒有說出來。
因為對他來說,糜暘的真正目的,實在太過令人惶恐。
世人向來有言,漢鹿用兵,最善誅心。
今日一觀,並無言過其實!
見呂岱已然猜出些許端倪,董允的臉上露出些許笑意。
在他來之前,糜暘亦是這麼對他笑的。
期待。
呂岱見董允在這時,竟然還笑得出來,他心中的惶恐又陡然加重了幾分。
在呂岱眼中,這一刻他將身前的董允,當成了在柴桑外虎視江東的糜暘。
“他,竟以此為樂嗎?”
這句話呂岱沒敢說出來。
麵對著呂岱的猜測,董允沒有出言肯定。
接下來董允隻是對著呂岱一拜道:
“不論大司馬要做什麼,做臣子的,都應當儘心讓大司馬如願。
這就是忠。
允很高興,今夜之後能與將軍同帳為臣。
希望將軍不要讓大司馬失望。”
董允這是再向呂岱要一個答複。
看著董允謙遜下隱藏的銳利,呂岱猛然驚醒。
糜暘要做什麼,是他可以過問的嗎?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他已然失去了選擇的權力。
既然如此,還有什麼好疑慮的。
“岱,岱知曉了!”
月朗星稀,於第二日夜晚,糜暘在柴桑城外的大帳中等回了董允。
見董允安全歸來,糜暘喜不自勝。
糜暘起身將董允迎住,並一把握住董允的手說道:
“今夜休昭再不歸來,孤可就要提兵西進,親自去向呂岱要人了。”
看似玩笑的話語中,卻透露出糜暘鄭重與關心的語氣。
糜暘的語氣,讓董允感到十分感動。
得主若此,此生何憾。
然心中再感動,牢記上下之禮的董允,卻還是輕輕掙脫開糜暘,他退後幾步對著糜暘一拜道:
“臣,幸不辱使命。”
董允的話讓糜暘臉上的笑意又多了幾分。
“好!
仗義出使,以一張利舌說降敵軍大將。
休昭的風範,足可與古時蘇張二人相比。”
高興的糜暘徑直拉著董允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