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氣,是每支軍隊最佳的攻擊狀態。
可呂範不會忘記,一鼓作氣的出處是哪裡:
“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再衰三竭!
那兩支漢軍的出現,是不能對他的大軍造成太大的危險。
但卻成功的遏製住了,吳軍本來攀升到的士氣!
正所謂盛極必反。
眼下吳軍的士氣是依舊保持高昂,可兩次的半途而廢,卻讓他們的士氣有所下滑。
儘管這下滑的趨勢不明顯,可呂範卻漸漸意識到了不對勁。
就在呂範疑慮這一點時,又有一支數千人的漢軍從隱蔽處殺出,朝著吳軍殺來。
而在後續的過程中,陸續不間斷有著漢軍伏兵殺出。
那多支漢軍伏兵的人數都不多,戰鬥力更算不上強悍,可一兩支吳軍還不會在意,等數量一多起來,吳軍免不了變得煩躁起來。
許多支漢軍伏兵,就像聞到血腥味的蒼蠅一般,一直遊曳在周邊,讓吳軍煩不勝煩,隻能被動防守。
兩萬餘吳軍方才想的是一擊必勝,從未想過要與漢軍打持久戰。
這一刻兩萬餘吳軍,心中哪還有幾分進攻的**?
當這樣的局麵產生後,吳軍的士氣已悄然漸漸朝著“衰”的方向轉變著。
若隻有如此,呂範還不會太過擔憂。
畢竟硬實力擺在那裡,蒼蠅隻能擾亂大象的心神,卻始終無法對大象造成致命傷害。
但隨著多支漢軍伏兵的殺出,呂範立刻就意識到一件事。
每支漢軍伏兵的人數雖都不多,可加起來已有數萬之眾。
糜暘手中的兵力就那麼多,在留下一大部分防備柴桑後,他又哪裡能有這麼多的伏兵?
除非!
下一刻,呂範意識到了一個讓他震驚的事實。
除非糜暘將防備柴桑的兵力,全部都提前暗中布置在了這港口外!
可這又怎麼可能?
難道糜暘就不擔心腹背受敵,況糜暘又怎能未卜先知?
糜暘這麼做,又是為了什麼!
一道道驚疑的想法,讓呂範雙目睜大,如銅鈴般瞪著百步開外的糜暘。
殊不知糜暘亦一直在觀察著呂範。
糜暘從呂範臉色的變化,知曉了呂範大概猜出了一些端倪。
不過嘛。
你察覺的太晚咯。
迎著呂範驚疑不定的目光,高坐在馬上的糜暘,緩緩從腰間抽出慎獨劍。
今日的慎獨劍,與以往有些不同。
在慎獨劍的末端,綁著一段鮮豔的紅綢。
紅即赤。
當那抹赤色吸引了許多吳軍的注意時,驚變抖生!
隻見在吳軍的陣型中,有著一部分吳軍在看到那段紅綢後,立刻就扯下了手臂上的遮擋。
當遮擋消失,就會發現那些吳軍的左臂上,都綁著一段鮮豔的紅綢。
而當完成這一步後,那些吳軍就如瘋了一般,突然拔刀朝著周圍的“同袍”砍去。
毫無防備之下,許多本來還在上前的吳軍,甚至連哀嚎還來不及發生一聲,就皆身首分離,慘死當場!
鮮紅不斷湧現在吳軍原本嚴整的陣型中。
隻是到了這一刻,那一抹抹鮮紅,代表著卻是熾熱的血液。
這突如其來的驚變,幾乎在頃刻之間引發了眾多吳軍的恐慌。
誰能想到,在己方陣型之中,在自己的後方,會有同袍突然對自己發動襲擊?
可還不等眾多吳軍反應過來,更大的殺戮就發生在吳軍的陣型中。
許多吳軍因事出突然,根本就還沒意識到,對己方發動襲擊的,是那些手綁紅綢的人。
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情急之下,大部分吳軍隻能選擇一種最保險的方式。
無差彆攻擊!
除去自己之外,站在自己之前的都是敵人。
當許多吳軍腦海中出現這種想法後,慘烈血腥內訌,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一位位吳軍,不再想著攻擊身前的漢軍。
他們轉過身來,將兵刃朝著身旁,身後的同袍砍去。
不管以往他們與那位同袍感情多深。
可在這一刻,為了活命,他們隻能這樣。
許多反應稍慢一些的吳軍,儘皆無端死在了自己的同袍手中。
而隨著死的吳軍越來越多,吳軍的內訌正以一種不可收拾的速度在蔓延著。
吳軍嚴整的陣型,在這一刻亦徹底崩散!
步軍交戰,首重陣型。
今吳軍陣型崩散,漢軍豈會放過這天賜良機。
糜暘將劍尖下移指向前方,他的口中發出了一句冰冷的命令:
“仗兵者,皆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