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_糜漢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糜漢 > 第一百六十七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

第一百六十七章 割地請和 奉送質子(5000字)(1 / 2)

劉備用有些審視的目光看向諸葛瑾,這時他眼中的柔和已經消失不見。

劉備問諸葛瑾道:“子瑜的意思莫非是,孫權那小賊有意向孤求和?”

劉備的詢問聲傳到諸葛瑾耳中,劉備言語中那有些恥笑的意味展露無疑。

乃怕是諸葛瑾作為孫權的使者,但當劉備言語中的恥笑之意被他捕捉到時,諸葛瑾的臉上心中亦浮現了羞愧之色。

隻是作為孫權的臣子,他諸葛瑾既然接下了出使的重擔,那自然就不能再退縮。

諸葛瑾對著劉備一拜道:“我家主上正有此意。”

“大王親至襄陽,恐怕是因為驃騎將軍意圖奪取荊州,謀害關將軍,怨念頗深,故而覺得要向驃騎將軍討算此仇。

然大王此間用心過小,未留意於大者也。

瑾試為大王論其輕重,及其大小。

大王若抑威損忿,好好考慮瑾今日所說的話,事情可以馬上決定下來,事情亦會得到轉機。

今漢賊曹操上淩天子,下虐百姓,九州占其六,兵勢威加海內。

自赤壁以來,劉孫兩家聯和已十數年,中間雖有摩擦,然最終卻能和好如初。

因兩家聯和,故曹操昔有赤壁之敗,今有漢中之辱。

由此可見劉孫兩家,合則兩利,爭則兩傷。

大王以為私怨何如國仇深重?荊州大小孰與海內?

俱應仇疾,誰當先後?若審此數,易於反掌。”

當諸葛瑾說完後,帳內瞬間陷入了一片寧靜中。

諸葛瑾說的有道理嗎,當然是有道理的,在之前,這是劉孫兩家的共識,亦是諸葛瑾弟弟諸葛亮想一手打造的局麵。

但諸葛瑾在現今這個時間點,說出以上的這番話,卻令帳中群臣臉上的不齒之色更濃。

得虧是張飛不在,否則已經直接開口破口大罵了。

劉備聽完諸葛瑾的話後,不禁冷笑了幾聲。

他微曲身子用危險的目光看向諸葛瑾,口中懷抱著冷意說道:

“子瑜果真好見識,但孤想問一句,子瑜既然有這番見識,那當初孫權起兵偷襲我荊州之時,子瑜為何不如此勸諫你主?”

“若是當初子瑜沒有以此道理勸諫你主,那今日你又有何麵目以此言語來勸孤?”

“若是當初子瑜不能以此道理,勸阻你主興不義之兵,行小人之事。

那今日子瑜又有何自信,能以此道理來勸住孤的王者之師,吊民伐罪之舉?”

“子瑜可能解答孤的疑惑?”

劉備現在的臉色已經密布肅殺之色。

在劉備的三連反問之下,諸葛瑾臉上已經開始浮現了冷汗。

劉備征戰數十年,乃是一步步從底層靠著自身的打拚走到今日漢中王的寶座上。

在他口中帶著冷意質問諸葛瑾時,他身上那股王者氣勢就對諸葛瑾展露無疑。

諸葛瑾從沒在孫權身上感受過這種氣勢,所以麵對著劉備強勢的威壓,諸葛瑾心中的懼怕之心瞬起。

再加上劉備的反問,讓諸葛瑾根本回答不上來。

因為劉備的反問,乃是基於事實、人情、道義三方麵,這讓諸葛瑾怎麼反駁?

諸葛瑾口口聲聲一則大局,二則國仇,但先破壞大局的,先遺忘國仇的是孫權。

是孫權背信棄義,偷襲盟友在先,劉備在麵對盟友的偷襲背叛之下,想出兵雪恨,彰顯人間正義,能有什麼錯?

見諸葛瑾在自己的反問之下,啞口無言,頭冒冷汗,劉備嘴角的不屑之意愈加濃厚。

一母同胞,卻猶如天差地彆。

還是孔明好。

在諸葛瑾不知所措之際,劉備直接站起身來,向諸葛瑾走來。

這一幕令諸葛瑾的身形不自覺往後退後幾步。

劉備手按王劍起身,他用清冷的目光看向諸葛瑾,口中言道:“建安二十年時,雖說孫權有奪取之心,但至少那時他還敢明目張膽,出兵攻打荊州。”

“但在去年,在孤與其已經湘水劃界之後,他竟然敢不顧盟約,用出暗中偷襲的這種卑劣手段。”

“手段之歹毒,世所罕見,如今彼之大軍為子晟所敗,損失慘重,這時卻又想起再度向孤求和?”

“試問天下間,哪方諸侯能忍受如此卑鄙之猾虜存於世間。”

“孤信孫權,孫權卻背叛孤,這對孤來說是仇,亦是辱。

難道子瑜以為就憑君顛倒是非的三言兩語,就能令孤忘卻這莫大的仇辱嗎?”

劉備言語犀利,並且有理有據,他每說一句,就手按王劍靠近一步,在劉備言語及身上威壓的進逼下,諸葛瑾不斷後退,已經快出了帥帳了。

年少時劉備少言語,後來他起兵周旋四方,因為早期事業不順,他經常客居彆方勢力之下。

在那段時間裡,為了自保,他鍛煉了自己的口才。

單論口才,他並不下於他哪一位臣子。

而帳中的關羽及荊州群臣,看著劉備言語犀利,步步生言的樣子,他們腦海中回想起了一個年輕人的身影。

當初樊城外的軍帳中,糜暘亦是如此步步駁斥潘濬的。

原來這點糜暘是向大王學得呀。

在諸葛瑾快要退出王帳外之時,他最後還是強忍著自身的失措,止住了自己的身形。

他知道劉備終究是英明之主,不是單單能以言語說動的了。

既然言語說不動,那就隻能放出實利了。

諸葛瑾在穩住身形後,強忍著心中對劉備的畏懼,對著劉備一拜道:“大王所言有理。”

“當初瑾勸過吾主,但奈何吾主不聽,瑾是臣,無法違背主上命令。”

“今日出使,瑾亦知大王對吾主憤懣必深,求和不易,然主讓臣往,臣不得不往。”

“在瑾離開永安之時,吾主曾對瑾言明,隻要大王能允諾吾主求和之情,兩家再締結盟好,吾主願將長沙、桂陽二郡歸還,以作誠意。”

聽到諸葛瑾這麼說之後,劉備臉上的冷色才稍微降低了些。

但他覺得單單就歸還兩郡,並不夠。

劉備對諸葛瑾言道:“當年湘水劃界,孫權從孤這裡分走了江夏、長沙、桂陽三郡。”

“今既然他違背當年簽訂的湘水之約,那就將那三郡全部歸還吧。”

當劉備此言一出,諸葛瑾臉上神色大變。

在他離開永安之時,孫權可是握著他的手,對其說了“保守江夏”四個字。

這說明,這四個字在孫權的心中,是底線。

因為江夏一郡對江東來說實在太重要了。

江夏東接江東,西鄰荊州,北傍豫州,乃是大漢東南極為重要的一塊樞紐,是三家必爭的一塊戰略要地。

除此之外,江夏對江東來說,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

江夏境內水域縱橫,水運發達,並且南方第一大河長江流經江夏全境,將江夏一分為二。

長江在進入江夏境內後,於夏口附近有個拐角處,在經過那拐角之後,長江水勢便浩浩蕩蕩直朝江東而去。

若是一旦江夏郡被劉備所得,那麼劉備將來要是在夏口打造舟船大舉入侵江東,完全處於下遊的江東水軍就會陷入下風,那樣對江東極為不利的。

失去江夏郡,等於將江東腹地都暴露在劉備的兵鋒之下,這樣的結果對於孫權來說,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諸葛瑾立即對著劉備一拜言道:“當年江夏大部本就在吾主手中,湘水劃界之時,雖兩家規定各分荊州三郡,但實際上吾主那時得到的隻有長沙、桂陽二郡。”

“今大王若討要江夏一郡,未免有些強詞奪理。”

諸葛瑾這點說的是沒錯的,在湘水劃界前,劉備實際掌握的區域是南郡、及荊南四郡。

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戰發生前夕,孫權在周瑜的輔佐下終於攻殺黃祖,奪取江夏郡大部,隻是還有一些縣並未拿下。

但同年劉琦為避難,他知道黃祖身死的消息後,便向劉表自請為江夏太守,出鎮那些孫權尚未拿下的縣。

而這些縣後來也成為劉備到江夏後的初始據點。

後赤壁大戰取得勝利,劉備覺得困居在江夏數縣無法實現理想,故而向孫權提出以江夏數縣換取南郡的一部分,作為棲身之所。

在劉備的建議下,加上那時周瑜攻打江陵需要劉備的援助,故而孫權便答應了此請。

自此之後,劉備才以部分南郡為根基,漸漸攻占了荊南四郡。

後來周瑜死後,在魯肅的建議下,孫權答應將南郡江陵諸縣借予劉備,劉備才徹底占據了南郡。


最新小说: 扮豬吃虎,家暴老公寵我上天 廢土之上,多摘幾次野菜就老實了 重生末世前:開局契約鳳翅鎏金螳 瘋魔姐姐是個控製狂 七零:下鄉知青竟是大隊長親兒子 替兄為贅 頂級維修工,隔壁太太請我修水管 戀情曝光:我和白露不演了 我用最強雙修體修煉!你怎麼比! 觀測者,盛大的歡愉